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康農業節水捧牢“飯碗” 滴水必珍訴說“粒粒皆辛苦”
中新網金華11月24日電(張益聰 陳晨)近日,浙江金華永康市農(nong) 民喜不自勝,在永康市農(nong) 村,放眼望去,黃澄澄的稻田連綿不絕,各地農(nong) 田擺脫幹旱影響,大部分農(nong) 作物已經豐(feng) 收。
回顧2022年“出梅”後近60天,浙江省創下了自1954年氣象記錄以來降雨量的新低。受降水量縮減影響,永康市“缺水城”何以度過特大旱情?聚焦該市水利節水、供水工作,何以潤澤萬(wan) 畝(mu) 農(nong) 田?
著力解決(jue) 農(nong) 田“飲水”難題
早年間,永康的水利建設屬於(yu) 小型水利工程,水利設施普遍存在配套不完善等問題,一度造成農(nong) 田灌溉困難,直接導致水利工程效益發揮失常。
近年來,永康市大力開展“四個(ge) 百萬(wan) ”高效節水灌溉、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糧食功能區改造等項目,從(cong) 水利興(xing) 農(nong) 的角度出發,牢牢將飯碗捧在自己手上,讓農(nong) 作物在旱期及時喝到“救命水”。
圍繞山塘整治、小型灌區改造、高效節水工程,永康市開啟了農(nong) 業(ye) 水利建設“接力”。
2010年-2012年,三年永康市累計投入0.88億(yi) 元,實際完成項目144個(ge) ,順利完成第二批中央財政小型農(nong) 田水利重點縣驗收。
2016年-2019年,三年永康市共計投資1.02億(yi) 元,完成水渠改造32.91公裏,山塘整治75座,高效節水灌溉麵積1.292萬(wan) 畝(mu) ,成功通過第八批中央財政農(nong) 田水利項目縣考核。
“十四五”期間,永康市泵站計劃提升改造項目122座,已經完成提升改造35座,占該市在用泵站的61%,預計投資700餘(yu) 萬(wan) 元,提升改造後,通過修複管網漏損、改變灌溉模式等,每年可以節約灌溉用水200萬(wan) 立方米左右。
“今年的旱情來勢迅猛,持續時間又長,前所未有,不少山塘水庫都見了底。”永康市水務局工作人員潘國華告訴記者,正因為(wei) 提前改造了泵站,農(nong) 田灌溉效率大幅提升,及時解決(jue) 了大部分種植戶的燃眉之急。
至此,永康市水利工程全麵實現“旱能灌、澇能排”,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條件明顯改善、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明顯提升、抵禦自然災害能力明顯增強,既保障了農(nong) 田“飲水”,又增強了農(nong) 業(ye) 抗風險能力。
耕耘製度和技術“雙豐(feng) 收”
一滴水既是一粒米,然而更多的“隱形糧食”在源水端就遭到了浪費,比如,自然山塘的無度開發、漫灌方式的無節製用水等。為(wei) 此,永康市著眼“活水源泉”,從(cong) 製度端節流,從(cong) 技術端開源,促進了該市節水、用水“雙豐(feng) 收”。
2017年,永康市在各灌區配套各類計量設施240餘(yu) 套,通過灌溉計量數據接入平台,水價(jia) 綜合改革有據可循。從(cong) 2018年開始,永康市持續收緊水價(jia) 製度,不斷曝光未足額繳納水費行為(wei) ,並針對情節嚴(yan) 重村實施暫停政府性補助。
2021年,全國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為(wei) 0.568,反觀永康從(cong) 2017年的0.571提升至2021年的0.587,全程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
截至2022年上半年,永康市農(nong) 村水費收繳率100%,較好地促進了村民節約用水,倒逼統管單位做好管理服務,使農(nong) 村、農(nong) 業(ye) 供水工程進入良性運行軌道,實現以水養(yang) 水。
在技術端,永康市節水從(cong) 兩(liang) 方麵入手,一方麵,開發數智化精準灌溉試驗田;另一方麵,以再生汙水回轉灌溉用水。
自2001年起,在永康市石柱鎮姚塘村,浙江省灌溉試驗永康重點站(下稱:永康試驗站)投入使用。曆經二十餘(yu) 載,2022年10月,永康試驗站建成了智慧數字互聯網灌溉係統。
通過24套液位傳(chuan) 感器,水稻試驗數據在線采集、傳(chuan) 輸、存儲(chu) ,並以此監測水稻灌溉液位、土壤墒情值等,測算水稻不同階段對水分的需求,進而促進水稻灌溉節水增產(chan) 。
數智節水的同時,永康市聚焦氮磷富營養(yang) 化生活汙水“活用”,將其轉化為(wei) 再生水灌溉農(nong) 田。數據顯示,每畝(mu) 水稻田可消納生活汙水100立方米至260立方米,每畝(mu) 蔬菜可消納生活汙水10立方米至50立方米。
“以水稻田為(wei) 例,再生水帶入氮素,折算單位麵積施肥比例,氮肥施用量可以減少10%至20%。”永康市水務局副局長李輝說,在永康市舟山鎮,生活汙水從(cong) 負擔變成了農(nong) 林業(ye) 灌溉的重要資源。
2022年7月,舟山鎮核心區迎來了關(guan) 鍵設備和示範工程的驗收,隨著再生“活水”滋潤田間農(nong) 作物,標誌著汙水再生利用技術的成熟,為(wei) 南方豐(feng) 水地區農(nong) 村提供了“水再生”工程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板。(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