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使用不當或有風險!如何科學認識治療新冠的抗病毒藥物?

發布時間:2023-01-03 11:08: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1月8日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就將從(cong) “乙類甲管”調整為(wei) “乙類乙管”。而隨著不少城市陸續經曆新冠病毒感染高峰,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也從(cong) 防控感染轉向醫療救治。

  近期一些治療新冠的抗病毒藥物熱度很高,那麽(me) 真的有所謂的“特效藥”嗎?為(wei) 此,國家衛生健康委邀請相關(guan) 領域的專(zhuan) 家進行了解讀。

  如何科學認識治療新冠的抗病毒藥物?

  專(zhuan) 家表示,病毒感染其實並沒有特效藥,目前市麵上所謂的“小分子特效藥”,它的機理主要是用來抑製病毒複製,減少對人體(ti) 免疫係統的攻擊,以此來控製病情發展,減少轉為(wei) 重症的風險。但這類藥物並不能根除病毒,而且抗病毒藥物隻適用於(yu) 特定人群。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童朝暉:病毒感染這麽(me) 多年沒有特效藥,有一些能夠抑製病毒複製、幹擾病毒複製的藥物要早用。大家可能知道有些最近出來的藥物要求5天以內(nei) ,其實最有效是2天以內(nei) 。所謂的2天和5天是因為(wei) 病毒剛進入人體(ti) ,剛開始複製的時候早用,這些藥物能幹擾病毒的複製,減輕病毒的載量,減少對人體(ti) 免疫係統的攻擊,再通過自身的抵抗力,減少向重型、危重型發展,它是這樣的機製。實際上如果一旦到了重症、危重症,病程肯定超過5天,因為(wei) 往往是頭三天病毒進入人體(ti) 複製,7天到10天達到高峰,所以說要是超過5天,比如到7天、10天的時候,進展為(wei) 重症,甚至危重症的時候,實際上這些抗病毒藥是沒有用的,是無效的。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 王貴強:我們(men) 還是強調在重症的高風險人群、輕型普通型使用有它的價(jia) 值,已經進入ICU的人群再使用就沒有效了,這已經是有數據的。還有在一些輕症的年輕人、沒有重症高風險的人群,使用這些藥也沒有看到收益。

  抗病毒藥物使 用不當會(hui) 出現哪些風險?

  專(zhuan) 家指出,使用這些抗病毒藥物要注意它的一些不良反應和副作用,一定要在專(zhuan) 業(ye) 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童朝暉:這些藥物,盡管是推薦高危人群早用有效,但是還得注意它的一些不良反應和副作用。特別應該注意它和其他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因為(wei) 大家知道得了新冠以後,特別是老人還有很多基礎病,還有很多其他藥物還要用,實際上和其它藥物都有一些相互作用。我們(men) 好多老百姓一聽“特效藥”,就給老人備點放在家裏,其實本人也不在家,老人就直接吃上了,也不會(hui) 去看說明書(shu) 也不懂專(zhuan) 業(ye) ,反而風險更高。要好好地看看說明書(shu) ,或者是要在專(zhuan) 業(ye) 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 王貴強:這些抗病毒藥物都有一定副作用,有些藥物是有藥物之間相互作用,像他汀類藥物就不能同時使用奈瑪特韋這類藥物,使用這類藥物以後就會(hui) 出現藥物之間相互作用,有些副作用出現。像有些肝腎功能嚴(yan) 重損害的病人,有時候要調整劑量,有時候還不能使用,所以是藥三分毒,所以一定是在醫生指導下來使用這類抗病毒藥。

  丙種球蛋白隻適用於(yu) 重症感染

  近日,靜脈注射用丙種球蛋白也遭到搶購,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介紹,丙種球蛋白適用於(yu) 重症感染,多用於(yu) ICU病房,普通人不要抱著囤藥的心理去搶購。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 王貴強:重症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人,在ICU的病人,我們(men) 建議可以使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這個(ge) 藥。這些藥物不適合在家裏使用,也沒有預防作用,我們(men) 強調還是在治療重症的時候使用這些藥物,並且這些藥物的使用也有時機,就是在炎症因子風暴等情況下使用才有效果,不建議大家在家裏備或者預防性使用。(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