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激發對太空科研的熱情和向往

發布時間:2022-11-08 10:08:00來源: 人民日報

  激發對太空科研的熱情和向往(創新談)

  孩子們(men) 在“天宮課堂”中展現的好奇心,在未來很有可能轉化為(wei) 科學探索的雄心。“天宮課堂”為(wei) 激發廣大青少年對太空和科學研究的熱情與(yu) 向往,提供了有效的催化劑

  不久前,“天宮課堂”第三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太空教師”陳冬、劉洋、蔡旭哲,為(wei) 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也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在問天實驗艙內(nei) 進行授課。

  50分鍾,意猶未盡。從(cong) 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工作生活場景、先進科學實驗設施的展示,到各種兼具科學性和趣味性的實驗演示,從(cong) 航天員親(qin) 手“采擷”在太空生長的植物,到天地之間的互動交流,又一場充滿奇思妙想的“天宮”一課,展現著太空的神奇魅力,也激發著廣大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感知前沿科技的好奇心。

  十年來,從(cong) 神舟十號的首次太空授課,到神舟十四號的第三次“天宮課堂”,航天科普不斷深化和拓展,撒下無數科學的種子,在億(yi) 萬(wan) 青少年心裏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助力更多夢想長成參天大樹。

  “天宮課堂”第三課,有不少新特點。教學空間更大了,和前兩(liang) 次“天宮課堂”不同,這次太空授課是在全新的“太空教室”——問天實驗艙進行;太空授課的天地通信保障更加有力了,太空授課中采用問天實驗艙、天和核心艙兩(liang) 艙接力測控的方式保障“太空天路”暢通。還有新的“太空教師”、新設計的實驗……對“天宮課堂”這張國家科普名片的持續打磨,映照著中國航天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的喜人成果。載人航天、探月探火……這些進入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的航天關(guan) 鍵詞,進一步反映出這十年來我們(men) 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的腳步紮實有力、奮力向前。

  “天宮課堂”上,科學與(yu) 太空的融合更深入,知識和場景的結合更緊密。在太空授課這趟科學之旅中,老師和學生向著未知共同奔赴。天地互動更加同步——地麵課堂的學生“當麵”對比他們(men) 所種空間站同類植物種子的生長情況,“太空教師”忍不住給孩子們(men) 點讚:“真的是一個(ge) 小科學家”。課堂的科學含金量越來越高——“神十四”乘組指令長陳冬戴上混合現實眼鏡,為(wei) 同學們(men) “演示”植物樣品的采集操作,這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科學任務。無論是進行科學普及,還是做科學研究,中國空間站正是因科學而建、為(wei) 科學而用。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助力科學家完成相關(guan) 研究試驗,從(cong) 而推動人類科學的發展。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把“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納入二〇三五年發展的總體(ti) 目標。實現這些目標,離不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liang) 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yu) 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孩子們(men) 在“天宮課堂”中展現的好奇心,在未來很有可能轉化為(wei) 科學探索的雄心。“天宮課堂”為(wei) 激發廣大青少年對太空和科學研究的熱情與(yu) 向往,提供了有效的催化劑。

  今後在空間站運營過程中,“天宮課堂”會(hui) 持續開展太空授課活動。我們(men) 期待,隨著探索的步伐邁向更深更遠的太空,航天科技工作者能取得更多具有長遠影響的重大科技成果,把我們(men) 的太空家園建設得更溫馨、更舒適,讓公眾(zhong) 更好感知前沿科技的奧秘與(yu) 魅力,為(wei) 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添磚加瓦。(人民日報 餘(yu) 建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