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00隻基金采用 券結模式為啥這麽火
越來越多的基金開啟證券交易模式轉換。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12月以來已有華商基金、德邦基金、易方達基金、中信建投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發布證券交易模式轉換相關(guan) 公告表示,旗下產(chan) 品紛紛開啟券商交易結算模式(以下簡稱“券結模式”)。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12月19日,全市場有超600隻基金(份額合並計算,下同)采用券結模式。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基金采用券結模式屬於(yu) 基金公司與(yu) 券商的共贏,未來,券商基金托管業(ye) 務也有望迎來新增量。
600餘(yu) 隻基金“入列”
采用券結模式的基金數量持續攀升。整體(ti) 來看,據同花順iFinD顯示,截至12月19日,全市場10429隻基金中共有610隻基金采用券結模式,還有多隻產(chan) 品也在近期完成證券交易模式轉換。
例如,12月17日,華商基金發布公告表示,華商策略精選靈活配置混合於(yu) 12月15日啟動證券交易模式的轉換工作,且上述轉換工作已於(yu) 當日完成。轉換完成後,該產(chan) 品的證券交易所交易將委托證券公司辦理,由證券公司履行交易管理職責。公告還指出,本次證券交易模式轉換對基金的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無實質性不利影響,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hui) 。而華商基金也表示,此舉(ju) 是為(wei) 更好地滿足廣大投資者的投資理財需求,增強華商策略精選靈活配置混合的市場競爭(zheng) 力。
包括華商基金在內(nei)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12月以來,還有中信建投基金、德邦基金、易方達基金發布旗下產(chan) 品證券交易模式轉換的公告或證券交易結算模式轉換完成的公告。根據公告顯示,中信建投睿信靈活配置混合A、德邦科技創新一年定期開放混合A自11月30日、12月9日已完成證券交易模式轉換工作,易方達科益混合A則自12月16日啟動證券交易模式轉換工作。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12月19日,包括上述4隻產(chan) 品在內(nei) ,今年以來已有招商穩旺混合A、平安安盈靈活配置混合A等共計41隻基金轉換證券交易結算模式。而相較去年同期,僅(jin) 有大成核心趨勢混合A、萬(wan) 家瑞興(xing) 靈活配置混合等4隻基金轉換證券交易結算模式。
綜上不難看出,今年以來,已有更多產(chan) 品加入“券結隊伍”。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情況不僅(jin) 出現在存量產(chan) 品,部分新品麵市即采用券結模式。從(cong) 12月以來新成立的基金看,包括富國北證50成份指數、嘉實上證科創板芯片ETF等16隻新品均采用券結模式。
若拉長時間至年內(nei) 來看,截至12月19日,共有1459隻新基金成立,其中有277隻基金均采用券結模式,占比為(wei) 19%,同比增95.07%。若從(cong) 2021年同期數據來看,在彼時1868隻新成立的基金中,僅(jin) 有142隻基金采用券結模式,占比僅(jin) 7%。
為(wei) 何越來越多的基金采用券結模式?針對這一問題北京商報記者發文采訪多家相關(guan) 基金管理人,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複。
瑞融資產(chan) 首席研究員梁曉曼表示,基金公司旗下存續產(chan) 品選擇券結模式主要是出於(yu) 券商代銷基金的目的。
至於(yu) 新成立基金也采用券結模式的情況,某市場人士認為(wei) ,券結模式可以提供較為(wei) 便捷的交易方式,此外,新成立基金可能也會(hui) 考慮券結模式的市場占有率、推廣能力等。
券商基金托管有望迎增量
券結模式有何亮眼之處?為(wei) 何年內(nei) 受到眾(zhong) 多基金熱捧?某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券商結算模式是指券商在中國結算開設結算資金賬戶,產(chan) 品委托券商作為(wei) 經紀商為(wei) 其完成資金的結算交收,與(yu) 托管行結算模式相比,基金公司的業(ye) 務對手方由銀行轉向了券商。與(yu) 券商建立合作關(guan) 係,可以激發券商分支機構的銷售積極性。通常券商結算模式下,券商整體(ti) 的分支銷售激勵及營銷政策都會(hui) 向其傾(qing) 斜,以期能夠實現更好的銷售局麵。此外,由於(yu) 結算模式的特殊性,可以提高整個(ge) 環節的資金利用效率,這源於(yu) 券商結算模式不涉及最低備付金、結算保證金的繳納。
產(chan) 業(ye) 經濟資深研究人士王劍輝也認為(wei) ,基金公司旗下基金轉換交易結算模式不僅(jin) 可以提高交易效率,減少中間環節,同時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進而節省費用,從(cong) 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成本的下降最終也會(hui) 以手續費下降等形式利好投資者。此外,基金公司旗下基金轉換交易結算模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風險。”
“券結模式能給券商帶來證券交易量和交易費用,券商銷售基金給基金公司帶來基金規模,采用券結模式屬於(yu) 共贏。”梁曉曼直言。
“目前券結模式已成趨勢。”王劍輝從(cong) 券商發展角度總結,他認為(wei) 經過監管整頓,券商風險已大大降低,此時逐步擴展券結模式,時機已完全成熟。正如王劍輝所言,在監管有序推動下,基金券結模式自2019年由試點轉入常規業(ye) 務已三年有餘(yu) ,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基金加入到券結模式的“隊伍”中。數據顯示,2020-2022年的三年時間內(nei) ,若僅(jin) 從(cong) 交易模式轉換公告來看,轉為(wei) 券結模式的基金數量依次為(wei) 1隻、7隻、41隻。
但同時,王劍輝也提示,在順應趨勢的同時,基金公司也要適當多元化配置以降低風險。
某業(ye) 內(nei) 人士則預測,長期來看,隨著券商在基金銷售、數據反饋等業(ye) 務方麵的提升,加之其原有的投研、風控優(you) 勢,券商作為(wei) 基金交易結算方後,證券公司通過為(wei) 公募基金提供交易結算服務,能增強機構客戶的黏性,有利於(yu) 證券公司整合內(nei) 部資源,承擔會(hui) 員的交易監督及結算職責,不斷提高自身的市場影響力。同時,公募基金也將會(hui) 優(you) 先選擇與(yu) 投研服務、運營效率、風險防控等綜合能力較強的證券公司進行合作。未來隨著券結模式的發展,券商基金托管業(ye) 務也有望迎來新增量。
北京商報記者 劉宇陽 郝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