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在京加速布局“便利店+”
“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加持、多年政策引導……實體(ti) 零售紛紛走向社區,同時,也主動接受互聯網挑戰。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觀察發現,7-11北京公司新增食品互聯網銷售業(ye) 務,同時,中百羅森試水生鮮,開設首家社區便利店。企業(ye) 的種種動態也意味著實體(ti) 零售發展風向持續探索豐(feng) 富“便利店+”發展模式,在便民社區商業(ye) 領域拓寬經營邊界。
在近日舉(ju) 辦的2022年度(第十六屆)北京商業(ye) 高峰論壇暨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論壇上,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趙衛東(dong) 指出,在一刻鍾便民生活圈的加速建設下,北京市在便民生活服務方麵已取得一定成就,便民服務的質量不斷提升,朝優(you) 質、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內(nei) 卷“即時零售”
“線上下單,最快30分鍾送達”的即時消費體(ti) 驗漸漸被更多的消費者接受,商超、便利店不得不加速擁抱新模式。近日,天眼查App顯示,近日,柒一拾壹(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711”)發生工商變更,經營範圍新增食品互聯網銷售;第二類醫療器械銷售;化妝品零售;低溫倉(cang) 儲(chu) ;居民日常生活服務;勞務服務等。
對於(yu) 公司將自建線上渠道,還是合作第三方平台,北京711相關(guan) 負責人暫未給出回應。但麵對“宅家消費”的增長,711也在嚐試接觸線上。目前,北京711便利店上線了餓了麽(me) 、美團外賣等平台。
加碼即時零售的行業(ye) 趨勢不可逆,零售企業(ye) 也加緊入局。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物美、家樂(le) 福、永輝等大型連鎖商超,以及711、羅森、美宜佳、全家、中百、多點等連鎖便利店品牌,均在加速推動到家配送業(ye) 務發展,並借此謀求新的增長線。
投身即時零售的實體(ti) 零售企業(ye) 也分得一杯羹。根據美團數據顯示,今年1-7月,平台上的品牌超市便利店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去年增長了39%,即時零售,正在成為(wei) 所有商超、便利店奪回疫情損失的重要舉(ju) 措之一。711中國新任董事長嚴(yan) 茜也曾表示,未來將在外賣等即時零售戰略上重點發力。
與(yu) 此同時,羅森也曾公布數據,外賣給實體(ti) 門店帶來了很大的增量,外賣部分銷售額占整體(ti) 比重約為(wei) 10%,在未來羅森將加強自有優(you) 勢、商品運營,投入更多品牌促銷活動實現線上銷售額的持續增長。
布局生鮮便利市場
生鮮一直是實體(ti) 零售的流量擔當,便利店也悄悄地賣起了菜。不久前,中百羅森在武漢開設了首家生鮮便利店,店鋪麵積近150平方米,輻射多個(ge) 居民社區。該店在原有商品的基礎上,增加了水果、雞蛋、糧油等生鮮類商品。
此前,羅森曾與(yu) 鮮豐(feng) 水果合作,開設了一家水果生鮮便利店,在售商品中增加了60餘(yu) 種水果品類,並結合切片水果的形式進行銷售。
羅森的嚐試是行業(ye) 的一個(ge) 縮影,商超在嚐試開設小型門店,便利店增設生鮮區域走進社區商業(ye) 市場。早在2017年,北京711在部分門店增設了生鮮貨架,陳列售賣小包裝蔬菜、淨菜和小包裝水果。便利蜂App的商品分類中,也有著果蔬冰鮮一欄,售賣時令鮮果等商品。
越來越多的生鮮超市的崛起,倒逼著便利店加入賽道。相較於(yu) 生鮮背後的千億(yi) 市場如何挖掘,賣菜等業(ye) 務於(yu) 便利店而言,更多是一種服務的延伸。艾瑞數據顯示,中國便利店行業(ye) 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3年達3566億(yi) 元,在發展過程之中,便利店也在持續探索更優(you) 的發展模式,提升獲得更多發展空間的可能性。
便利店品牌也嚐試在常規場景中加入咖啡奶茶、烘焙、生鮮等多種模塊,試圖創造更多元的發展模式。
在搭載生鮮銷售中,便利店也選擇消費者日常購買(mai) 頻率較高的生鮮品類,在增加門店盈利的同時,也緩解客流的壓力。
社區便利店增速明顯
無論是即時配送還是生鮮便利店,均在嚐試提供和滿足消費者對於(yu) 便利的需求。便利店行業(ye) 也在需求變化中進行一次升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hui) (CCFA)發布的《2021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便利店銷售額3492億(yi) 元,同比2020年增長17.92%,便利店行業(ye) 整體(ti) 發展依然向好。便利店行業(ye) 的社區化和全渠道發展的趨勢明顯,並且逐步進入整合發展期。
《報告》指出,疫情使得社區對便利店的需求大大增加,因而社區成為(wei) 便利店布局的重點。2020年,便利店社區型門店占比猛增至52.7%,特定場所型門店占比下降至14.9%。2021年,社區型門店占比再度提升至58.7%,商務型門店占比則降為(wei) 17.4%,特定場所型門店占比降至13.2%。
社區型便利店也獲得政策的傾(qing) 斜。2021年,國務院、商務部等政府部門多次在文件中提出支持便利店發展。2021年7月,商務部等11個(ge) 部門發布了《城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其中對便利店的發展提出了更為(wei) 詳細的鼓勵措施,並特別提到鼓勵大企業(ye) 輸出品牌、標準、管理和服務,發展社區便利店。
北京市商務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區超市)、早餐、家政、美發美容、末端配送(快遞櫃)、洗染和便民維修等8類基本便民商業(ye) 網點超9萬(wan) 個(ge) ,實現全市社區基本便民商業(ye) 服務功能全覆蓋。 北京商報記者 王維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