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區分固體飲料和保健食品做好“五看”

發布時間:2022-12-07 13:00:00來源: 新京報

  新京報訊(首席記者郭鐵)12月6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hui) 官方微信發布《關(guan) 於(yu) 固體(ti) 飲料的消費提示》稱,固體(ti) 飲料屬於(yu) 普通食品,無論其配料中含有多少營養(yang) 素,均不可明示或暗示保健功能。消費者可通過“五看”區分固體(ti) 飲料和保健食品。

  近年來,固體(ti) 飲料因其攜帶方便、即衝(chong) 即飲、風味多樣等特點倍受消費者的青睞,但“冒充”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銷售的情況時有發生,既擾亂(luan) 了市場,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hui) 提示,按照國家標準GB/T 10789-2015《飲料通則》規定,固體(ti) 飲料是指,“用食品原輔料、食品添加劑等加工製成的粉末狀、顆粒狀或塊狀等,供衝(chong) 調或衝(chong) 泡飲用的固態製品,如風味固體(ti) 飲料、果蔬固體(ti) 飲料、蛋白固體(ti) 飲料、茶固體(ti) 飲料、咖啡固體(ti) 飲料、植物固體(ti) 飲料、特殊用途固體(ti) 飲料、其他固體(ti) 飲料等”。

  固體(ti) 飲料屬於(yu) 普通食品,與(yu) 保健食品相比,在產(chan) 品的定義(yi) 、食用目的和監管方式等方麵均明顯不同。固體(ti) 飲料無論其配料中含有多少營養(yang) 素,均不可明示或暗示保健功能。產(chan) 品標簽一般沒有適宜和不適宜人群的區分及攝入量的規定。

  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wei) 目的的食品,適用於(yu) 特定人群,具有調節機體(ti) 功能的保健功效,但不以治療疾病為(wei) 目的。其產(chan) 品配方、生產(chan) 工藝、標簽和說明書(shu) 等均需要在管理部門注冊(ce) 或備案。產(chan) 品標簽上應有“藍帽子”標識和批準文號,且必須注明功效成分、保健功能、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及食用量等信息,其保健功能與(yu) 量效關(guan) 係均經過實驗驗證,並有充分的科學文獻依據。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hui) 提示,固體(ti) 飲料以粉狀居多,與(yu) 一些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在產(chan) 品形態上具有一定相似性,須注意辨別和區分。一看產(chan) 品名稱,固體(ti) 飲料在包裝上標示的產(chan) 品屬性為(wei) “固體(ti) 飲料”。二看執行標準號,固體(ti) 飲料在產(chan) 品包裝上標示的執行標準號一般為(wei) GB/T 29602《固體(ti) 飲料》、GB 710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料》或企業(ye) 標準。三看警示信息,固體(ti) 飲料最小銷售單元必須標示“本產(chan) 品不能代替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er) 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作為(wei) 警示信息。四看特殊標識和注冊(ce) 信息,保健食品包裝上有“藍帽子”標識和批準文號,固體(ti) 飲料產(chan) 品包裝上沒有上相關(guan) 信息。五看標簽中的其他信息,保健食品必須標明保健功能等信息,固體(ti) 飲料則不允許明示或暗示具有保健功能。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