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加快國際旅遊島建設
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加快國際旅遊島建設——
美麗(li) 海島盛開“美麗(li) 經濟”(新氣象 新作為(wei) )
本報記者 蔣升陽 施 鈺
風起浪湧,碧濤拍岸。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君山片區北港村裏,座座黛青色的石頭厝依山麵海,錯落排列於(yu) 山坡之上。海堤自漁港延伸而出,海堤之上,三五遊人或信步閑談,或拍照留影,恬靜閑適的景象如詩如畫。
2014年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平潭綜合實驗區考察時指出,“一定要創新體(ti) 製,保護好生態。”東(dong) 美村、生態廊道、風車田、象鼻灣……8年來,平潭持續打造碧海銀灘的生態名片。
平潭這座美麗(li) 海島發展起了“美麗(li) 經濟”。自2016年8月國務院批複《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以來,平潭累計接待遊客超過2800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82億(yi) 元,近5年遊客接待量、旅遊收入分別相當於(yu) 前10年接待量的2.6倍、11.4倍。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平潭不斷豐(feng) 富文化、體(ti) 育等旅遊產(chan) 品供給,做好全域旅遊這篇大文章。
護生態之美
麵迎大海,背倚青山,北港村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站在海堤上,看日升日落、漁船歸港,聽風聲作響、浪擊岸礁;走在村莊中,觸摸著用花崗岩搭建的石厝,感受傳(chuan) 統漁村的別樣風情。2016年,北港村充分利用風光資源,盤活閑置石厝,打造集文創、民宿體(ti) 驗、休閑旅遊為(wei) 一體(ti) 的特色主題村。
乘著旅遊發展的東(dong) 風,林建才於(yu) 2017年回到家鄉(xiang) 北港村,將自家的老石厝裝修一新,辦起了民宿。從(cong) 民宿行業(ye) 的門外漢到4家民宿的負責人,林建才對民宿經營已頗有些心得。“除了安排基本的住宿餐飲,還要完善配套服務,例如為(wei) 遊客定製遊玩路線、做好‘藍眼淚’等景觀的預告等。”如今,對於(yu) 平潭的網紅打卡點,林建才已是如數家珍,“遊客們(men) 最想看的還是海濱自然風光,這也是我們(men) 發展旅遊的優(you) 勢。”
優(you) 良的生態環境是平潭的“真寶貝”。坐擁6064平方公裏海域麵積、延綿408公裏的海岸線、70公裏的優(you) 質沙灘與(yu) 126個(ge) 島嶼,海洋生態資源是平潭的鮮明優(you) 勢。
“碧海銀灘是平潭的亮麗(li) 名片,要發展旅遊,保護生態環境是關(guan) 鍵。”平潭綜合實驗區自然資源與(yu) 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劉順桂介紹,受早期近岸海洋工程及人類活動影響,再加上強勁海風與(yu) 海浪侵蝕,平潭原始的岸線景觀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林帶和岸線一步步向後退。
打響“海岸帶修複戰”迫在眉睫。2013年,平潭啟動海壇灣陽光海岸景觀護岸工程,對包括龍王頭在內(nei) 的海壇灣龜模嶼至紅岩山莊段、紅岩山莊至後田村段等4.5公裏海灘實施整治修複,改變了海壇灣岸線雜亂(luan) 、海灘開發無序等亂(luan) 象,岸線沿海水質顯著改善,景觀環境大幅提升。此後,按照“統一規劃、分段實施”,平潭由南向北有序推進東(dong) 部海域海岸帶的保護修複,先後開展竹嶼灣和壇南灣生態整治與(yu) 修複、大嶼岸線修複及生態廊道建設等工程,整治修複岸線長度約54.7公裏、海域麵積約156.3平方公裏。
這段時間,劉順桂總往君山片區跑,涉及大澳灣、裕藩灣、君山環島路沿線等約9公裏海岸帶的君山片區海洋生態保護修複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在岸線侵蝕嚴(yan) 重區打造生態框,恢複自然型砂質海岸帶,篩選本地草籽樹種補植生態屏障,在坡麵拉起生態網格穩固植被,修建近海親(qin) 水路徑……“整個(ge) 項目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治理的思路進行,預計年底就能完成,到時將建立起海島東(dong) 部完整的生態屏障。”劉順桂說。
護藍的同時,平潭也在增綠。完成全區36處曆史遺留廢棄礦山治理,總治理麵積達3486.7畝(mu) ,在福建省率先實現曆史礦山“青山掛白”清零;10年來,累計植樹造林近17萬(wan) 畝(mu) ,森林覆蓋率從(cong) 29%提升到38.71%,成為(wei) 福建省森林覆蓋率增幅最大的地區。
曾經“光長石頭不長草,風沙滿地跑”的平潭已成為(wei) 了國家森林城市,碧海藍天、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海島正以清新宜人的生態環境吸引著遊客們(men) 紛至遝來。
顯人文之美
秋日平潭,龍王頭沙灘邊,海風愈顯強勁。近岸處有一個(ge) 身影,腳踏衝(chong) 浪板,手拉充氣風箏,在浪起浪伏間飛馳、翻轉、跳躍——一名風箏衝(chong) 浪愛好者在風浪裏感受激情與(yu) 活力。
“為(wei) 了訓練和比賽,我會(hui) 在國內(nei) 外各地‘追風’,但跑來跑去還是覺得這裏的風最好。”被平潭的風所吸引,風箏衝(chong) 浪運動員謝偉(wei) 鑫每年都要在平潭住上幾個(ge) 月,與(yu) 來自國內(nei) 外的風箏衝(chong) 浪運動員和愛好者一起訓練,“平潭的風穩定強勁,這裏還有完善的運動配套設施,讓我的訓練效率大大提升。”
在平潭訓練、比賽,謝偉(wei) 鑫結交了一群戶外運動愛好者,也提升了自己的成績。他連續兩(liang) 屆獲得平潭國際風箏衝(chong) 浪節男子空中花式冠軍(jun) ,並於(yu) 2020年在龍王頭沙灘跳出了風箏衝(chong) 浪Big Air個(ge) 人最好成績——22.9米,打破當年國內(nei) 紀錄。
以風為(wei) 媒,山海變身運動場。平潭國際風箏衝(chong) 浪節、全國沙灘排球巡回賽、平潭國際自行車公開賽、全國棒壘球聯賽、最美鄉(xiang) 村越野跑、中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平潭站……近年來,平潭依托獨特的海島資源稟賦,積極完善山地戶外運動和濱海運動賽事體(ti) 係,開發了風箏衝(chong) 浪、沙灘排球、海上垂釣、帆船帆板、定向越野、賽車等戶外運動項目,體(ti) 育成為(wei) 平潭旅遊的又一張名片。
海邊,有刺激的體(ti) 育運動,也有浪漫的藝術活動。
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舞蹈詩劇《隻此青綠》——舞繪《千裏江山圖》在平潭國際演藝中心上演,不少觀眾(zhong) 從(cong) 周邊城市和鄰省趕來,隻為(wei) 一睹“青綠”之美。“演出那兩(liang) 天,現場可以說是座無虛席。”平潭國際演藝中心總經理常迪說。
“優(you) 質的文化藝術內(nei) 容與(yu) 平潭優(you) 美的自然風光相結合,一定能為(wei) 平潭旅遊增加新的閃光點。”常迪介紹,平潭國際演藝中心自今年7月開幕以來,累計承接及承辦了室內(nei) 樂(le) 、演唱會(hui) 、舞劇、兒(er) 童劇等18場演出。“接下來我們(men) 還將引進國內(nei) 外經典音樂(le) 會(hui) 、IP舞台劇、音樂(le) 劇、沉浸式演出等精品劇目,進一步豐(feng) 富平潭的夜經濟,吸引更多遊客來到平潭、留在平潭。”常迪說。
遍遊平潭,人們(men) 會(hui) 發現平潭的音樂(le) 藝術元素越來越多:68小鎮黑膠音樂(le) 館、龍王頭音樂(le) 會(hui) 客廳、壇南灣音樂(le) 廣場等多個(ge) 音樂(le) 場館先後投入使用;中外名曲專(zhuan) 場交響音樂(le) 會(hui) 、平潭藍眼淚電音節、平潭“駐島音樂(le) 人”計劃等音樂(le) 活動陸續舉(ju) 辦;一批批優(you) 質音樂(le) 人、音樂(le) 團隊進駐平潭,為(wei) 遊客帶來一場場具有別樣體(ti) 驗的視聽盛宴。
豐(feng) 富業(ye) 態的引入,正推動平潭旅遊從(cong) 傳(chuan) 統觀光遊向休閑度假遊轉變。
創服務之美
如何獲取最佳旅遊線路?最近的停車位和廁所怎麽(me) 找?涉旅消費維權應該找誰?
在手機上點開“暢遊平潭”服務平台,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答。以遊客需求為(wei) 導向,“暢遊平潭”服務平台提供了智慧停車、景區票務、民宿預訂、特色餐飲、精品線路推薦等服務,讓遊客僅(jin) 需一部手機,就可暢遊平潭。“我們(men) 以遊客思維和產(chan) 品意識持續打磨平台,整合氣象、交通出行等服務,目前該平台在‘藍眼淚’預報、民宿預訂、智慧停車等方麵已初步顯現成效。”平潭綜合實驗區行政服務中心技術保障與(yu) 無線電管理科副科長康小兵說。
“放心來,自在遊”,平潭是這麽(me) 說的,也是這麽(me) 做的。
“當天提供資料,當天就收到墊付款,沒想到這麽(me) 快就能拿回押金。”近日,4名遊客來平潭旅遊時,分別向平潭一家汽車租賃公司租用汽車,並各自繳納了1000元押金,合同約定汽車歸還之日即退還押金。歸還汽車時,遊客與(yu) 租賃公司就退還押金問題產(chan) 生糾紛,於(yu) 是遊客選擇投訴。首次調解無果後,平潭綜合實驗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hui) 馬上根據“先行墊付、代位追償(chang) ”機製,及時啟動程序,向4名遊客先行墊付了租車押金,隨後再要求該公司退還墊付款。
為(wei) 及時幫助消費者維權到位,平潭於(yu) 今年出台了旅遊消費投訴“先行墊付、代位追償(chang) ”機製,即在遊客遇到旅遊消費糾紛時,行政調解未果的,隻要符合先行墊付條件,可由消協先行支付投訴人墊付款,在征得投訴人同意取得代位權後,免費負責開展代位追償(chang) 。
旅遊是平潭最大的資源,曆經多年探索與(yu) 發展,平潭國際旅遊島的發展定位愈加清晰。2021年,平潭明確了“國際風範、青春時尚”的國際旅遊島建設主題主線,提出在保護和提升原有自然景觀的同時,打造“音樂(le) 藝術歡樂(le) 島、品牌賽事活力島、旅遊體(ti) 驗舒心島”,讓國際旅遊島影響力不斷提升。“平潭藍”,正加速駛向新藍海。(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