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學者:產業鏈供應鏈相融合 中國與東盟互利共贏

發布時間:2022-11-28 11:1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11月27日電(記者 許婧)“中國和東(dong) 盟之間還有更大的合作空間和合作前景。”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經濟與(yu) 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徐奇淵25日晚作為(wei) 主講嘉賓線上出席“全球產(chan) 業(ye) 鏈重構中的中國與(yu) 東(dong) 盟合作前景”主題講座時說。

  分析了越南、印度等新興(xing) 市場國家的優(you) 勢和短板,徐奇淵認為(wei) ,越南現實優(you) 勢明顯但長期挑戰有限,而印度現實困難較多但長期發展潛力較大。以越南為(wei) 例,越南的營商環境有了很大改善,其地理位置和國際環境的優(you) 勢也十分明顯,在全球價(jia) 值鏈中的地位高於(yu) 印度,然而,越南本身較小的人口和經濟規模,以及重化工業(ye) 能力的缺乏又製約了其長期發展潛力。

  徐奇淵還介紹了東(dong) 南亞(ya) 地區出口增加值的分解情況,指出中國從(cong) 東(dong) 南亞(ya) 國家的出口當中實際上間接獲得了更多的增加值。“這些積極變化體(ti) 現了中國與(yu) 東(dong) 盟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融合,這種經貿關(guan) 係是互利共贏的。”

  徐奇淵的主要研究領域為(wei) 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和中美經貿問題。當晚的講座中,他從(cong) 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出發進行分析,指出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網絡中具有很強的影響力,但是通過中間品的出口中心度、進口集中度兩(liang) 個(ge) 維度進行分析,發現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當中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徐奇淵分析認為(wei) ,中國麵臨(lin) 全球產(chan) 業(ye) 鏈重塑的衝(chong) 擊以中美衝(chong) 突為(wei) 主線,以數字化、疫情衝(chong) 擊和低碳化作為(wei) 三條輔線共同作用,尤其是信息時代的全球化使我國麵臨(lin) 更多挑戰。全球化可分為(wei) 跨境消費、跨境生產(chan) 以及當前跨境信息流動為(wei) 主導的三個(ge) 階段。在當前全球產(chan) 業(ye) 鏈重塑的背景下,中國麵臨(lin) 產(chan) 業(ye) 外移、內(nei) 遷以及區域重組的選擇。他指出,每一個(ge) 選擇均有其正麵和負麵兩(liang) 種情形。比如說產(chan) 業(ye) 鏈外遷,過度外遷確實會(hui) 導致產(chan) 業(ye) 的空心化,但合理的外移也是產(chan) 業(ye) 升級的自然過程,有利於(yu) 形成以中國為(wei) 核心的生產(chan) 網絡。在過去十年中,從(cong) 中國產(chan) 業(ye) 鏈麵臨(lin) 外遷的壓力來看,經曆了四個(ge) 階段,但如今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反而上升了,特別是2018年以來也是這樣。從(cong) 企業(ye) 的角度來看,主要是存量在華外資業(ye) 務角度來看,截至到2021年,產(chan) 業(ye) 鏈外遷的壓力也沒有當時想象的那麽(me) 大。

  “總體(ti) 而言,中國鞏固產(chan) 業(ye) 鏈存在幾方麵的樂(le) 觀因素。”徐奇淵表示,一是超大國內(nei) 市場規模對外資企業(ye) 有很強吸引力,2021年在華外資企業(ye) 的內(nei) 銷、出口金額分別達到了2萬(wan) 億(yi) 美元和1.1.萬(wan) 億(yi) 美元。總體(ti) 來看,在華外資企業(ye) 已經基本確立了“在中國、為(wei) 中國”(in China for China)的戰略。二是外資企業(ye) 在中國的投資回報率相當高,甚至明顯高於(yu) 其他主要經濟體(ti) ;三是對於(yu) 一些中間國家,以越南為(wei) 例,中國與(yu) 其存在明顯的互補關(guan) 係,即使看競爭(zheng) 關(guan) 係,中國也具有絕對的主導優(you) 勢。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院長、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yu) 管理學院教授何帆則談到,區域生產(chan) 網絡的形成是一個(ge) 長期趨勢,中國應進一步加強與(yu) 周邊國家,尤其是與(yu) 東(dong) 盟國家的合作,推動中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

  此次活動是由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yu) 管理學院主辦,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聯合承辦的係列講座“經邦論道”第80期。(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