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1.5毒株入境 如何築起免疫屏障
◎本報記者 張佳星
1月2日,“上海已監測到XBB.1.5毒株”衝(chong) 上熱搜。據美國媒體(ti) 報道,這一毒株此前一周在美流行率幾乎翻了一番,約占目前美國新發病例的41%。XBB.1.5已成為(wei) 美國新晉的“頭號毒株”。
據報道,上海監測到的XBB.1.5均為(wei) 境外輸入病例。隨著我國入境人員核酸檢測政策和隔離要求將在1月8日調整,這一毒株會(hui) 引發新一波感染高峰嗎?XBB.1.5在美國群體(ti) 免疫的背景下仍引發感染高峰,我國又該如何應對?
如果XBB.1.5進入我國社會(hui) 麵傳(chuan) 播,會(hui) 引發新一波感染高峰嗎?
“一個(ge) 變異毒株能不能戰勝現有毒株,要看它的傳(chuan) 播力是不是占據更明顯的優(you) 勢。”病毒學專(zhuan) 家、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yu) 技術學院院長童貽剛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XBB.1.5進入我國之後,會(hui) 與(yu) BF.7(或BA.5.2)有一段時間的抗衡過程,但在美國有傳(chuan) 播優(you) 勢的新毒株在我國會(hui) 不會(hui) 產(chan) 生同樣結果,現在無法確定。
“產(chan) 生第二波感染高峰要看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新毒株與(yu) 已流行毒株有多少相似之處,二是看當前群體(ti) 免疫水平如何。”童貽剛解釋,一方麵,盡管XXB.1.5是新亞(ya) 型,發生了關(guan) 鍵位點的變異,但人體(ti) 內(nei) 的中和抗體(ti) 不止針對病毒的一個(ge) 位點,病毒表麵存在大量的中和抗體(ti) 表位(位點),其他位點也可能被抗體(ti) 中和阻斷,從(cong) 而導致病毒無法感染人體(ti) 細胞,因此已流行毒株在人體(ti) 內(nei) 產(chan) 生的大量中和抗體(ti) 對新毒株仍具有一定的中和作用,這也可以說是交叉免疫保護。另一方麵,我國剛剛形成的感染高峰中,不少人通過感染形成的免疫力正處於(yu) 較高水平,由於(yu) 交叉免疫保護的作用,近期再次感染可能性不大。
美國相關(guan) 研究結果顯示,第一次感染與(yu) 第二次感染的間隔中位數為(wei) 191天。第二次感染和第三次感染間隔中位數時間為(wei) 158天。這一數據與(yu) 中和抗體(ti) 存在時間為(wei) 6個(ge) 月的說法基本吻合。
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團隊此前的研究也表明,接種疫苗後的感染者體(ti) 內(nei) 的抗體(ti) 對其他變異株也能產(chan) 生非常強的中和作用。張文宏認為(wei) ,混合免疫可以針對各種新的突變體(ti) 構築起免疫屏障。
盡管XBB.1.5未必會(hui) “踩到點上”,但不少專(zhuan) 家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第二波感染高峰仍會(hui) 出現。
“入境政策調整後,國外的各種毒株可能會(hui) 進來。”童貽剛說,新冠病毒客觀存在,它“試探性”的變異也持續存在,一旦一次變異逃避了大部分人體(ti) 內(nei) 的免疫屏障,並更容易結合ACE2受體(ti) ,它就有可能在一個(ge) 區域內(nei) 引發感染高峰。
猶如玩“躲避球”遊戲,新冠病毒在傳(chuan) 播中的變異一直在幫助自己躲開中和抗體(ti) 的“擊打”,命中細胞受體(ti) 的“靶心”。
“現在普遍認為(wei) ,新冠病毒的變異會(hui) 引發一波一波感染高峰。但其影響的人群範圍、地域範圍將有不斷縮小的趨勢。”童貽剛說,因為(wei) 即使新冠病毒變化再大,此前注射疫苗或者感染而激發的抗體(ti) 也會(hui) 有交叉保護的作用,目前國內(nei) 很多人既注射了疫苗,又經曆了感染,這是一種效率較高的混合免疫,隻不過不同個(ge) 體(ti) 保護效果存在差異。
另一位專(zhuan) 家也表示,經過第一波疫情之後,無論從(cong) 免疫屏障還是心理準備的角度而言,後續的疫情形勢預計會(hui) 好很多。
張文宏在此前的學術會(hui) 議上引用的新加坡、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地疫情數據也顯示,新冠病毒的變異引發過多輪疫情。張文宏認為(wei) ,各地的疫情數據表明,當地第一波感染的比例越高,第二波的感染比例將會(hui) 越低。(科技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