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陽了”卻被拒賠 新冠保險遇上理賠難

發布時間:2023-01-04 16:56:00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調查| “陽了”卻被拒賠!新冠保險遇上理賠難,咋辦?

  “新冠病毒感染之後,因為(wei) CT照影沒有肺炎表現,就被保險公司拒賠了。”剛經曆了一場風波,購買(mai) 了新冠保險的韓先生理賠時氣不打一處來。

  隨著防疫政策的優(you) 化調整,曾經熱銷的“網紅”產(chan) 品新冠保險理賠投訴層出不窮。

  現象

  新冠險拒賠理由花式百出

  “投保時說好的確診就賠付,理賠時卻不算數了。”韓先生最近“陽”了後,想起幾個(ge) 月前買(mai) 過一份新冠保險,按照要求提交了CT等材料,卻得到了拒賠的回複,原因是“CT照沒有肺部受傷(shang) 影像的表現”。這讓他十分意外:“沒有影像表現並不代表我沒有感染。”幾番溝通中,保險公司依然堅持無法理賠,好幾天拉鋸式申訴讓他有些疲憊:“就當花錢買(mai) 教訓了。”

  隨著新冠陽性患者增多,不少曾經購買(mai) 新冠保險的消費者發現理賠變得十分困難。在一家投訴平台上,記者以“新冠險”作為(wei) 關(guan) 鍵詞搜索,隨即出現2000餘(yu) 條投訴,多數集中在去年12月。根據投訴網友的反饋,保險公司拒賠的理由包括憑抗原或核酸檢測結果不算確診、缺乏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沒有感染到肺部等。很多網友費盡心思獲得相關(guan) 材料後,還是被告知資料不全,甚至出現理賠員不接聽電話的情況。

  比如,有投保人表示排大隊去醫院終於(yu) 開到了陽性報告,但報告沒有具體(ti) 標注測量的CT值,而保險公司要求理賠材料中提供CT值大於(yu) 35的核酸報告、CT檢查報告以及診斷證明、驗血結果等材料,且缺一不可。

  北京市民任女士去年5月為(wei) 常出差的丈夫購買(mai) 了一款69元的新冠保險,主要看中的是3000元隔離津貼保障。12月丈夫抗原檢測陽性後,她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谘詢保障條款是否有變化。她當時並沒有直接申請理賠,隻是簡單的業(ye) 務谘詢,但保險公司內(nei) 部多方輾轉遲遲沒有明確回應。4天時間,她打了十多個(ge) 電話,才有保險業(ye) 務員回複“無法理賠”。

  “現在都不實行隔離措施了,那之前製定的隔離險保障條款沒有任何意義(yi) ,保險公司不跟著國家政策調整規則,擺明了就是不想賠付。”任女士對這次投保經曆感到十分無奈。

  吐槽

  險企“玩文字遊戲”引不滿

  記者查看相關(guan) 投訴發現,投保人基本就理賠細則與(yu) 保險公司進行拉扯,購買(mai) 保險產(chan) 品宣傳(chuan) “確診即賠”,但條款中基本都對確診有著嚴(yan) 格的要求,無論是輕症、重症、危重症,至少都要求二級或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出具診斷證明,有些產(chan) 品還有更高的賠付門檻。

  此外,有新冠病毒傳(chuan) 染病相關(guan) 保險產(chan) 品宣傳(chuan) 頁麵表示“隔離即賠付”,但實際條款中則強調區分居家隔離、集中隔離、強製集中隔離等概念,消費者理賠時發現不滿足要求。

  引發更多投保者共鳴的是,部分保險公司在宣傳(chuan) 時玩“文字遊戲”,花言巧語地引誘投保。

  “從(cong) 投保時我們(men) 就落入了文字遊戲圈套中。”同樣被拒賠的趙先生說,保險約定的責任前提是“確診”,但保險公司在“確診”標準上做文章,而且條款中保障的是“新冠肺炎”,毒性變弱後多數人並未感染到肺部,想得到賠償(chang) 似乎是不可能的了。

  記者注意到,防疫“新十條”發布後,麵對逐漸增大的賠付壓力,多家保險公司近期緊急下架了新冠保險,不少曾在各大平台上熱銷的多款“確診即可申請賠付”新冠險產(chan) 品,均已下架或顯示“售罄”。

  趨勢

  保險需求向重症轉移

  為(wei) 何新冠保險理賠投訴這麽(me) 多?在保險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看來,對理賠材料、保險條款等內(nei) 容理解不一致,是產(chan) 生理賠糾紛的重要原因。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王緒瑾認為(wei) ,理賠爭(zheng) 議的根源在於(yu) 兩(liang) 個(ge) 方麵:銷售者對條款沒有解釋清楚,或者不願意解釋清楚;投保人對條款沒看明白或者沒有認真去看。保險公司應該盡到充分的告知義(yi) 務,投保人也應該認真看清楚合同條款。

  他認為(wei) ,很多新冠保險產(chan) 品下架的原因在於(yu) 防疫政策優(you) 化後,保險公司的經營環境和經營風險發生了變化,按照原有風險計算保費、賠付保險金、費用可以達到財務收支平衡,現在風險的變化使得支出大於(yu) 收入。

  “保險承保的是風險,是損失的不確定性,目前來看損失的確定性過高,不構成承保條件。”王緒瑾表示,疫情形勢變化後,保險公司麵臨(lin) 經營風險問題,按照原有風險計算保費、賠付保險金、費用可以達到財務收支平衡,現在風險的變化使得支出大於(yu) 收入了,保險公司會(hui) 對條款進行調整或者下架相關(guan) 產(chan) 品,保障公司償(chang) 付能力。

  目前也有部分新冠防疫保險產(chan) 品仍在銷售,在售產(chan) 品對於(yu) 賠付條件、保障範圍的規定也有所變化。例如在支付寶平台,目前在售的新冠保險主要針對人群為(wei) 重症及危重症人群。以“疫安心·防疫保(含新冠)”為(wei) 例,隻對新冠重症及危重症人員給予賠付,住院津貼保額為(wei) 10萬(wan) 元;傳(chuan) 染病(含新冠)住院(含方艙)津貼100元/天。

  去年12月,北京銀保監局曾發布《關(guan) 於(yu) 加強金融支持複工複產(chan) 相關(guan) 工作的通知》,要求保險公司加快設計開發價(jia) 格普惠、適宜人群廣泛的新冠病毒傳(chuan) 染病相關(guan) 責任險種,保障新冠病毒導致的重症、危重症和死亡風險。

  對於(yu) 保險公司將新冠重症或危重症納入保障範圍,一家壽險公司負責人介紹,作為(wei) 社會(hui) 穩定器,保險業(ye) 將新冠確診責任納入保障範圍,一方麵能夠幫助消費者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擔憂,另一方麵也能夠補償(chang) 重症或者危重症患者的治療費用損失。

  提醒

  投保時要看清看透合同條款

  由於(yu) 病程較短,一些投保人陽性症狀已經趨於(yu) 恢複,在產(chan) 品宣傳(chuan) 頁麵表示“確診即賠付”的新冠保險還沒賠怎麽(me) 辦?

  保險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投保人要注意收集、保存證據,如電子保單、核酸證明、抗原試劑等,要第一時間報案,如果保險公司稱合同中具有“陽性”要醫院開相關(guan) 證明、沒有就不理賠這種免責條款,就要看保險公司在訂立合同時,是否對投保人盡到了提示和明確說明義(yi) 務,否則此類格式合同中的免責條款不產(chan) 生效力。有律師提醒,如果保險公司拒不賠償(chang) 或者超過30天不處理,投保人即可向當地銀保監部門投訴,或者到法院起訴。

  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副秘書(shu) 長宋占軍(jun) 表示,任何一種保險理賠都需要相關(guan) 理賠材料予以證明,必要的醫學證明材料還是必須的,否則會(hui) 出現大量的騙賠案例。如果消費者認為(wei) 部分理賠材料不合理,可以通過投訴或訴訟等方式向保險公司提出簡化材料主張。

  王緒瑾提示消費者,購買(mai) 保險產(chan) 品要結合自身實際需要,看清看透合同條款,退保盡量在猶豫期以內(nei) 。保險公司理賠應該遵循“主動、迅速”的原則,在處理賠案時應積極主動、不拖延。保險服務不能簡單賠錢了事,必須強化服務理念,保證基本服務、鼓勵附加服務、創新延伸服務。(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潘福達)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