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未成年人 多地法院判決涉性侵教職人員“終身禁業”
多地法院判決(jue) 涉性侵教職人員“終身禁業(ye) ”
建起“隔離帶”嚴(yan) 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 本報記者 張晨
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會(hui) 同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發布的《關(guan) 於(yu) 落實從(cong) 業(ye) 禁止製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施行。當天,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對一起猥褻(xie) 兒(er) 童案件當庭宣判,被告人王某某犯猥褻(xie) 兒(er) 童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同時被禁止從(cong) 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工作。
這是三部門出台《意見》後,全國首例適用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教職人員實行“終身從(cong) 業(ye) 禁止”的案件。此後,多地法院判決(jue) 涉性侵教職人員“終身禁業(ye) ”,突出對未成年人的特殊、優(you) 先保護。
如何落實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就進一步建好未成年人保護的“隔離帶”和“防火牆”,《法治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專(zhuan) 家學者。
完善法律堵住監管漏洞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高再犯率、難矯治性、隱蔽性與(yu) 後果嚴(yan) 重性等特點。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提起公訴60553人,同比上升5.69%,其中對性侵犯罪提起公訴27851人。
為(wei) 保障未成年人免遭侵害,尤其是防止有前科的犯罪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再次犯罪,近年來,相關(guan) 法律不斷完善。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增加第三十七條之一,規定了從(cong) 業(ye) 禁止製度。2020年,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新增了第六十二條,針對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規定了終身禁業(ye) 製度,明確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時,應當依法向有關(guan) 機關(guan) 查詢應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shang) 害等違法犯罪記錄,發現其具有前述行為(wei) 記錄的,不得錄用;同時明確,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應當每年定期對工作人員是否具有上述違法犯罪記錄進行查詢;通過查詢或者其他方式發現其工作人員具有上述行為(wei) 的,應當及時解聘。“禁涉性侵教職人員從(cong) 業(ye) ”的製度之網不斷織緊織密。
最高法研究室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說,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後,對於(yu) 如何協調刑法第三十七條之一與(yu)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二條的關(guan) 係,對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二條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在判決(jue) 中是否作出、如何作出從(cong) 業(ye) 禁止的決(jue) 定,存在不同認識,實踐中判法也不一致,有的甚至對本應終身禁業(ye) 的情形隻判處了一定期限禁業(ye) 。同時,由於(yu) 教育行政部門不能及時掌握教職員工犯罪的判決(jue) 結果,導致有的教師犯罪後隱瞞犯罪情況仍從(cong) 事教師職業(ye) 。
對此,《意見》規定,教職員工實施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shang) 害等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判決(jue) 禁止其從(cong) 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即終身不得從(cong) 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
“如此判決(jue) ,既能讓被告人明確知曉被禁業(ye) 範圍,也能讓用人單位更好落實入職查詢義(yi) 務,還能向全社會(hui) 宣示,起到監督和警示作用,有利於(yu) 堵住可能存在的漏洞,進一步加強社會(hui) 管理。”上述負責人表示。
“終身禁業(ye) ”預防再次犯罪
湖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所長王燕飛認為(wei) ,以往囿於(yu) 上位法框架,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主體(ti) 的職業(ye) 禁止期限多為(wei) 2至5年不等,且所占比較低。在統計案件中,再犯的犯罪主體(ti) 時間跨度可能較長,並不局限於(yu) 5年之內(nei) 。因此止於(yu) 5年的職業(ye) 禁止對防止其再犯起到的效果一般。
在上述海澱法院宣判案例中,王某某被抓前是北京某學校的外聘指導教師,任職期間,他利用“一對一”單獨授課的機會(hui) ,多次觸摸該校一名10歲女童的隱私部位。今年3月,經被害女童家人報案,王某某被抓獲歸案。
海澱區法院認為(wei) ,被告人王某某作為(wei) 學校聘用的教學輔助人員,在為(wei) 學生授課期間,多次故意對不滿14周歲的女童實施猥褻(xie) ,其行為(wei) 已構成猥褻(xie) 兒(er) 童罪,應予懲處。
該案主審法官表示,王某某案發時係對未成年人負有特殊職責的專(zhuan) 業(ye) 教職人員,本應堅持師德為(wei) 上,知榮明恥、嚴(yan) 於(yu) 律己、教書(shu) 育人,而其在教學過程中,多次猥褻(xie) 不滿14周歲的女童,嚴(yan) 重違背職業(ye) 道德,師德敗壞,破壞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同時,傷(shang) 害了整體(ti) 教師隊伍在社會(hui) 中的美好形象,應依法從(cong) 嚴(yan) 懲治。
王某某趁“一對一”輔導的機會(hui) ,對女童實施猥褻(xie) 行為(wei) ,其主觀惡性明顯,社會(hui) 危害性大,為(wei) 預防其再次犯罪,亦為(wei)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平安清朗的校園環境,海澱區法院依法對被告人王某某宣告從(cong) 業(ye) 禁止。
專(zhuan) 家建議建犯罪信息庫
“要確保終身禁業(ye) 規定的落地,需要推動入職查詢製度在全國範圍實施,性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信息庫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王燕飛指出。
此外,在從(cong) 業(ye) 禁止製度的具體(ti) 實踐之中,哪些工作算是與(yu) 未成年人具有密切接觸可能的行業(ye) ?王燕飛認為(wei)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社會(hui) 分工不斷細化與(yu) 創新,越來越多的新職業(ye) 誕生,因此如何界定好與(yu) 未成年人密切接觸的職業(ye) 範疇需要重點關(guan) 注,過寬的界定不利於(yu) 犯罪人回歸社會(hui) 後就業(ye) 權的保障,過窄的界定又不利於(yu) 性侵犯罪的預防。
《意見》明確了司法機關(guan) 在辦理教職員工犯罪案件中適用從(cong) 業(ye) 禁止、禁止令規定的具體(ti) 規則;規定了在教職員工犯罪案件的判決(jue) 生效後,人民法院應當向教育行政部門送達裁判文書(shu) ;明確了人民法院刑事判決(jue) 與(yu) 犯罪教職員工所在單位、主管部門處理、處分和處罰的關(guan) 係,為(wei) 人民法院審理此類案件明確了裁判規則。
記者注意到,繼海澱法院之後,多地法院均對涉性侵教職人員判處了“終身禁業(ye) ”。
任教期間多次猥褻(xie) 多名女童,後因被害女童報警求救而案發。11月17日,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人民法院對一起猥褻(xie) 兒(er) 童罪案件一審宣判,被告人許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同時被宣告終身禁止從(cong) 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
同日,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及家事案件審判庭對一起猥褻(xie) 兒(er) 童案件作出終審裁定,認定被告人孫某犯猥褻(xie) 兒(er) 童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同時,禁止孫某從(cong) 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
據悉,最高法、最高檢、教育部下一步將繼續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教育行政部門,準確執行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和《意見》的有關(guan) 規定,準確適用、嚴(yan) 格執行從(cong) 業(ye) 禁止製度,對師德嚴(yan) 重違規問題“零容忍”,淨化校園環境,為(wei) 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