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紮實推進 能源保供讓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發布時間:2023-01-06 10:40:00來源: 人民日報

  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紮實推進——

  能源保供,讓人民群眾(zhong) 溫暖過冬

  本報記者 丁怡婷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06日 第 01 版)

  沙漠采氣,中國石油塔裏木油田19座大中型氣田開足馬力,日產(chan) 量超過1億(yi) 立方米;西煤東(dong) 運,承擔全國鐵路煤運總量近1/5的大秦鐵路優(you) 化調度,日均運量突破百萬(wan) 噸;海上發電,國家電投揭陽神泉二海上風電項目投運,一台風機的年發電量可滿足近2萬(wan) 戶家庭的年用電需求……

  當前正處於(yu) 迎峰度冬關(guan) 鍵時期,各地區各部門多措並舉(ju) 加強供需調節,全力做好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平穩運行和群眾(zhong) 溫暖過冬提供堅實保障。

  上產(chan) 量,重要能源資源開源挖潛

  安徽淮南,滿載3500噸煤炭的運煤列車從(cong) 淮河能源集團顧橋煤礦發出,50分鍾後緩緩駛入潘集電廠。去年12月初並網發電的潘集電廠,是這個(ge) 冬季能源保供的“新生力量”。

  “我們(men) 通過優(you) 化資源調配的方式,保證每天裝卸列車2列左右、約7000噸煤炭,確保電廠‘口糧’充足。”潘集電廠經營部主任張國傑介紹,目前電廠的日均發電量超1300萬(wan) 千瓦時,助力華東(dong) 區域電力穩定供應。

  入冬以來,煤炭企業(ye) 加快釋放先進產(chan) 能、推動煤炭產(chan) 量較快增長,發電企業(ye) 提升燃料保障水平、加強機組運行管理,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冬保供相關(guan) 工作。國家能源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年12月1日至15日,全國煤炭產(chan) 量1.9億(yi) 噸,日均產(chan) 量1251萬(wan) 噸,全國統調電廠電煤庫存1.76億(yi) 噸、可用24天。

  與(yu) 此同時,油氣增儲(chu) 上產(chan) 全力推動。作為(wei) 川氣東(dong) 送管道的重要氣源之一,中國石化涪陵頁岩氣田加快新井投產(chan) 步伐、精細老井穩產(chan) 措施,不斷提高氣田產(chan) 量水平。“2022年投產(chan) 新井60多口,目前氣田日產(chan) 天然氣2000萬(wan) 立方米左右。”中國石化江漢油田涪陵頁岩氣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宋軍(jun) 備說。

  這個(ge) 供暖季,油氣行業(ye) 勘探開發捷報頻傳(chuan) ,守護冬日溫暖:中國海油恩平15—1油田群首期項目投入生產(chan) ,建有亞(ya) 洲最大海上石油生產(chan) 平台;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天然氣年產(chan) 量突破500億(yi) 立方米,我國建成首個(ge) 年產(chan) 500億(yi) 立方米特大型產(chan) 氣區……2022年我國原油產(chan) 量繼2015年之後重回2億(yi) 噸,天然氣產(chan) 量超過2170億(yi) 立方米,連續6年增產(chan) 超百億(yi) 立方米。

  煤炭和油氣之外,清潔能源也在能源保供中“各顯其能”。東(dong) 北平原,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核能供暖示範項目正式投運,惠及當地近兩(liang) 萬(wan) 居民;西南峽穀,白鶴灘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chan) 發電;藏北高原,西藏最大光伏發電保供項目全容量並網。2022年,我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預計達1.2億(yi) 千瓦以上,提供更多綠色低碳保供力量。

  保運量,能源運輸通道順暢高效

  能源保供,產(chan) 量提升了,運量也需跟上。淩晨2點,位於(yu) 河北滄州的黃驊港燈火通明,一艘艘貨輪在碼頭排隊停靠,等待煤炭卸車裝船。“通過推進生產(chan) 調度智能化、設備管理信息化等舉(ju) 措,2022年卸車效率和裝船效率同比分別提高1.4%和2.6%。”黃驊港務生產(chan) 指揮中心生產(chan) 計劃員陳浩介紹,去年四季度以來,黃驊港日均卸車140列,最高一天達到160餘(yu) 列,2022年累計裝船量突破2億(yi) 噸。

  入冬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統籌做好運力安排,強化煤炭鐵路、公路、水路運輸銜接協同高效順暢;統籌抓好電網、管網安全運行,確保電力和油氣安全穩定輸送。

  保障電煤運輸。鐵路部門充分發揮西煤東(dong) 運、北煤南運、疆煤外運主要通道作用,大力開行萬(wan) 噸列車,確保電煤運輸暢通高效。2022年前11個(ge) 月,國家鐵路完成煤炭運量19.1億(yi) 噸,同比增加1.43億(yi) 噸、增長8.1%,其中電煤運量13.5億(yi) 噸,同比增長13.2%,均創曆史最好水平。

  確保送電安全。進入冬季,河北承德地區大風、寒潮天氣多發。“近期最低溫度已經降至零下20多攝氏度,為(wei) 保障電網安全可靠運行,我們(men) 運用了無人機自主巡檢、分布式故障監測等智慧手段,可以在1分鍾內(nei) 快速定位因大風引起的輸電線路舞動等安全隱患。”國網承德供電公司輸電全景智慧指揮中心值班員於(yu) 長任介紹,去年12月以來,他們(men) 運用無人機在塞罕壩區域開展線路低溫天氣巡護140餘(yu) 處。在南方電網廣東(dong) 公司,為(wei) 應對寒潮來襲,通過加裝覆冰監測裝置對全省冰區實現220千伏線路覆冰在線監測全覆蓋。

  暢通輸氣管網。去年12月,中俄東(dong) 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泰安至泰興(xing) 段正式投產(chan) ,“北氣南下”通道延伸至長三角地區,將長三角地區日天然氣保供能力提升約5000萬(wan) 立方米。國家管網集團加速“全國一張網”織網組網,打通區域梗阻,提升資源互供互保能力。

  增儲(chu) 量,能源“糧倉(cang) ”建設穩步推進

  儲(chu) 氣設施相當於(yu) 天然氣的“糧倉(cang) ”,是促進天然氣供需動態平衡、增強供應保障能力的重要設施。油氣行業(ye) 加快推進儲(chu) 氣庫擴容達產(chan) 工程和新建儲(chu) 氣庫工程建設,全力提升儲(chu) 氣調峰能力。

  “2022年,我們(men) 建成了文23儲(chu) 氣庫一期加密井、金壇儲(chu) 氣庫達容達產(chan) 和劉莊儲(chu) 氣庫擴容等工程,3座儲(chu) 氣庫新增工作氣量3.4億(yi) 立方米,入冬前形成總工作氣量近30億(yi) 立方米。”國家管網集團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入冬前,與(yu) 國家管網相連的各儲(chu) 氣庫超額完成注氣任務,累計注氣超160億(yi) 立方米,為(wei) 天然氣保供增添底氣。

  在山東(dong) 能源集團,“煤倉(cang) ”建設正抓緊推進。去年10月底,魯西煤炭儲(chu) 配基地二期工程竣工,目前120萬(wan) 噸的煤炭儲(chu) 備能力,可滿足周邊電廠3個(ge) 月發電用煤需求。“增加煤炭儲(chu) 備,既能避免因天氣惡劣、運輸不暢等特殊情況造成的缺煤,也可以平抑煤炭價(jia) 格波動。”山東(dong) 能源集團規劃發展部部長張海軍(jun) 介紹,2022年集團預計建成煤炭靜態儲(chu) 備能力約1290萬(wan) 噸,“我們(men) 將繼續加強煤炭儲(chu) 備能力建設,為(wei) 做好迎峰度冬保暖保供工作貢獻國企力量。”

  各地區各部門紮實推進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持續深化能源產(chan) 供儲(chu) 銷體(ti) 係建設,為(wei) 能源穩價(jia) 提供了堅實支撐。近日,北方港動力煤貿易商現貨報價(jia) 比前期明顯下降,2022年12月14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LNG交易價(jia) 約5.6元/立方米,同期國際東(dong) 北亞(ya) 地區現貨價(jia) 格折合人民幣10.1元/立方米。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介紹,目前全國能源供需總體(ti) 平穩有序。接下來要持續健全煤炭、天然氣、電力多能互補的綜合應急調度機製,強化調度安排,著力提高能源頂峰能力。提前組織製定預案,做好應對後續寒潮天氣的準備,牢牢守住民生用能底線。做好重點地區、重點時段保暖保供工作,密切監測東(dong) 北地區供暖企業(ye) 庫存,強化鐵路運輸保障;統籌用好儲(chu) 氣,嚴(yan) 格合同履約,做好北京、河北等重點地區民生用氣保供;確保春節等重點時段能源供應,確保群眾(zhong) 溫暖過冬。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