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我國消費市場韌性逐漸顯現

發布時間:2022-11-11 12:11:00來源: 經濟日報

  今年的“雙11”,頗不尋常。一方麵,國內(nei) 新發疫情不斷出現,給消費帶來較大影響;另一方麵,在持續做好精準防疫的基礎上,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加力落實係列促消費政策,鞏固提升消費能力,新型消費穩定增長。

  專(zhuan) 家表示,盡管受疫情影響,消費市場恢複基礎仍需鞏固,但今年“雙11”仍呈現線上線下結合發力、消費方式更多樣的特點,消費市場韌性逐漸顯現。

  購物平台多元 線上線下結合

  “雙11”預售開啟後,老字號榮寶齋日均直播5小時,其天貓旗艦店近期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0倍。京東(dong) 家電迎來開門紅,28小時共售出超1500萬(wan) 件家電產(chan) 品。“抖音雙11好物節”開啟1小時,抖音商城支付客單價(jia) 同比增長217.1%。

  “今年‘雙11’促銷活動線上線下相結合,購物平台也愈加多元,直播帶貨成為(wei) 網購又一主戰場,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li) 芬表示。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yu) 消費研究所研究員關(guan) 利欣表示,從(cong) 供給端看,服務更加精細化。從(cong) 售前促銷活動規則、最終優(you) 惠價(jia) 格顯示,到售後商品保價(jia) 、退換貨服務時限延長等,平台和商家為(wei) 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利和人性化的服務。從(cong) 需求端看,消費者更加注重商品和服務的品質品牌。

  今年“雙11”,線上線下深度結合。“線上消費並不是簡單地替代線下消費,而是成為(wei) 消費創新拓展的重要來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表示。

  阿裏巴巴集團國內(nei) 數字商業(ye) 板塊總裁戴珊表示,“雙11”已成為(wei) 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共融共生的印證。數據顯示,2009年,第一屆天貓“雙11”隻有27個(ge) 商家報名,到今年有29萬(wan) 個(ge) 來自全球的品牌參與(yu) ,其中7萬(wan) 個(ge) 品牌是首次參加。

  “線上經營依托並服務線下實體(ti) 經濟。”關(guan) 利欣認為(wei) ,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需要充分發揮以線上經營為(wei) 代表的新業(ye) 態新模式的創新引領作用,推動線上賦能線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著力推動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董禮華日前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1%,增速明顯快於(yu) 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同時,隨著傳(chuan) 統零售業(ye) 態加速轉型升級,消費場景和消費體(ti) 驗不斷拓展提升,實體(ti) 店鋪零售逐步改善。

  消費市場恢複 基礎仍需鞏固

  今年以來,部分地區疫情對消費產(chan) 生擾動,讓“雙11”麵臨(lin) 的形勢更加複雜。

  陳麗(li) 芬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雙11”消費增速可能會(hui) 受拖累,但“雙11”電商購物節依然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消費熱情,推動消費市場加快回暖,並帶動零售、物流等服務業(ye) 的加快恢複發展。

  透過一年一度的“雙11”曬單,仍能發現消費需求的新趨勢,玩具、寵物、運動戶外類商品增速加快。同時,理性消費和注重性價(jia) 比仍是消費者的重要考慮。

  “‘雙11’等重要消費節慶進一步豐(feng) 富了消費供給,增添了消費市場活力。”關(guan) 利欣分析認為(wei) ,我國消費市場複蘇存在很多積極因素,“但也要看到,疫情對消費市場產(chan) 生一定影響,部分地區快遞收發出現延遲,聚集性、接觸性消費恢複程度較低,消費市場恢複基礎仍需鞏固”。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鄒蘊涵表示,消費業(ye) 態模式不斷創新將助力挖掘消費潛力。疫情之下,移動互聯網技術加快應用,對居民消費的激發帶動已經不僅(jin) 局限於(yu) 商品消費,部分服務消費也加快轉向線上。同時,電商的快速發展,提高了農(nong) 村居民消費便利度,形成消費新增長點。

  多出實招快招 拉動消費增長

  要加快落實一係列促消費政策,結合各地實際,多措並舉(ju) 恢複消費信心,提升消費政策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加強促消費政策組合拳,以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為(wei) 動能,豐(feng) 富消費場景,推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陳麗(li) 芬表示,以大城市和城市圈城市群的消費發展為(wei) 驅動力,增強大型中心城市消費集聚力和消費供給創新力;以傳(chuan) 統消費為(wei) 主力,加大促消費優(you) 惠力度,促進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以政策創新為(wei) 引領,培育消費增長引擎,挖掘消費新增長點。

  關(guan) 利欣表示,要不斷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完善城市商業(ye) 體(ti) 係和供需對接機製,推進縣域商業(ye) 體(ti) 係建設,推進農(nong) 村融入現代流通體(ti) 係,同時,豐(feng) 富線上線下商品、服務和消費場景,促進消費升級。

  “隨著產(chan) 業(ye) 的深刻變革,實體(ti) 經濟的內(nei) 涵和外延也在發生變化。電商平台是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通過數字經濟賦能實體(ti) 經濟,有力推動製造業(ye) 智能化發展,建立優(you) 質的服務業(ye) 新體(ti) 係,構建擴大內(nei) 需的新引擎。”陳麗(li) 芬表示。

  馮(feng) 其予 黃 鑫 王軼辰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