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創新推動家政進社區,解決家庭“後顧之憂”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家政進社區的指導意見》(下文簡稱《指導意見》),確立了到2025年,全國基本實現社區家政服務能力全覆蓋,推動家政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進一步增加,消費規模進一步擴大,服務品質進一步提升的發展目標。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緊緊抓住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的需求出發,目前家政服務還存在短板和弱項,廣大居民還有一些實際感受上的“痛點”。要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為(wei) 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指導意見》提出的具體(ti) 措施,可謂亮點不少。其中,服務好“一老”和“一小”,是家政服務的難點和關(guan) 鍵。針對孩子與(yu) 老人的迫切需求,結合當下家政服務的實際情況,《指導意見》提出了諸多創新辦法,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鼓勵家政企業(ye) 與(yu) 社區托育機構合作,大力發展符合社區家庭需求的上門居家嬰幼兒(er) 照護服務。當前,嬰幼兒(er) 照護難是嬰幼兒(er) 家庭普遍關(guan) 注的問題。傳(chuan) 統市場上,嬰幼兒(er) 照護服務常存在收費高、服務標準不統一、發生糾紛解決(jue) 難等問題,嬰幼兒(er) 家庭與(yu) 照護服務機構的信任機製未能充分形成。隨著嬰幼兒(er) 家庭的托育服務需求日益增長,探索社區公共托育服務模式,有利於(yu) 實現“可獲得、付得起、有質量”的普惠性托育,推動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hui) 。
再如,鼓勵家政企業(ye) 依法開辦社區長者飯堂,為(wei) 居家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多樣化的上門送餐服務。老年人的飲食需求存在特殊性,一方麵,需要盡可能方便、實惠,另一方麵,老年人也要吃得可口、吃得健康,尤其要確保守住食品安全質量的底線。社區長者飯堂製作契合老年人需求的低油、低鹽菜品,並以平價(jia) 模式推廣,更容易受到老年人的歡迎,經得起市場的檢驗。
在推動家政服務網點進社區方麵,《指導意見》給出了實實在在的支持措施。其中,包括有條件的地區可減免家政網點租賃費用,租賃場地不受用房性質限製,水電等費用繳納沿用居民價(jia) ,推動家政企業(ye) 嵌入現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這些實實在在的扶持辦法,有利於(yu) 降低家政企業(ye) 的運營成本,讓社區居民獲得真正的實惠。
當然,檢驗家政進社區成功與(yu) 否的標準,最終要看廣大群眾(zhong) 尤其是家政服務的核心需求人群滿不滿意。在推動家政企業(ye) 與(yu) 社區合作時,有關(guan) 部門和基層社區不能違背市場規律,要堅持開放原則和優(you) 中選優(you) ,努力引進真正優(you) 質的家政服務,防止個(ge) 別家政機構獲得社區公共資源以後,卻不作為(wei) 、少作為(wei) ,陷入居民“用腳投票”、門庭冷落的尷尬。
(央視新聞客戶端 文|王鍾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