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有效拓寬融資渠道
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有效拓寬融資渠道
激發民間活力 拉動基建投資(經濟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2023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yi) 重大。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wan) 緒,要從(cong) 戰略全局出發,從(cong) 改善社會(hui) 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ju) 目張做好工作。本版今起推出“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係列報道,關(guan) 注各地各部門全力以赴穩預期、增信心的探索實踐。
——編 者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hui) 投資,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yu) 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如何發揮投資的關(guan) 鍵作用?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引導社會(hui) 資本投向,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在穩增長、優(you) 結構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目前PPP投資成效如何?未來如何進一步增強PPP對投資的拉動力?記者進行了采訪。
注入動力,助推基礎設施建設趨勢明顯
高山峽穀中傳(chuan) 來巨大的機器轟鳴聲,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作為(wei) 國內(nei) 第一批12個(ge) PPP試點重大水利項目之一,該項目建成後將結束阿克蘇河流域無山區控製性調節水庫的曆史,對優(you) 化塔裏木河流域水資源配置、消除洪旱災害,促進社會(hui) 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9%,增速比前10月加快0.2個(ge) 百分點,連續7個(ge) 月回升。
基礎設施建設是穩投資的重要抓手之一,PPP已日益成為(wei) 拉動基礎設施投資的重要力量。自2014年成立至今年10月末,已開工建設重大項目1252個(ge) 、投資額3.9萬(wan) 億(yi) 元,投資額占全部開工建設項目的35%。
近年來,PPP對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一步發力。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末,累計入庫重大項目投資額1.9萬(wan) 億(yi) 元,占此階段所有入庫項目的48%;開工重大項目投資額2.3萬(wan) 億(yi) 元,占此階段所有開工項目的42%。其中,今年前10月,新入庫重大項目92個(ge) 、投資額3782億(yi) 元。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吳衛星分析,從(cong) 數據變化趨勢看,中西部地區新增項目多,交通運輸和市政工程等項目較多。此外,新入庫項目相當一部分是“兩(liang) 新一重”項目以及明確服務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綠色發展和民生的項目。“這樣的分布特點有助於(yu)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也有助於(yu) 服務經濟社會(hui) 長期可持續發展。”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認為(wei) ,鼓勵以PPP模式推進基建,不僅(jin) 可以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杠杆作用,穩定和擴大有效投資,還能緩解地方債(zhai) 務壓力,為(wei) 對衝(chong) 經濟下行影響、穩住經濟大盤提供重要支撐。
統計顯示,今年10月PPP新入庫項目中,“兩(liang) 新一重”38個(ge) ,投資額1277億(yi) 元,占當月新入庫項目的85%。
吳衛星認為(wei) ,新基建相較於(yu) 傳(chuan) 統基建更加重視數字化、智能化,統一高效規範的PPP市場機製有助於(yu) 將我國相對發達地區在5G、軌道交通等領域已經積累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迅速向全國推廣,提高社會(hui) 資本投資積極性,促進我國企業(ye) 在相關(guan) 領域的創新發展。
政策支持,提高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積極性
今年以來,利好PPP的政策接連出台——
中辦、國辦在有關(guan) 推動城鎮化建設、盤活存量資產(chan) 等意見中,均明確提出要規範有序推廣PPP模式;財政部發文明確,采取多種方式支持生態環境領域PPP項目;水利部發文明確,積極推進水利基礎設施PPP模式發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下發通知表示,將鼓勵采用PPP模式支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在各領域擴大投資的“頂層設計”中,可供PPP大展拳腳的領域都在不斷拓展。
近期,概算總投資109億(yi) 元的甬舟高速公路複線金塘至大沙段工程PPP項目,獲得農(nong) 發行投放的農(nong) 發基礎設施基金5.75億(yi) 元支持;四川天府國際機場資陽臨(lin) 空經濟區產(chan) 業(ye) 新城PPP項目獲得國家開發銀行四川分行投放的國開基礎設施基金3000萬(wan) 元。
作為(wei) 穩增長政策的重要內(nei) 容,上半年國務院向政策性開發性銀行新增8000億(yi) 元信貸額度、新設3000億(yi) 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後續又追加3000億(yi) 元以上金融工具額度。各地不少PPP項目申請此項基金,用於(yu) 彌補政府方或社會(hui) 資本方資本金的缺口,同時項目還可申請優(you) 惠配套貸款。
財政部PPP中心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隨著下半年財政資金、社會(hui) 資本投資等持續到位,目前多地密集開工一批重大項目。比如,8月8日,總投資427億(yi) 元的本桓、淩綏高速公路項目開工建設;9月15日,重慶軌道交通5A線(富華路—跳蹬南)PPP項目進入鋪軌階段,總投資180億(yi) 元;11月2日,甬舟鐵路(浙江寧波至舟山)全線開工,建成後將成為(wei) 目前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最大跨度的公鐵合建橋梁……各地搶抓施工旺季窗口期,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穩增長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總體(ti) 規模合理適度,能夠有力配合銜接形成組合效應,使PPP項目獲得合理現金流有了堅實基礎。”吳衛星認為(wei) ,在落實新一輪穩投資政策過程中,相關(guan) 部委著力解決(jue) 重大項目用地等要素保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有利於(yu) 提高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PPP項目的積極性。
董煜表示, 穩增長一攬子政策措施為(wei) PPP帶來新機遇。“財政金融支持力度明顯加大,特別是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為(wei) PPP項目提供了有力支持;與(yu) 此同時,允許更多公共領域引入社會(hui) 資本,如遙感衛星、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保護等,為(wei) 社會(hui) 資本提供了更多選擇,極大拓展了PPP的發展前景和應用場景。”
強化管理,守牢風險底線
既要快馬加鞭,也要拽穩韁繩。必須牢牢守住風險底線,進一步推動PPP規範發展、陽光運行。
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全國2763個(ge) 有PPP項目在庫的行政區中,2729個(ge) 行政區PPP項目合同期內(nei) 各年度財政承受能力指標值均在10%紅線以下,34個(ge) 超10%的行政區已停止新項目入庫,財政支出責任總體(ti) 處於(yu) 安全區間。
日前,財政部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動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PPP)規範發展、陽光運行的通知》,從(cong) 做好項目前期論證、推動項目規範運作、嚴(yan) 防隱性債(zhai) 務風險、保障項目陽光運行等方麵進一步規範PPP發展路徑。
通知要求,規範開展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壓實項目庫管理責任;完善項目績效管理,強化項目履約管理;加強項目合同審核,規範項目預算管理;強化財政承受能力動態監測,強化信息公開監督管理。“將繼續把好入庫、退庫等關(guan) 口,做好項目信息公開,提高市場透明度。”財政部PPP中心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要持續強化管理,守住不增加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的底線和財政承受能力10%的紅線。同時,推動修訂現行PPP管理製度,完善稅收、土地、資產(chan) 管理、產(chan) 權交易、爭(zheng) 議解決(jue) 機製等配套政策,構建PPP統一大市場。”
“通知針對各地PPP實踐中存在的難點痛點,做出了清晰的政策指引。”吳衛星認為(wei) ,PPP項目往往具有資金體(ti) 量大、運營及回報周期長的特點,需要在政府支持下進一步有效發揮市場機製作用,以保障長期資金來源,“通知強調‘公平、公正、公開’原則,鼓勵國有企業(ye) 、民營企業(ye) 、外資企業(ye) 等各類市場主體(ti) 作為(wei) 社會(hui) 資本方平等參與(yu) PPP項目;強調政府方應帶頭誠信履約,維護良好營商環境,不得以拖延竣工驗收時間、延遲績效考核等方式,拖欠政府付費;要求開展穿透管理,防止內(nei) 幕交易、關(guan) 聯交易,防止政企權責不清和地方保護主義(yi) 等。這些指引有利於(yu) PPP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PPP作為(wei) 落實穩經濟政策的重要工具抓手,要加快融資模式創新。財政部PPP中心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支持探索PPP與(yu) EOD(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融合、PPP資產(chan) 證券化等工作,拓寬融資渠道;精準有序儲(chu) 備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動項目簽約落地、開工建設,形成實物工作量,支持有效投資穩大盤。(人民日報 記者 曲哲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