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連續8年豐產……回眸2022,十組數據看亮點
回眸2022,十組數據看亮點
2022年,國際環境風高浪急,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對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來說,這是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的一年。
星光不負趕路人。回首這一年,經濟社會(hui) 領域取得許多難能可貴的成績。中國糧食連續8年豐(feng) 產(chan) ,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創下新高,城鎮老舊小區換了新顏,5G網絡“縣縣通”,數字經濟持續領先全球……一起透過十組數據來看亮點。
超1.3萬(wan) 億(yi) 斤:中國糧食“8連豐(feng) ”
山東(dong) 省菏澤市牡丹區皇鎮街道收購站內(nei) ,糧食收購正忙。“今年糧價(jia) 不錯,農(nong) 戶售糧積極性比較高,我們(men) 收購點已收購秋糧超2000噸。”收購站負責人說。
這一年,各地有力克服北方罕見秋汛導致冬小麥晚播、局部發生疫情和南方持續高溫幹旱等不利因素影響,全年糧食實現增產(chan) 豐(feng) 收。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chan) 量13730.6億(yi) 斤,比上年增加73.6億(yi) 斤,增長0.5%,糧食產(chan) 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
夏糧、早稻、秋糧均實現增產(chan) 。其中,全國夏糧產(chan) 量為(wei) 2948.1億(yi) 斤,比上年增加28.9億(yi) 斤;早稻產(chan) 量為(wei) 562.5億(yi) 斤,增加2.1億(yi) 斤;秋糧產(chan) 量為(wei) 10220億(yi) 斤,增加42.5億(yi) 斤。
產(chan) 量增,麵積也在增。各地通過退林還田、間套複種、農(nong) 田連片整治等方式,挖掘麵積潛力。2022年,全國糧食播種麵積17.75億(yi) 畝(mu) ,比上年增加1051.9萬(wan) 畝(mu) ,增長0.6%。
“2022年,全國糧食再獲豐(feng) 收,為(wei) 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提供了有力支撐,為(wei) 應對複雜嚴(yan) 峻國際環境、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奠定了堅實基礎,為(wei) 穩定全球糧食市場和食物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國家統計局農(nong) 村司司長王貴榮說。
超1000億(yi) 件:快遞“遞”出經濟韌性
12月1日,國家郵政局大數據平台顯示,2022年中國快遞業(ye) 務量正式突破1000億(yi) 件,比2021年提前7天。
中國的快遞網絡,單程超過4300萬(wan) 公裏、網點超41萬(wan) 處、日均服務近7億(yi) 人次。快遞業(ye) 克服種種困難,提前實現千億(yi) 件目標,既體(ti) 現行業(ye) 發展,更彰顯經濟韌性。
小小快件,連接千城百業(ye) 、暢通供需兩(liang) 端。今年以來線上消費需求持續釋放。1—11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4%,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wei) 27.1%。今年“雙11”期間,快遞包裹處理量超42億(yi) 件,日均處理量超3.8億(yi) 件,是日常業(ye) 務量的1.3倍。
1000億(yi) 件快遞,日均3億(yi) 件,其中有1億(yi) 件在農(nong) 村地區進出。目前,全國建製村快遞服務覆蓋率已達90%。隨著物流體(ti) 係和商業(ye) 設施不斷完善,越來越多工業(ye) 品進入鄉(xiang) 村、更多農(nong) 特產(chan) 品流向全國大市場,鄉(xiang) 村消費活力進一步釋放。
隨著元旦春節來臨(lin) ,快遞又將迎來傳(chuan) 統旺季。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業(ye) 務研究三部副主任王嶽含說,前期投入帶來的能力提升,將推動快遞業(ye) 在暢通經濟循環與(yu) 支撐實體(ti) 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
5.2萬(wan) 個(ge) :城鎮老舊小區換新顏
拆除違建、改造路麵、新增綠化、施畫停車位、牆體(ti) 保溫、加裝電梯……今年以來,許多地方老舊小區的麵貌煥然一新,居民生活質量也大大提升。用一些居民的話來講:老舊小區“改”出幸福生活,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級”。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21萬(wan) 個(ge) ,惠及居民859.25萬(wan) 戶,按小區數計開工率為(wei) 101.7%,其中25個(ge) 省份的開工小區數、戶數均超過或達到計劃任務。
“麵子”更靚,“裏子”更實。據統計,今年前10月,規整和更新改造水電氣熱信等老舊管線5.16萬(wan) 公裏,加裝電梯1.23萬(wan) 部,增設停車位61.96萬(wan) 個(ge) ,電動汽車充電樁2.07萬(wan) 個(ge) ,增設養(yang) 老、托育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5694個(ge) 。各地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解決(jue) 了不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既惠民生擴內(nei) 需,又推動了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
數據顯示,這十年,全國累計開工改造老舊小區超過16萬(wan) 個(ge) ,惠及居民超過2800萬(wan) 戶。據住建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時期,將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約21.9萬(wan) 個(ge) 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有您家嗎?
超90%:新建綠色建築麵積占比提升
借助“光儲(chu) 直柔”技術,將建築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產(chan) 生的電能儲(chu) 存起來並實現柔性使用,幫建築多省電;房屋經過節能改造,冬季室溫提升3至5攝氏度,夏季降低2至3攝氏度,讓居住更舒適。還有遮陽百葉根據陽光強弱和氣候條件調整角度,回收裝置將雨水通過沉降轉為(wei) 綠化澆灌用水,屋頂小花園改善局部小氣候……我們(men) 身邊的建築正在變“綠”變“聰明”。
從(cong) 綠色建築到綠色建材,再到大力發展綠色建造方式,目前中國已全麵實現新建建築節能,特別是綠色建築發展迅速,成效顯著。
住建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國新建綠色建築麵積占新建建築的比例已經超過90%,全國新建綠色建築麵積已經由2012年的400萬(wan) 平方米增長至2021年的20多億(yi) 平方米。
此外,獲得綠色建築標識項目累計達到2.5萬(wan) 個(ge) 。2134個(ge) 綠色建材產(chan) 品獲得認證標識,帶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協同發展,也使建築產(chan) 業(ye) 鏈拉長變寬。
住建部總工程師李如生說,將加大建築節能、綠色建築和綠色建造推廣力度,讓“中國建造”貼上綠色標簽。
4%:退休人員養(yang) 老金水平再上調
上漲4%——2022年,退休人員的養(yang) 老金再次迎來調整。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等部門的通知,從(cong) 2022年1月1日起,為(wei) 2021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yang) 老金的企業(ye) 和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yang) 老金水平,總體(ti) 調整水平為(wei) 2021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yang) 老金的4%。
養(yang) 老金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保障。盡管受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疫情影響,養(yang) 老金待遇仍持續提高,既體(ti) 現國家對民生的高度重視,也將實實在在助力“老有所養(yang) ”。
經過多年改革完善,中國養(yang) 老保險事業(ye) 快速發展,製度運行更加穩健,基金更可持續,為(wei) 確保養(yang) 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積累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人社部方麵介紹,養(yang) 老保險基金當期能平衡、累計有結餘(yu) 、長遠有儲(chu) 備。
2021年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金收入4.4萬(wan) 億(yi) 元,基金支出4.1萬(wan) 億(yi) 元,當期收支總體(ti) 平衡,略有結餘(yu) 。人社部8月發布的數據顯示,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yu) 5.1萬(wan) 億(yi) 元,有較強的保障能力。全國社保基金有超過2.6萬(wan) 億(yi) 元的戰略儲(chu) 備,中央層麵已劃轉國有資本1.68萬(wan) 億(yi) 元充實社保基金。人社部有關(guan) 負責人多次強調,能夠保證養(yang) 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超60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兩(liang) 旺
近日,在全國最大的汽車滾裝碼頭——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通碼頭,國產(chan) 品牌汽車排起長隊。這些剛生產(chan) 出來的新能源車正等待著發往世界各地。
與(yu) 此同時,比亞(ya) 迪、蔚來等品牌新能源汽車成功登陸德國、荷蘭(lan) 、瑞典、丹麥等地,自主品牌實現對歐美等市場出口全麵突破。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1—11月中國汽車累計出口量為(wei) 278.5萬(wan) 輛,同比增長55.3%。其中新能源汽車表現亮眼。2019年至2022年前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從(cong) 7萬(wan) 輛躍進至59.3萬(wan) 輛,占汽車出口總量從(cong) 7%攀升至21%。
中國新能源汽車充分發揮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鏈與(yu) 供應鏈完備、新能源動力電池與(yu) 智能網聯技術先進等優(you) 勢,在全球新能源汽車貿易中占據愈發重要的地位,並逐漸成為(wei) 中國汽車工業(ye) 走出去的“新錨點”。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625.3萬(wan) 輛和606.7萬(wan) 輛,同比均增長1倍。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副總工程師許海東(dong) 認為(wei) ,經過國家多年的政策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呈現領先局麵。隨著中國汽車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的提升,中國車企正自信地往外走,這也將在未來支撐中國汽車出口的長期增長。
近9000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活力足
寧波歐菱電梯配件有限公司深耕電梯門係統領域,服務國內(nei) 外400餘(yu) 家電梯製造商,自2010年起,保持每年遞交4項專(zhuan) 利申請;
北京融信數聯科技有限公司多年專(zhuan) 注研發多源數據融合分析技術,已積累多項核心知識產(chan) 權,公司發展不斷躍上新台階……
它們(men) 都是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近年來,在一係列政策舉(ju) 措推動下,中國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發展隊伍不斷壯大。以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為(wei) 例,自2019年6月認定第一批248家,截至目前已認定4批共計8997家,平均每家企業(ye) 持有的有效發明專(zhuan) 利量達到15.7項,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已成為(wei) 先進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
2021年,中國製造業(ye) 增加值全球占比接近30%,在5G、輸變電軌道交通、工程機械、新能源汽車、家用電器等多個(ge) 行業(ye) 形成了一批國家名片,也培育出一批產(chan) 品品質過硬、實力突出的中小企業(ye) 。
“中小企業(ye) 強,地區經濟才會(hui) 強;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多,發展質量才會(hui) 高。”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lan) 說,將進一步完善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梯度培育體(ti) 係,讓“小樹苗”成長為(wei) “小巨人”,讓“小巨人”成長為(wei) “參天大樹”。
220多萬(wan) 個(ge) :5G網絡“縣縣通”
借助電商直播,陝西柞水縣金米村的“小木耳”暢銷全國各地;發力線上推廣,浙江淳安縣下薑村的特色旅遊風生水起;透過智慧雲(yun) 課堂,貴州畢節的山裏娃跟城市孩子一起上課……持續延展的信息網絡,正為(wei) 農(nong) 村發展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堅實支撐。
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正是農(nong) 村信息服務水平提升的生動寫(xie) 照。近日,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寬帶發展白皮書(shu) 2022》顯示,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獨立組網網絡,截至今年9月底,累計建成並開通5G基站222萬(wan) 個(ge) ,5G網絡在實現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覆蓋至全國所有縣城城區和重點鄉(xiang) 鎮鎮區,5G網絡實現“縣縣通”。
從(cong) 銅線到光纖,從(cong) 4G普及到5G商用,從(cong) 東(dong) 北雪原到青藏高原,從(cong) 黃土高坡到太行山區,中國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實現了農(nong) 村和城市“同網同速”。智慧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電商、遠程醫療……層出不窮的新業(ye) 態新模式在縣域鄉(xiang) 村地區廣泛興(xing) 起,正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超1億(yi) 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再增長
金沙江上遊,蘇窪龍水電站1號機組近日圓滿完成72小時試運行考核,正式投入商業(ye) 運行。這座金沙江上遊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的首座電站,總裝機容量120萬(wan) 千瓦,電站全麵投產(chan) 後,年發電量將達54億(yi) 千瓦時。
廣東(dong) 揭陽,國家電投揭陽神泉二海上風電項目全球商用最大單機容量11兆瓦風電機組實現並網發電,為(wei) 年底實現全容量並網投產(chan) 提供有力保障。神泉二項目是國內(nei) 首批平價(jia) 上網海上風電項目之一,將助力粵東(dong) 經濟低碳發展。
從(cong) 崇山峻嶺到汪洋大海,一個(ge) 個(ge) 可再生能源項目建成投產(chan) ,為(wei) 綠色發展增添動能。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全國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為(wei) 11369萬(wan) 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chan) 2815萬(wan) 千瓦,電力生產(chan) 延續綠色發展趨勢。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說,“十四五”期間,將推動可再生能源實現高質量躍升發展。在生產(chan) 方麵,優(you) 化發展方式,大規模開發可再生能源;在技術方麵,堅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可再生能源,持續鞏固提升中國可再生能源產(chan) 業(ye) 國際競爭(zheng) 力。
7.1萬(wan) 億(yi) 美元:數字經濟動能澎湃
機械手臂在智能車間內(nei) 精準執行工業(ye) “大腦”指令;無人駕駛零售車在產(chan) 業(ye) 園區“上崗執勤”;綜合性氣象探測儀(yi) 感知著天氣的細微變化;快遞包裹在雙層交叉帶分揀設備上被快速掃描分揀……當下,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加速融入工業(ye) 、能源、醫療、交通、教育、農(nong) 業(ye) 等行業(ye) ,數字經濟正迸發旺盛活力。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shu) (2022年)》顯示,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為(wei) 7.1萬(wan) 億(yi) 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工業(ye) 互聯網目前已全麵融入45個(ge) 國民經濟大類,產(chan) 業(ye) 規模邁過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
據測算,從(cong) 2012年至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從(cong) 11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超45萬(wan) 億(yi) 元,數字經濟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
在不少外媒眼裏,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正成為(wei) 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優(you) 勢。西班牙環球網站刊文稱“中國是世界上數字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麵對疫情帶來的變局,中國再次展示了其通過大規模數字變革作出迅速反應的能力。”
據了解,“十四五”時期,相關(guan) 部門將加強數字經濟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加快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助力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人民日報海外版 記者:李 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