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取得巨大成效
本報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齊芳)中國科學院27日發布資源環境領域係列研究報告。報告顯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湖泊、濕地、山地、西北幹旱區、東(dong) 部超大城市群的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巨大成效。
此次發布的係列研究報告共有五本,分別是《中國湖泊生態環境研究報告》《中國濕地研究報告》《中國山地研究與(yu) 山區發展報告》《中國西北幹旱區水資源與(yu) 生態環境研究報告》和《中國東(dong) 部超大城市群生態環境研究報告》。
《中國湖泊生態環境研究報告》結論顯示:我國可利用湖庫淡水資源總量顯著增加,湖庫對飲用水安全保障的作用更加凸顯;大部分湖泊透明度上升,湖泊富營養(yang) 化得到明顯遏製;重要湖泊生物多樣性水平穩步提升。
《中國濕地研究報告》結論顯示:我國濕地麵積整體(ti) 呈現恢複態勢,保障我國水安全的作用更加明顯;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濕地碳匯功能顯著提升;濕地合理利用模式不斷創新,保護體(ti) 係日趨完善,恢複技術體(ti) 係基本形成。
《中國山地研究與(yu) 山區發展報告》結論顯示:我國山地生態安全屏障骨幹體(ti) 係基本建成,水土流失防治卓有成效;建成了高效的山地災害防控體(ti) 係,山地災害減災成效顯著;山區脫貧攻堅戰取得曆史性勝利,山區產(chan) 業(ye) 結構得到顯著優(you) 化,現代化進程穩步推進。
《中國西北幹旱區水資源與(yu) 生態環境研究報告》結論顯示:我國西北幹旱區水資源節約利用成效顯著,用水效率不斷提高;節水灌溉麵積不斷擴大,農(nong) 業(ye) 水生產(chan) 效率顯著提高;地表水體(ti) 麵積擴大,水質向好發展,水環境容量顯著增加。
《中國東(dong) 部超大城市群生態環境研究報告》結論顯示: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個(ge) 城市群生態用地質量穩中有升,生態係統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大氣環境和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汙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汙水處理、固廢處置和建成區綠地建設等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城市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持續增強。
據介紹,這些報告是中國科學院組織相關(guan) 院屬單位,充分發揮建製化隊伍優(you) 勢與(yu) 學科積累優(you) 勢,在長期係統性工作基礎上形成的。各報告科學分析和揭示了上述生態係統和區域的長期生態環境變化情況,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變化狀況,並提出了生態環境保護建議。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濤表示,中國科學院將聚焦主責主業(ye) ,在資源環境領域取得更多成果支撐美麗(li) 中國建設,在更多科技領域展現新作為(wei) 、取得新成就,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