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雙碳”目標下 綠色消費成為新風尚

發布時間:2022-11-10 15:0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國航在天津空客交付中心接收A350寬體(ti) 機,並使用國產(chan) 可持續航空燃料執行了接收後的首次飛行。與(yu) 傳(chuan) 統航空煤油相比,本次使用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減少85%。

  從(cong) 外觀炫酷的新能源汽車,到暗藏玄機的電子減鹽餐具,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的展館內(nei) ,人們(men) 幾乎隨處可見圍繞“碳達峰、碳中和”而萌生的大產(chan) 業(ye) 和小巧思。

  繼去年首次設立能源低碳及環保技術專(zhuan) 區後,今年的進博會(hui) 秀出了出行、建築、家電等多個(ge) 領域的更多綠色消費亮點,讓進博會(hui) 的環保成色愈發凸顯。

  在中國,新能源車邁向“點綠成金”新階段

  有統計數據顯示,過去10年全球碳排放總量增添了13%,而來自交通運輸業(ye) 的碳排放增長率卻達到25%。據測算,交通運輸業(ye) 碳排放約占我國碳排放的10.4%。其中,公路運輸占全國交通運輸碳排放總量的85%以上,是我國交通領域的減排重點。

  為(wei) 實現“雙碳”目標,汽車業(ye) 早已行動起來。如今,中國不僅(jin) 是眾(zhong) 多跨國車企眼中的“兵家必爭(zheng) 之地”,同時也是國內(nei) 外新能源車“華山論劍”的重要賽場。

  據了解,本屆進博會(hui) 上,共有15家全球知名汽車品牌亮相汽車展區。大眾(zhong) 、寶馬、豐(feng) 田、通用、沃爾沃、現代、本田和特斯拉等都帶來了最新、最前沿的產(chan) 品和技術,在綠色低碳的舞台上“大秀肌肉”。

  記者注意到,在進博會(hui) 現場有數十款車型現場首發,其中90%的展車為(wei) 新能源車。其中,寶馬以純電產(chan) 品陣容亮相,包括BMW iX、BMW i4以及BMW全球首款純電動豪華旗艦轎車BMW i7,展現了寶馬加速電動化轉型的決(jue) 心和成果。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進博會(hui) 展現了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姿態,對於(yu) 促進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具有重要作用。今年恰逢中德建交50周年,寶馬集團很自豪能為(wei) 兩(liang) 國之間的成功合作貢獻力量。”

  “滿勤”參展的大眾(zhong) 汽車今年再一次加碼,擴大了在進博會(hui) 的展台麵積。大眾(zhong) ID.AERO概念車、奧迪Q5 e-tron、奧迪RS e-tron GT、保時捷Taycan Cross Turismo等重磅產(chan) 品悉數亮相。

  大眾(zhong) 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公共事務與(yu) 合資企業(ye) 事務部負責人劉雲(yun) 峰告訴記者,未來,大眾(zhong) 汽車集團將繼續充分利用進博會(hui) 這一重要平台,把握進博會(hui) 的溢出效益,汲取中國發展的新特點,為(wei) 中國汽車工業(ye) 的電動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目前外資車企加大在華投入,主要基於(yu) 兩(liang) 點。一是中國龐大的市場,二是中國具有相對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且更適應電動化、智能化的技術變革浪潮。”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yu)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認為(wei) ,考慮到全球汽車業(ye) 乃至全球經濟正遭遇巨大考驗,對外資車企來說,中國高效的供應鏈、日益強大的研發能力,無不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柏曆表示,5年來,進博會(hui) 為(wei) 通用汽車提供了傾(qing) 聽中國用戶聲音的寶貴機會(hui) ,幫助他們(men) 加快了技術創新和產(chan) 品布局的步伐。

  本屆進博會(hui) ,通用汽車首次以旗下高端進口車與(yu) 生活方式平台——道朗格的名義(yi) 參展。此次參展車型包括凱迪拉克CELESTIQ、GMC純電悍馬和科爾維特Z06,這3款車型分別代表了通用汽車在超豪華電動車、高性能電動SUV和超跑等細分市場的創新。其中,純電悍馬SUV是首次在中國亮相。

  “隨著道朗格展台的亮相,通用汽車在積極響應‘展品變商品’的號召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柏曆透露說,未來,道朗格將以充滿標誌性的產(chan) 品陣容,滿足中國市場日益增長的高質量產(chan) 品需求。

  除了純電動車型,氫燃料電池車也成為(wei) 本屆進博會(hui) 上綠色出行的重要符號。

  從(cong) 服務過東(dong) 京奧運會(hui) 和北京冬奧會(hui) 的“老朋友”——豐(feng) 田Mirai,到搭載了在中國研發的氫燃料電池係統的輕型卡車,再到全球首款量產(chan) 氫燃料電池重卡XCIENT Fuel Cell……在豐(feng) 田、現代等外資車企與(yu) 國內(nei) 合作夥(huo) 伴的共同努力下,氫燃料電池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普及步伐明顯加快。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ye) 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表示,外資車企進入中國市場,不僅(jin) 要時刻關(guan) 注產(chan) 品、技術如何適應中國市場,也要考慮如何通過中國市場反哺全球市場。

  他舉(ju) 例說,如果外資車企把在中國的工廠運營好,然後再把優(you) 質的新能源車出口到世界各國,不僅(jin) 可以加速推進全球範圍內(nei) “雙碳”目標的實現,還可以為(wei) 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體(ti) 係作出更大“中國貢獻”。

  從(cong) 德國、日本車企紛紛加碼,在華投資興(xing) 業(ye) ,到中外車企攜手互補,聯合研發新技術,跨國企業(ye) 將中國市場視為(wei) 創新沃土、不斷增加產(chan) 業(ye) 鏈投入的“進博故事”,正在持續上演。

  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考慮到今天中國市場如此充滿活力,電動化、智能化技術變革的決(jue) 心如此之大,市場規模在全球的占比如此之高,跨國車企們(men) 愈發堅信,隻有真正做到“在中國、為(wei) 中國”,才能奠定未來多年的成功。

  下單忙,民航業(ye) 擦亮“低碳”招牌

  作為(wei) 輻射範圍廣、訂單金額大的關(guan) 鍵行業(ye) ,民航業(ye) 在本屆進博會(hui) 上簽下的多筆訂單,試圖進一步擦亮“低碳”招牌。

  11月5日,在第五屆進博會(hui) 開展第一天,東(dong) 航就率先簽下了本屆進博會(hui) 的民航業(ye) 采購首單,與(yu) 合作20餘(yu) 年的國際知名航發企業(ye) 普惠公司簽署V2500發動機包修服務協議。

  據悉,此次東(dong) 航與(yu) 國際航空發動機公司簽署的發動機包修協議,其工作範圍包括發動機本體(ti) 件的材料和修理,以及非計劃小修和備發保障,將用於(yu) 為(wei) 東(dong) 航機隊多達50架空客A320係列飛機提供發動機領域的保障。有分析認為(wei) ,此次與(yu) 飛機“心髒醫生”的簽約,將有助於(yu) 東(dong) 航優(you) 化相關(guan) 發動機性能並更好地預計維護成本,帶來更高的運行效率。

  東(dong) 航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借助進博會(hui) 的“大平台”和“大機遇”,東(dong) 航今年重點瞄準航空航材領域,立足有效成交,不僅(jin) 采購了發動機包修,還有APU包修、高周件包修、航材、航油、機上餐飲、飛行員培訓共計7大類具備世界一流水準的產(chan) 品和服務,以不斷滿足企業(ye) 自身發展需求。

  南航分別與(yu) 國際發動機公司(CFMI)、國際航空發動機公司(IAE)等14家全球航空服務領域的大型國際廠商、供應商簽署了16個(ge) 進口采購項目,成交金額共計7.06億(yi) 美元。

  記者了解到,在采購項目中,南航技術分公司簽訂的A320機隊鯊鰭小翼改裝項目、B737NG ADS-B改裝項目、IDG修理備件寄售等多項購銷協議,將有助於(yu) 南航進一步提高航班保障效率與(yu) 運行品質,優(you) 化節油降耗舉(ju) 措,從(cong) 而加快打造“綠色飛行”責任品牌。

  南航公關(guan) 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5年來,南航在進博會(hui) 的采購項目類別不斷豐(feng) 富,去年從(cong) 技術裝備類拓展增加了服務貿易類,今年則進一步增加了消費品類采購項目。

  本屆進博會(hui) 上,南航物流公司計劃從(cong) 加拿大進口超2900萬(wan) 美元貨值的龍蝦,將海外優(you) 質生鮮產(chan) 品引入中國,然後通過南航國際幹線以及國內(nei) 網絡樞紐銷往廣州、上海、北京、無錫、成都等地,滿足國內(nei) 市場需求。

  不難看出,本屆進博會(hui) 上各大航司簽署的技術訂單,大多數都牢牢貼上了“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等標簽。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下,民航業(ye) 在綠色飛行領域的發力與(yu) 轉型,無疑是必不可少的。

  近日,國航在天津空客交付中心接收A350寬體(ti) 機,並使用國產(chan) 可持續航空燃料執行了接收後的首次飛行。這是繼2011年國航執飛中國首次生物燃料驗證飛行後,在可持續航空燃料領域的又一次積極探索。

  “國航作為(wei) 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本次率先將國產(chan) 可持續航空燃料應用到新飛機接機飛行中,是踐行民航綠色發展十大重點行動的積極嚐試。”國航相關(guan) 負責人坦言,“碳排放一直是民航領域的重點議題,航司要更積極地履行社會(hui) 責任,努力實現更綠色的飛行。”

  據了解,與(yu) 傳(chuan) 統航空煤油相比,本次使用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減少85%。隨著交接的順利完成,國航也成為(wei) 國內(nei) 首家使用國產(chan) 可持續航空燃料交付寬體(ti) 客機的航司,同時也是國內(nei) 首家在空客、波音機型上均開展可持續航空燃料應用的航司。

  以進博會(hui) 為(wei) 窗口,擁抱綠色新機遇

  事實上,不隻是“各顯神通”的汽車、民航企業(ye) ,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風向標正為(wei) 各行各業(ye) 指明方向。以甘蔗渣為(wei) 原料製作的泳鏡盒、采用源自回收塑料瓶的再生聚酯纖維製成的服裝……這些看上去其貌不揚的“小展品”,卻折射出發展趨勢和價(jia) 值觀的“大變化”。

  正如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e) 聯合會(hui) 副秘書(shu) 長龐廣廉所說,在政策與(yu) 技術變革的雙重驅動下,低碳已成為(wei) 行業(ye) 整體(ti) 發展的主旋律。

  事實上,就在本屆進博會(hui) 前後,包括巴斯夫、科思創等在內(nei) 的化工、能源和材料製造商頻頻出手,打響了綠色發展的發令槍。

  11月4日,中國石化、中國寶武、殼牌與(yu) 巴斯夫在上海簽署了一份非約束性諒解備忘錄,探索在中國華東(dong) 地區建設開放式碳捕集、利用與(yu) 封存(CCUS)項目的可行性,從(cong) 而為(wei) 長江中下遊沿線的各類工業(ye) 企業(ye) 提供二氧化碳捕集與(yu) 封存的碳減排方案。據了解,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wei) 中國首個(ge) 大規模開放式CCUS項目,其二氧化碳封存規模可達每年千萬(wan) 噸級。

  在本屆進博會(hui) 上,材料製造商科思創與(yu) 聚氨酯軟泡製造商盛諾集團合作,首發了全球首款低碳足跡床墊。

  該床墊采用科思創基於(yu) 質量平衡方法,含生物質原材料的TDI(甲苯二異氰酸酯)製成,每張床墊可減少大約10千克的碳排放。TDI是用於(yu) 海綿發泡的原材料。

  科思創首席執行官施樂(le) 文博士告訴記者:“世界正麵臨(lin) 越來越多的挑戰。迎接挑戰,引領綠色、智能和安全的未來是我們(men) 的責任。許多想法、概念和技術都已存在,現在需要的是將其付諸實踐的決(jue) 心。”

  龐廣廉建議說,相關(guan) 企業(ye) 應當積極借鑒國際經驗,緊抓RCEP等國際合作的重要機遇主動布局,積極踐行“雙碳”目標,推動循環經濟理念全麵落地,從(cong) 局部到全局,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合作夥(huo) 伴和消費者,充分踐行綠色、低碳、循環生產(chan) 生活方式。

  作為(wei) 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進博會(hui) 上“各顯神通”的新能源汽車、硬核減碳的技術裝備,以及在人們(men) 生活中愈發常見的“環保小物件”,幾乎能串起人類現代文明的各個(ge) 環節。

  因此,與(yu) 其說進博會(hui) 展示了各種基於(yu) “雙碳”目標生產(chan) 的商品,不如說促進了一次全世界綠色消費文化、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大交流。越來越多的中外企業(ye) 將發現,隨著中國聚焦“雙碳”目標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越來越清晰,綠色消費的市場大門已打開,並成為(wei) 主流的新風尚。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真齊 許亞(ya) 傑 見習(xi) 記者 王誌遠 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