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小眾剛需”下的“輕戶外”:一場“社交感”主導的詩與遠方

發布時間:2022-12-05 16:3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安12月4日電 題:“小眾(zhong) 剛需”下的“輕戶外”:一場“社交感”主導的詩與(yu) 遠方

  中新網記者 張一辰

  草甸、岩石、山路、森林穿越、旅拍……當上述元素同時出現時,意味著一場“精致徒步”即將啟程。

  “登頂的一刻,雲(yun) 霧散去。”西安女孩安娜在社交平台上是一名時尚生活類博主,不久前,她剛剛完成了自己的首次翠華山徒步之旅。“登山的過程當中,一開始時非常激動,在臨(lin) 近目的地時‘疲憊感’也隨之而來,但途中遇見的自然風景、植物、小昆蟲這些城市中的‘稀缺元素’,還是令人覺得此行不虛。”

  繼露營、騎行、飛盤之後,一場以“徒步”為(wei) 關(guan) 鍵詞的戶外活動開始在社交網絡不斷升溫,亦成為(wei) 年輕人鍛煉身體(ti) 、釋放職場壓力的新潮流。

  初冬的西安,暖陽之下寒而不冷,“90後”李根身著衝(chong) 鋒衣、手持登山杖,登山靴踩在山間厚厚的落葉上沙沙作響。作為(wei) 一名戶外徒步活動的領隊,除了保證活動參與(yu) 者不掉隊,李根還要考慮讓參與(yu) 者能夠來有所獲。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走向戶外,西安背靠秦嶺,有著非常豐(feng) 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如今的徒步活動與(yu) 以往有很大區別,我們(men) 在過程中傳(chuan) 播了更多知識,以及自然環境保護的理念。”李根表示。

  “其實很多人就是為(wei) 了社交而來的,我覺得這是一個(ge) 很好的事情,在社交平台上他們(men) 希望以此更好地展示自我。”作為(wei) 一家戶外俱樂(le) 部的主理人,西安青年王晨涉足“戶外圈”已有六七年時間,“希望通過徒步活動,傳(chuan) 遞環保的理念給參與(yu) 者,同時,能夠聚集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讓大家在‘詩與(yu) 遠方’中找到屬於(yu) 自己的樂(le) 趣與(yu) 精彩。”

  京東(dong) 相關(guan) 數據顯示,2022年京東(dong) “雙十一”預售期,戶外裝備預售訂單額同比增長244%;天貓公布的數據顯示,與(yu) 2021年“雙十一”相比,露營、騎行、登山裝備首小時銷量,同比分別增長115%、89.7%、81.2%。

  “讓身體(ti) 裏每一個(ge) 泄氣的細胞重新充滿生機。”近來,“戶外遛娃”成為(wei) 西安“80後”黃震宇一家周末的“常規項目”,“雖做了徒步路線規劃,但還是低估了背娃負重攀登的難度。這是孩子人生第一個(ge) ‘登頂’,但是未來你要獨自走更遠的路,爬更加陡峭的山,不要強求自己每次都要登頂,也許沿途的風景也很美麗(li) 。”黃震宇的妻子朱妍在微信朋友圈中寫(xie) 道,引發好友們(men) 紛紛點讚與(yu) 評論。

  記者在小紅書(shu) APP搜索“徒步”可查詢到超過226萬(wan) 篇筆記,網友們(men) 分享的內(nei) 容涵蓋徒步線路推薦、戶外穿搭、徒步裝備及戶外運動拍照技巧等方麵的內(nei) 容。

  “如果說之前的徒步活動是以‘到達’為(wei) 目的,那麽(me) 現在大家更多是享受一份‘在路上’的感覺。”王晨坦言,“無論是飛盤、騎行等潮流運動,還是露營與(yu) 徒步為(wei) 代表的‘輕戶外’,當發現通過自己的一點點行動能夠去影響身邊的人,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

  如今,在水泥森林的喧囂之外,自在、和諧、有“社交感”的“輕戶外”正成為(wei) 都市年輕人的休閑“剛需”。閑暇之時,他們(men) 用腳步丈量自然之美、用心去發現慢生活之意。

  冬日的陽光穿過早晨的薄霧,王晨與(yu) 他的幾個(ge) 夥(huo) 伴又開啟了一場近郊徒步。當問及此行的意義(yi) 何在?“屋簷之外,山河湖海。”王晨如是說。(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