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東西問丨短評:為何說人權思想在中國源遠流長?

發布時間:2023-01-03 11:1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月2日電 題:為(wei) 何說人權思想在中國源遠流長?

  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19世紀,經曆過紛飛戰火的列夫·托爾斯泰寫(xie) 下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時移世易,人類對於(yu) 幸福的向往仍是相似的,各國通向幸福的道路卻各具特色。

  作為(wei) 14億(yi) 人口的泱泱大國,中國何以在短短幾十年間擺脫絕對貧困,實現人權事業(ye) 不斷進步?五集大型電視政論片《新時代中國人權》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的“幸福密碼”。

  通過保障所有人的人權,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權利,優(you) 先保障生存權、發展權等,中國走出了一條順應時代潮流、適合本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在當代中國人權保障不斷進步的背後,積澱著中華文明深處對人的關(guan) 懷,回望5000多年文明史可知,人權思想在中國源遠流長。

  先秦時期,道家講“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wei) 心”,儒家言“古之為(wei) 政,愛人為(wei) 大”,墨家倡“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東(dong) 漢佛教傳(chuan) 入,逐漸演化出“無緣大慈、同體(ti) 大悲”思想。及至唐宋,朱熹進一步提出“國以民為(wei) 本,社稷亦為(wei) 民而立”,張載名言“為(wei) 天地立心,為(wei) 生民立命”更成為(wei) 千年來中國無數有識之士的畢生追求。明末清初,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發出“天下為(wei) 主君為(wei) 客”的呼籲,這一堪稱中國版“人權宣言”的文獻,較盧梭《民約論》更早百年;1948年,在中國代表張彭春的建議下,《世界人權宣言》融入良心、仁愛、忠恕、包容等中華傳(chuan) 統思想,這部人類曆史上第一部國際性權利法案由此成為(wei) 凝結東(dong) 西方文明智慧的經典。

  近一百年前,胡適在《我們(men) 走那條路?》中提出,中國“要鏟除打倒的是貧窮、疾病、愚昧、貪汙、擾亂(luan) 五大仇敵”。此後,如何戰勝這“五大仇敵”成為(wei) 貫穿中國走向現代化的一道難題,同時也是檢驗中國人權發展的參考係。

  如《新時代中國人權》片中所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自成立之日起就高舉(ju) 起“爭(zheng) 民主、爭(zheng) 人權”的旗幟,鮮明宣示了救國救民、爭(zheng) 取人權的主張。在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共牢牢把握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的初心使命,促使中國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和其他各項基本權利保障不斷向前推進。在此過程中,中共把馬克思主義(yi) 人權觀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在總結中國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成功經驗的同時,借鑒人類優(you) 秀文明成果,形成了尊重人權、保障人權、發展人權的中國特色,豐(feng) 富了人類人權文明新形態。

  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人類發展指數(HDI)從(cong) 1990年的0.501躍升至2018年的0.758,增長逾50%,標誌著中國成為(wei) 自1990年UNDP在全球首次測算HDI以來,唯一從(cong) “低人類發展水平”躍升到“高人類發展水平”的國家。

  另一個(ge) 生動案例是,新中國成立前,生活在雲(yun) 南深山的獨龍族還過著結繩記事、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hui) 生活,每逢大雪封山便成為(wei) 與(yu) 世隔絕的孤島。隨著脫貧攻堅力度不斷加大,6.68公裏的特長隧道穿越高黎貢山,使天塹變通途,獨龍族宣告整族脫貧。在中國人權事業(ye) 的不斷發展中,“一躍千年”的奇跡已從(cong) 想象照進現實。

  回看胡適當年的困惑,不難發現,今日之中國已找到那條正確的路。“人權保障沒有最好,隻有更好”,沿著這條道路前進,中國的人權事業(ye) 將繼續發展,也將為(wei) 豐(feng) 富人類文明多樣性、推進世界人權事業(ye) 發展作出新貢獻。(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