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新華全媒+|加強服務保障 滿足群眾急需——各地抗疫暖心舉措掃描

發布時間:2022-12-02 11:49: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加強服務保障 滿足群眾(zhong) 急需——各地抗疫暖心舉(ju) 措掃描

  新華社記者

  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暢通社區居民購藥渠道、為(wei) 特殊患者製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各地各部門堅決(jue)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全力做好人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服務保障,努力解決(jue) 好群眾(zhong) 的實際困難,更好回應群眾(zhong) 合理訴求,力求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影響。

  保障好生活物資供應

  11月29日5時,重慶市巴南區魚洞街道仙池村的菜地裏,一群身著“紅馬甲”的保供工作人員正在采摘新鮮的包菜。再過幾個(ge) 小時,這些包菜將與(yu) 其他蔬菜一起,分裝為(wei) 一個(ge) 個(ge) 蔬菜包運往重慶中心城區。

  本輪疫情期間,重慶市通過電商平台、團購和代購等方式努力解決(jue) 居民無法出門買(mai) 菜的問題。

  全力做好人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服務保障,盡最大努力為(wei) 老百姓提供方便,是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必然要求。

  “建立生活物資保障工作專(zhuan) 班,及時製定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封閉小區配送、區域聯保聯供等預案”“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儲(chu) 備”“優(you) 化封閉區域終端配送,明確生活物資供應專(zhuan) 門力量”……二十條優(you) 化措施就加強疫情期間的生活物資供應保障作出明確規定。

  商務部指導支持各地特別是疫情較重地區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持續開展每日生活必需品量價(jia) 監測,建立完善“紅綠燈”分級預警機製,強化市場監測預警,及時采取針對性保供舉(ju) 措。組織投放中央儲(chu) 備肉,增加市場供應。

  遼寧沈陽組織三大果蔬批發市場和大型連鎖超市、生鮮連鎖企業(ye) 、生豬屠宰企業(ye) 等進行產(chan) 銷對接,多渠道補充肉菜貨源。沈陽市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劉耀國11月29日介紹,全市批發市場目前有蔬菜商業(ye) 庫存7100噸,每日新增上市3800噸;生豬屠宰企業(ye) 日均上市生豬6400頭左右,可以滿足市民日常消費需求。

  在新疆和田地區,政府將藥品列為(wei) 物資保供第一序列,建立藥品配送“綠色通道”,采取“線上訂藥+社區取藥+無接觸式配送”方式,確保群眾(zhong) 用藥及時。針對部分群眾(zhong) 需要的心腦血管類、糖尿病類和哮喘類等特殊藥品,當地實行“居民報需求、專(zhuan) 班找貨源、社區送到家”的全流程快辦機製,有效解決(jue) 特殊藥品的供應問題。

  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桃李路社區,工作人員排查轄區老年人、孕產(chan) 婦、殘疾人等特殊群體(ti) 底數。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於(yu) 群群介紹:“排查底數是為(wei) 了更精準的服務,特殊群眾(zhong) 有需求時,社區能及時了解情況,通過代買(mai) 、上門配送等服務,解決(jue) 群眾(zhong) ‘後顧之憂’。”

  為(wei) 加強城市運力保障,北京市優(you) 化保供配送人員白名單製度,最大限度將涉及城市保供並且符合防疫健康條件的配送人員納入白名單,白名單人員憑微信小程序上的電子版“北京市保供人員通行證”,可在全市通行配送。

  滿足看病就醫需求

  11月24日中午,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伴著一聲嬰兒(er) 清亮的啼哭聲,一個(ge) 健康的寶寶在穿戴著全套防護用具的醫護人員幫助下,順利誕生了。

  三天前,已懷孕超過38周的栗女士因核酸檢測陽性,被轉入醫院治療,經檢查診斷為(wei) 無症狀感染者。由於(yu) 存在提前分娩的可能性,醫院與(yu) 省、市衛生健康委協商溝通,成立了由省、市婦幼產(chan) 科、新生兒(er) 科、麻醉科和本院醫護人員組成的醫療救治團隊,協力確保母子平安。

  從(cong) 要求為(wei) 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患者、孕產(chan) 婦、血液透析患者製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到強調暢通社區和醫院、藥店聯係渠道,二十條優(you) 化措施指導各地切實滿足疫情處置期間群眾(zhong) 基本生活需求,保障看病就醫等基本民生服務。多地采取措施,確保新冠病毒感染者救治、疫情期間居民尤其是特殊患者就醫順利及時。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吉林省)24小時為(wei) 急危重症患者開辟綠色通道,無論是否有核酸報告都無條件收治;福州市臨(lin) 時增設“紅黃碼”人員就醫保障專(zhuan) 線,由福建省和福州市派醫療係統專(zhuan) 人進駐成立工作組,24小時傾(qing) 聽需求、答疑解惑、協調處置,解決(jue) “紅黃碼”患者就診難題。

  鄭州市中心醫院抽調組建了一支198人的隊伍進駐鄭州航空港區醫學觀察點,為(wei) 患者測量生命體(ti) 征,為(wei) 特殊患者檢查血糖、心電圖等,並在護士站旁設“觀察區”用於(yu) 集中收治特殊患者,還為(wei) 14歲以下兒(er) 童、65歲以上老人、孕產(chan) 婦等患者建立專(zhuan) 項工作台賬。

  在複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浦江院區,突發性耳聾患者小美(化名)原本應於(yu) 11月27日第三天接受輸液治療,可她的隨申碼卻突然顯示為(wei) “紅碼”。

  突發性耳聾患者的治療不能間斷。醫院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將小美安置於(yu) 單人應急診室進行治療,同時對其進行核酸采樣。事後,醫院根據相關(guan) 防疫要求做好了消殺工作。

  新冠肺炎定點醫院上海市公共衛生臨(lin) 床中心對有基礎疾病的輕症老年患者注重心理疏導和飲食管理,為(wei) 有孩子的家庭聚集病例設置家庭病房,為(wei) 低齡無陪護的幼托兒(er) 童安排護工24小時陪伴看護;北京地壇醫院結合不同群體(ti) 的特點實施分類心理幹預,特別是針對“一老一小”、孕產(chan) 婦等特殊患者,製定了“一人群一策略”關(guan) 愛措施。

  解決(jue) 好急難愁盼問題

  雪越下越大,長春市寬城區華大天朗國際小區居民李曉霞一開門,外麵站著兩(liang) 個(ge) 穿著防護服的供熱檢修人員。

  11月28日上午接到李曉霞的報修電話後,長春市供熱集團慶豐(feng) 分公司的檢修人員薑豐(feng) 和同事便立即趕來排查。“疫情期間,像這樣的入戶檢修每天都有20多次。這幾天我們(men) 已經實行閉環管理,全員吃住在企業(ye) ,隨時待命,保證老百姓在疫情期間家裏暖和。”薑豐(feng) 說。

  民生保障越有溫度,防控工作就會(hui) 越有力度,也會(hui) 更有成效。

  指導各電商平台企業(ye) 按平時3至5倍供應量做好備貨,確保配送站點庫存充足、價(jia) 格穩定、配送及時;專(zhuan) 門製定疏解方案,對滯留人員開展專(zhuan) 項救濟;為(wei) 不會(hui) 使用手機線上下單的居民,通過區縣(市)、辦事處及社區保供熱線進行物資采買(mai) ……各地力爭(zheng) 解決(jue) 好疫情期間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問題。

  湖南株洲市成立“市民特殊應急事項處置組”,通過12345平台、110平台、“幸福株洲”監督與(yu) 服務微信群、市政協委員微建議等平台收集群眾(zhong) 反映事項,分析梳理形成群眾(zhong) 反映集中的“急難愁盼”事項清單,並針對涉及就醫送藥、生活物資保障、保供暢通、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等方麵的問題,第一時間協調涉事部門和地區辦理。

  雲(yun) 南昆明西山區開通24小時政策谘詢和心理援助熱線,對市民群眾(zhong) 關(guan) 心和關(guan) 注的問題進行回應,對有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ti) 、特殊人群靠前服務。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各項工作既要更精準,又要更有溫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有關(guan) 專(zhuan) 家表示,我們(men) 將及時有效解決(jue) 群眾(zhong) 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減少因疫情給群眾(zhong) 帶來的不便。(新華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