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退休老教授筆耕十載 出八本文集研究“幸福學”

發布時間:2022-11-10 15:0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昆明11月10日電 (記者 胡遠航)70歲開始研究“幸福學”,到80歲出版8本相關(guan) 書(shu) 籍……雲(yun) 南大學中文係老教授楊振昆用10年時間完成了他的“幸福文集”。到底是什麽(me) 原因讓他如此執著於(yu) 研究幸福?他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嗎?9日,楊振昆接受記者專(zhuan) 訪,分享背後的故事。

  楊振昆曾任雲(yun) 南大學中文係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退休後,先後出任昆明風馳傳(chuan) 媒集團、香港TOM集團副總裁等,身兼教授、作家、廣告人、企業(ye) 家等多重身份。擁有豐(feng) 富人生經曆和社會(hui) 實踐的他,進入社會(hui) 學領域後,潛心研究“幸福學”。從(cong) 2012年到2022年,楊振昆完成並出版了《幸福營造》《學會(hui) 選擇學會(hui) 放棄》《女人幸福學》《女人幸福錦囊》《建築幸福學》《企業(ye) 幸福學》《社區幸福學》《老年幸福學》共8本書(shu) ,合稱為(wei) “幸福文集”,共150萬(wan) 字。今年出版的最新三冊(ce) 為(wei) 《企業(ye) 幸福學》《社區幸福學》《老年幸福學》,由雲(yun) 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在楊振昆老教授看來,幸福是快樂(le) 感、滿足感和價(jia) 值感的統一。雖然每個(ge) 人的感受不同,幸福也難以有量化的標準,但幸福是可以傳(chuan) 遞的,也是需要經營創造的。想要獲得幸福,需要擁有幸福感悟力、情緒控製力、生命設計力、夢想行動力、心態影響力。願更多人能走出唯快樂(le) 論、唯功利論、唯物質論、唯目標論、唯心態論的幸福誤區,達成自己的幸福目標,提高自身的幸福感。

  現將采訪實錄摘要如下:

  記者:70歲本可以頤養(yang) 天年,您為(wei) 何還要筆耕不輟,研究“幸福學”?

  楊振昆:我的一生從(cong) 公務員到記者、作家、教授,再到廣告人、企業(ye) 家,平添了不少光環。很多人都把我定位為(wei) 一個(ge) 幸福的人,但實際以前我很少停下腳步想“幸福”這兩(liang) 個(ge) 字,更沒有想到要寫(xie) 有關(guan) 幸福的書(shu) 。後來,身邊朋友遭遇的一些事和幾組調查數據,讓我開始思考“到底什麽(me) 是幸福?”

  我的年輕朋友中不乏很優(you) 秀的人才,但有人經曆了事業(ye) 或生活中的挫折後陷入抑鬱並走上自殺的道路。看著一個(ge) 鮮活的生命消失在我眼前,我很難過也很觸動。這讓我意識到幸福是需要研究的,後來就開始集中精力從(cong) 事幸福學的研究。

  記者:從(cong) 《幸福營造》到《老年幸福學》,這8本書(shu) 的主題是一開始就構思好了的嗎?

  楊振昆:確實一開始就想好了要寫(xie) 這8本書(shu) 。《幸福營造》《學會(hui) 選擇學會(hui) 放棄》是對幸福的基本認識,《女人幸福學》《女人幸福錦囊》《建築幸福學》《企業(ye) 幸福學》《社區幸福學》《老年幸福學》則涉及具體(ti) 的方法論。每本書(shu) 都介紹了國內(nei) 外相關(guan) 研究成果和調查,也囊括案例闡述、解決(jue) 問題的方法措施等。為(wei) 了集中精力寫(xie) 書(shu) ,我專(zhuan) 門租了間辦公室,還克服了三次腰椎手術等諸多困難。做這些,是一種追求,也是希望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人生體(ti) 驗。

  記者:您的《女人幸福學》《女人幸福錦囊》其實在我身邊的年輕女性群體(ti) 中引發一些討論,大家一開始會(hui) 有點難以接受一個(ge) 男性寫(xie) 的女人幸福學。不知道您怎樣看待這個(ge) 問題?

  楊振昆:我的書(shu) 還能引發年輕人的討論,就是個(ge) 特別好的事情。確實如大家所說,我不是女性怎麽(me) 能去定義(yi) 女性的幸福。但我寫(xie) 這兩(liang) 本書(shu) 的初衷很簡單,就是覺得女性很重要——一個(ge) 好的女人可以成就三代人,也是因為(wei) 我感受到了我身邊女性的一些不幸福,想要思考這背後的原因。寫(xie) 的不對的地方,能引發大家的思考,我覺得也是價(jia) 值所在。本來幸福就是由諸多因素構成的,每個(ge) 人對幸福的感受和定義(yi) 也不盡相同。隻要大家去思考這個(ge) 問題,就開啟尋找真正幸福的大門。

  記者:在您看來,究竟什麽(me) 是幸福?如何獲得幸福?

  楊振昆:對幸福下定義(yi) 不是那麽(me) 容易的事。因為(wei) 它太寬泛了,幾乎每個(ge) 人都有一個(ge) 答案。我個(ge) 人認為(wei) ,幸福是快樂(le) 和意義(yi) 的結合;幸福是通過情緒調適實現的愉悅、祥和、滿足的心理狀態;幸福感是快樂(le) 感、滿足感和價(jia) 值感的統一;幸福是在為(wei) 目標而奮鬥的過程中產(chan) 生的積極心態。幸福的產(chan) 生有其生理機製、心理機製,並受個(ge) 人先天的遺傳(chuan) 素質、後天環境、主動控製心理等方麵影響。根本上而言,不幸福的原因還是欲望遠大於(yu) 自我滿足的能力或者說是程度。

  想要獲得幸福,首先要走出幸福的幾個(ge) 誤區,即唯快樂(le) 論、唯功利論、唯物質論、唯目標論、唯心態論;其次,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幸福感悟力、情緒控製力、生命設計力、夢想行動力、心態影響力,去經營和創造幸福。

  記者:中國已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hui) 。在新出版的《老年幸福學》中,您提到自己作為(wei) 老年人的一些生活感受,也提出“老年人的生活層次說”“科學的老年人幸福觀”“老年價(jia) 值論”等。您覺得老年人應該怎麽(me) 建設自己的幸福?社會(hui) 又該為(wei) 老年人建造幸福的環境付出哪些努力?

  楊振昆:影響老年人獲得幸福的因素主要有健康、心理、經濟、環境四個(ge) 維度。其中,健康是持久幸福的基礎;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經濟讓幸福更多元;環境影響養(yang) 老生活品質。基於(yu) 這幾點認識,我認為(wei) ,老年人得科學認識生命進程及終將老去的自然規律,同時也要懷抱良好的生活理念,培養(yang) 生命的富足感,努力做到自立、頤養(yang) 天年。當人生進入晚期,會(hui) 出現自我完整與(yu) 絕望期的衝(chong) 突。我們(men) 所需要麵對的課題與(yu) 其說是死亡,不如說是生命完整感的智慧。歲月的曆練早已將我們(men) 的內(nei) 心磨礪得平靜坦然,此刻應有更豁達的心境,懷著愛與(yu) 敬畏注視一切存在之物與(yu) 自己。

  當然,老年人的幸福也離不開法律的保障與(yu) 政策的支持,以及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的優(you) 化、養(yang) 老機構的發展。未來的養(yang) 老體(ti) 係將更市場化、精細化、智能化,我們(men) 應發展中國特色的多層次養(yang) 老體(ti) 係,大力發展市場化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引領未來的智能養(yang) 老,更好地為(wei) 老人提供從(cong) 生存所需到精神所需的相關(guan) 產(chan) 品和服務。

  記者:借此次采訪,您最想和年輕朋友們(men) 分享什麽(me) ?

  楊振昆:人生的發展從(cong) 宏觀上看是階段遞進式的線性進程;回到微觀,這條生命的時間線又是由無數個(ge) 時間點構成,每年每月每日每刻都是我們(men) 生命裏重要的瞬間。生命的意義(yi) 並無大小之別,我希望年輕的朋友能專(zhuan) 注於(yu) 當下,關(guan) 照內(nei) 心的需要,找到生命的完滿。

  另外,我由衷地感到生活在這個(ge) 時代真好。互聯網和手機等應用,給我的老年生活也帶來很多方便。雖然我已80歲了,但我仍然身體(ti) 力行地學習(xi) 新的知識和技術。也希望年輕人永不放棄學習(xi) ,永保在路上的激情。

  記者:最後,調皮地問下,您幸福嗎?

  楊振昆:實際生活中,也有朋友打趣我:“你寫(xie) 書(shu) 搞得自己脊椎都出了問題,還幸福嗎?”我的回答是:幸福!因為(wei) 我有目標,我還行走在路上。

  幸福是一種體(ti) 驗,我體(ti) 驗著生存的快樂(le) ,我體(ti) 驗著親(qin) 情的溫暖,我體(ti) 驗著友誼的慰藉,我還體(ti) 驗著奮鬥的樂(le) 趣。這就很幸福。(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