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近鏡頭】外賣減塑、綠色建築、“風光水火氫儲(chu) 一體(ti) 化能源基地”、5G技術賦能網絡能效提升……11月12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27)的展區內(nei) ,中國企業(ye) 在節能減排方麵的好方法和新技術“登台亮相”,麵向全球展現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有生力量。
在COP27期間,中國正式提交《中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進展報告(2022)》,講述應對氣候變化的頂層設計,總結在工業(ye) 等重點領域控製溫室氣體(ti) 排放取得的新進展,以及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麵的新成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降低3.8%,比2005年累計下降50.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6.6%,單位GDP煤炭消耗顯著降低。
種種成績來之不易。作為(wei) 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麵臨(lin)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各種艱巨任務。盡管如此,中國仍采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wei) 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符合國情的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從(cong) 實施減汙降碳協同治理,到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從(cong) 有效控製重點行業(ye) 溫室氣體(ti) 排放,到提升生態係統碳匯能力,中國始終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實幹家和行動派。過去十年,中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平均6.6%的經濟增長,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還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碳市場、舉(ju) 辦了迄今為(wei) 止第一屆實現碳中和的冬奧會(hui) ……亮眼成績的背後,是切實有力的行動與(yu) 持之以恒的決(jue) 心。
作為(wei) 負責任的國家,中國不僅(jin) “辦好自己的事”,還積極推動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ti) 係,助力《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巴黎協定》的務實履行。
截至2022年7月,中國已與(yu) 38個(ge) 發展中國家簽署43份氣候變化合作文件,為(wei) 120多個(ge) 發展中國家培訓約2000名氣候變化領域的官員和技術人員,以共建低碳示範區、開展能力建設培訓等多種方式,盡己所能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與(yu) 各國分享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智慧。(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