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央視網評|麵對疫情防控新形勢 我們依然要慎終如始

發布時間:2022-12-16 11:53:00來源: 央視網

  隨著“新十條”在各地落地落細,目前我國疫情防控麵臨(lin) 新形勢:各地搶抓時機,盡最大努力推動經濟社會(hui) 逐漸恢複常態,爭(zheng) 取最好結果;同時,各地醫療機構感冒發燒接診量上升,部分地方相關(guan) 藥品斷檔。

  對此,社會(hui) 心態也出現微妙的變化。有人擔心醫療資源被擠兌(dui) ,也有人認為(wei) ,當下奧密克戎病毒帶給人們(men) 的就是一場傳(chuan) 染性很強的“流感”,不必大驚小怪,“朋友圈”裏一些人甚至“以陽為(wei) 榮”,規勸身邊人主動感染,“能陽早陽”……

  不必諱言,最近關(guan) 於(yu) 防疫新形勢的討論、爭(zheng) 論、調侃甚至焦慮,都在影響著大眾(zhong) 情緒,輿論場出現了明顯的撕裂,缺乏科學、理性。作為(wei) 自身健康的第一守護者,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有必要從(cong) 科學和現實角度去辨析。

  事實上,我國的防疫政策從(cong) 來不是單選題,而是根據疫情發展的形勢動態調整、逐步優(you) 化的。譬如,新近出台的“二十條”和“新十條”就是基於(yu) 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力大幅下降這一現實。

  回顧疫情這三年,我們(men) 盡最大力度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人民群眾(zhong) 的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是世界主要大國中新冠肺炎發病率最低、死亡人數最少的國家。這一成績有目共睹。當然,我們(men) 也要對一些地方在防控中因層層加碼、過度防疫而導致的悲劇有足夠的反思,要更有針對性地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麵對當前這一波疫情高峰,“放開”並不意味著萬(wan) 事大吉、一切都好了,越是在這個(ge) 時候,各地政府、企業(ye) 單位、社會(hui) 和個(ge) 人依然要慎終如始,越要科學、高效、有序地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實。

  鑒於(yu) 奧密克戎毒性大大減弱,但傳(chuan) 播性極強的特點,特別是對有基礎病的老人具有不小的殺傷(shang) 力,我們(men) 一方麵要把工作重心從(cong) 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上來,著力保健康、防重症,確保防控措施調整轉段平穩有序;同時,要加快推進老年人疫苗接種工作,勸導有基礎病的老年人群體(ti) 近期減少戶外活動,避免紮堆聚集,盡量降低被感染的風險。

  在奧密克戎麵前,沒有人是百毒不侵的金剛之身。不管你是“楊過”“楊康”“王重陽”,還是“喜羊羊”“懶羊羊”“暖羊羊”“沸羊羊”“美羊羊”,都要加強防護,更不要因為(wei) “楊康”了,就無所畏懼了。如果不幸感染了,在沒有出現明顯嚴(yan) 重症狀的情況下,居家治療是最好的選擇。近期,有很多普通人在社交媒體(ti) 分享自己的感染經曆和治療過程,從(cong) 私人角度進行科普,雖然內(nei) 容不一定完全準確,但背後透出的樂(le) 觀、淡定精神值得點讚。這對於(yu) 我們(men) 疏導群體(ti) 情緒、調適社會(hui) 心態具有特別的意義(yi) 。進一步而言,我們(men) 既要對個(ge) 人、家庭的健康負責,也要倡導將最寶貴的醫療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

  經曆三年艱苦抗疫,我們(men) 已經看到了前方的曙光。我們(men) 的衛生領域、經濟領域乃至社會(hui) 生活的方方麵麵都經曆了前所未有的考驗,我們(men) 每個(ge) 人也付出了代價(jia) 。對此,我們(men) 必須為(wei) 未來拋開無謂的爭(zheng) 論和內(nei) 耗,一切向前看、往前奔,盡快走出疫情的陰霾。

  讓我們(men) 一起出發!

  (央視網 央視網評論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