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警務更智慧 服務更高效
警務更智慧 服務更高效(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清晨,街上的店麵還沒開張,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區分局蘇坡派出所民警羅義(yi) 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巡邏工作。沒走幾步,他便遇上了穿著誌願者紅背心“巡邏”的居民沈小麗(li) 。
兩(liang) 人所在的清水路苑小區居住著3萬(wan) 餘(yu) 人,過去治安狀況不佳。隨著小區智慧安防體(ti) 係建成、智慧警務等舉(ju) 措落地,清水路苑小區如今已大不一樣。
近年來,成都市公安局著力打造立體(ti) 化、信息化、現代化社會(hui) 治安防控體(ti) 係。2022年,全市違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21.2%,刑事案件破案數同比上升28.4%,電信網絡詐騙發案實現同比、環比“雙下降”,群眾(zhong) 安全感、滿意度顯著增強。
做細做實網格防控
動員群眾(zhong) 參與(yu) 共建
清水路苑小區是安置小區,居民來自重慶、四川、貴州、雲(yun) 南等省份。生活習(xi) 慣各異使得居民之間常常發生矛盾糾紛,人口流動量大又增加了治理難度。“派出所警力有限,小區沒有圍牆、缺少監控,一旦案發,破案的難度很大。”羅義(yi) 說。
為(wei) 降低風險隱患,成都市公安局大力推進平安智慧小區建設。清水路苑小區引入了人臉識別係統,商鋪市場、街頭巷尾也全部完善監控係統,並通過雲(yun) 平台與(yu) 派出所共享。目前,成都市已有4000餘(yu) 個(ge) 小區完成智慧安防建設改造。同時,成都公安完善快速響應機製,在街麵梯次布防派出所網格化巡組等巡防勤務單元300餘(yu) 組,織密全域覆蓋、重點突出的專(zhuan) 業(ye) 專(zhuan) 職巡邏防控網。
對身邊的變化,沈小麗(li) 和鄰居們(men) 看在眼裏,“社區治理,我們(men) 居民也要盡一份責任。”小區裏的老黨(dang) 員積極參加誌願活動,中老年人組成了糾紛聯調隊,把矛盾衝(chong) 突化解在萌芽狀態;年輕人加入夜跑聯防隊,社區有了更穩定的夜間巡守力量。“大夥(huo) 心裏覺得光榮,幹得也有勁兒(er) 。”沈小麗(li) 笑著說。
目前,成都已統籌4萬(wan) 餘(yu) 名警力、1.5萬(wan) 名網格員、2.8萬(wan) 名綜治隊員、37萬(wan) 餘(yu) 名誌願者力量參與(yu) 平安成都建設,培育了“天府義(yi) 警”“春熙孃孃”等一大批平安共建品牌。
加強數據資源共享
高效排查治安隱患
今年8月5日,康先生一家帶著錦旗來到成都邛崍公安局刑事偵(zhen) 查大隊,感謝公安機關(guan) 偵(zhen) 破的一起涉案資金達390餘(yu) 萬(wan) 元的特大網絡詐騙案件。
“對方發來投資交易成功的到賬截圖,本金和收益卻遲遲收不到。”今年3月,康先生經人介紹,向一微信名為(wei) “唐劍”的好友轉賬進行網絡投資,後發現上當受騙。他焦急地向警方報案,反詐中心立即啟動核查機製,判明這是有預謀的團夥(huo) 電信詐騙。
“我們(men) 馬上采取技術手段偵(zhen) 查,追贓挽損還有希望。”邛崍市公安局反詐民警蔣曦瑤立即與(yu) 同事們(men) 緊鑼密鼓展開工作。梳理案件信息、追蹤資金流向……陳某等4名嫌疑人的“畫像”很快清晰。專(zhuan) 案民警掌握全部人員的活動軌跡後,兵分多路集中布控抓捕。5月14日,成功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追回被騙資金。
近年來,成都公安以健全完善“全警反詐”機製為(wei) 抓手,率先成立省市一體(ti) 化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同時推動全市23個(ge) 縣(市、區)成立反詐中心。省市縣三級反詐中心聯動運行、整體(ti) 作戰,成功發揮合力。今年1—10月,成都市電信詐騙立案、受損金額分別同比下降8.7%、14.9%,凍結涉詐資金13.1億(yi) 元,勸阻18.5萬(wan) 人,挽回經濟損失7.9億(yi) 元。
高效有力的信息化平台是反詐工作的基礎。成都公安搭建了集網絡安全實時監測、通報預警、事件處置等11項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綜合作戰平台,有針對性地納入老年人等人群的社交網絡,大幅提高勸阻準確性、時效性。此外,成都公安還緊盯行業(ye) 安全風險,以信息技術優(you) 勢整合行業(ye) 監管平台,陸續完善了“危爆物品監管”“公共交通安全管理”“經濟金融領域風險嗅探”等5個(ge) 功能模塊。實時監測各行業(ye) 相關(guan) 數據的異常波動,進而實現數據共享、隱患共排、事件共處。
及時回應群眾(zhong) 訴求
提升協同處置效率
“欠我們(men) 3萬(wan) 多元工資為(wei) 什麽(me) 不發?”“整個(ge) 工程結束以後一並結算。”今年8月,成都市高新區新川派出所接到群眾(zhong) 報警,稱某工地上發生一起衝(chong) 突。民警王鵬趕到現場時,雙方正在爭(zheng) 吵。
一番勸導,雙方消了氣,但在欠薪問題上仍各執一詞、互不退讓。“解決(jue) 欠薪問題,僅(jin) 靠警方很難做到。衝(chong) 突製止了,問題還在那擺著,矛盾很可能升級。”王鵬坦言,以前他沒少因類似的非警務警情憂心。
打開“警令”APP,王鵬將情況上報,報警服務台則將該警情聯動至12345市長熱線。沒多久,接到派單的社區和勞動部門工作人員加入調解,最終工地方答應將所欠工資結清。“現在打通了110與(yu) 12345的對接聯動渠道,有助於(yu) 化解矛盾糾紛,我們(men) 也提高了工作質效。”王鵬說。
如何解決(jue) 分級接警分流不暢、平台孤立數據分散的難題,緩解非警務警情占用警力資源、提升協同聯動處置效率,考驗著一個(ge) 城市的治理智慧。近年來,成都公安大力推進智慧公安建設:公安大數據基座分階段有序成型,自主可控的警務雲(yun) 平台和一體(ti) 貫通的大數據資源池也搭建完畢,各類群眾(zhong) 訴求一鍵流轉、實時響應。
“非警務警情由市局110平台分流至12345平台,自上而下向責任縣(市、區)和市級部門分流、督辦。”成都市公安局信通處信息應用科副科長薑淮韜介紹,大數據平台會(hui) 實時排查民意熱點、風險隱患、矛盾問題,為(wei) 政府各部門履職、決(jue) 策提供支撐。
本報記者 王明峰 李凱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