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山東巨野:一隻鴨“孵出”百億產業鏈

發布時間:2022-12-20 16:2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山東(dong) 巨野12月20日電 (呂妍 肖守祥)“我們(men) 公司主要生產(chan) 鴨產(chan) 品熟食係列,在這裏再次投資,一是原材料可以從(cong) 屠宰車間直接運過來,不僅(jin) 質量好,而且最新鮮;二是節省運費,每噸能節省約200元(人民幣,下同),1年能節省20多萬(wan) 元。”巨野啃棒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其寶說,之所以選在巨野縣投資,主要是看中了這裏完整的肉鴨產(chan) 業(ye) 鏈條。

  近日,這家來自溫州的食品加工企業(ye) 正式在山東(dong) 巨野縣肉鴨產(chan) 業(ye) 園投資擴產(chan) ,計劃再新上兩(liang) 條食品加工生產(chan) 線。

  “養(yang) 鴨—宰殺—深加工,肉鴨產(chan) 業(ye) 的源頭是鴨苗孵化。巨野縣肉鴨產(chan) 業(ye) 的形成,與(yu) 巨野縣擁有山東(dong) 省最大的鴨苗孵化企業(ye) ——巨野縣恒業(ye) 惠生農(nong) 牧公司密不可分。”巨野縣畜牧服務中心主任楊斌說,該公司是巨野縣較早發展起來的一家以種苗孵化、鴨苗銷售為(wei) 主的大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每天孵化能力可達60萬(wan) 隻,鴨苗銷量占山東(dong) 省的80%,是山東(dong) 省最大的鴨苗孵化企業(ye) 。

  “為(wei) 把肉鴨產(chan) 業(ye) 培育成振興(xing) 農(nong) 業(ye) 、富裕農(nong) 民的支柱產(chan) 業(ye) ,巨野縣整合5600萬(wan) 元產(chan) 業(ye) 扶持資金,強力推進產(chan) 業(ye) 延鏈、補鏈、強鏈,破解肉鴨產(chan) 業(ye) 發展中的難題,補齊產(chan) 業(ye) 鏈短板。”巨野縣委書(shu) 記馮(feng) 豔麗(li) 表示。

  20日,在巨野縣太平鎮興(xing) 邦現代化智能養(yang) 鴨基地,記者看到,基地每一棟鴨舍都有一個(ge) 總控室,溫度、濕度、投料、喂水、空氣質量等全部通過終端采集數據,再由總控室自動調控。該基地負責人張文林正在給鴨子投喂飼料,他負責基地30多棟鴨舍110萬(wan) 隻肉鴨的日常管理。

  張文林表示,得益於(yu) 巨野縣的大力支持,基地全智能化設備不僅(jin) 可以節省大量人工和時間,還可以避免抓鴨過程中對鴨子的損傷(shang) ,提高鴨子的成品率。基地年可出欄肉鴨2500萬(wan) 隻。

  巨野縣還采用“公司+合作社+養(yang) 殖戶”“公司+養(yang) 鴨專(zhuan) 業(ye) 村+養(yang) 殖戶”的養(yang) 殖模式,在全縣建起了80多個(ge) 肉鴨養(yang) 殖場,帶動巨野及周邊縣區養(yang) 殖戶2800多戶受益,從(cong) 業(ye) 人員3000餘(yu) 人。養(yang) 殖能力的大幅提升,不僅(jin) 提高了肉鴨宰殺能力,而且還不斷推進產(chan) 業(ye) 鏈向下遊延伸。

  在巨野源泉食品有限公司的屠宰加工車間,新投入使用的宰殺流水線幹淨整潔,一排排活鴨被整齊地掛在流水線上,經過脫毛、開膛、分割等一係列無菌化操作工序後,被送入冷凍車間,再經真空包裝遠銷上海、杭州、蘇州、廣州、南昌、深圳等全國20多個(ge) 大中城市。2021年,公司還積極開辟國際市場,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

  “我們(men) 公司生產(chan) 的鴨產(chan) 品品種達130多個(ge) ,目前已與(yu) 俄羅斯等‘一帶一路’國家開展貿易合作,每年出口量1000餘(yu) 噸。”山東(dong) 源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德聽說,目前,公司建有肉鴨屠宰生產(chan) 線、真空包裝肉製品生產(chan) 線、鴨毛烘幹生產(chan) 線、標準化汙水處理廠、食品化驗室、萬(wan) 噸低溫儲(chu) 藏庫及冷鏈物流設施,從(cong) 屠宰分割,到冷藏儲(chu) 存、熟食加工,再到鴨羽絨加工,一隻肉鴨可創造100元的產(chan) 值,每年可生產(chan) 深加工鴨類肉製品2萬(wan) 噸。

  據悉,2022年,巨野縣孵化商品肉鴨1.4億(yi) 隻,年出欄肉鴨近3000萬(wan) 隻,年屠宰能力6000萬(wan) 隻,已建立起肉鴨種鴨養(yang) 殖、孵化、育肥、宰殺、熟食加工等全產(chan) 業(ye) 鏈,年總產(chan) 值達百億(yi) 元。(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