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充分發揮員工持股積極作用

發布時間:2023-01-09 15:56:00來源: 經濟日報

  2022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熱情持續攀升,頻現億(yi) 元持股金額,“0元購”“1元購”持股計劃迭出。專(zhuan) 家表示,員工持股計劃是上市公司重要的利益共享機製,要想達到良好的激勵效果,既需上市公司科學合理製定考核指標,也需監管部門持續完善激勵約束機製,從(cong) 而更好發揮員工持股計劃的作用。

  創新型企業(ye) 占比高

  據統計,2022年超270家上市公司發布近300份員工持股計劃。“員工持股計劃是企業(ye) 吸引人才、建立長效激勵機製的重要工具,可以使公司、股東(dong) 、員工等各方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機製,實現多方共贏。”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yun) 表示。

  多家上市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旨在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例如,新智認知發布2022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公告,用於(yu) 員工持股計劃的股份共計673萬(wan) 股,公司希望通過本次員工持股計劃,提升核心人才對公司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公司整體(ti) 目標實現。

  從(cong) 行業(ye) 看,發布員工持股計劃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計算機、電子、電力設備、醫藥生物等行業(ye) ,總量占比過半。

  董忠雲(yun) 認為(wei) ,之所以上述行業(ye) 創新型企業(ye) 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積極性較高,一方麵是由於(yu) 這類企業(ye) 大多還處在快速發展階段,通過員工持股計劃可以節約員工激勵資金成本,還可以推動人才與(yu) 公司的深度綁定;另一方麵,創新型企業(ye) 員工對公司前景信心較大,有參與(yu) 員工持股計劃的動力。

  2022年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國企上市公司明顯增多。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持續推動,國企股權改革也逐步深化,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的實施,有助於(yu) 為(wei) 國企注入活力與(yu) 動力。

  “總體(ti) 看,2022年A股市場波動有所加大,不少公司股價(jia) 出現價(jia) 格低於(yu) 價(jia) 值的情況,適時開展員工持股計劃,能夠通過免稅規則提升員工實際收入,借助鎖定期和股價(jia) 走勢來凝聚人心,不失為(wei) 一項明智選擇。”田利輝表示。

  嚴(yan) 防變相利益輸送

  在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熱情升溫的同時,實際操作中,因股權授予折扣過低、解鎖條件不合理、董監高認購份額較大等問題,也引來不少爭(zheng) 議。

  記者注意到,2022年以來,“1元購”“0元購”員工持股計劃頻出,其中多家公司收到監管部門下發的問詢函,“受讓價(jia) 格”“解鎖條件”“是否存在變相利益輸送”等成為(wei) 交易所追問的主要問題。

  “目前相關(guan) 規則沒有對員工持股計劃的授予價(jia) 格進行硬性規定,提高折扣幅度有助於(yu) 減輕員工支付壓力,但同時也要考慮計劃對其他中小股東(dong) 的影響。”田利輝認為(wei) ,如果公司因此支付的費用成本過重,“福利”有餘(yu) 而“激勵”不足,就可能影響其他中小股東(dong) 的利益,容易引發市場對於(yu) 員工持股計劃動機的質疑。

  董忠雲(yun) 認為(wei) ,要區分“1元購”“0元購”員工持股計劃是否涉嫌變相利益輸送,要看激勵範圍和行權條件是否合理,是否遵循激勵和約束對等原則,設定的公司層麵業(ye) 績考核和個(ge) 人層麵績效考核要求是否能激勵核心骨幹創造價(jia) 值,如果業(ye) 績目標過低,則有利益輸送的嫌疑。

  因業(ye) 績考核指標過低或不合理而被監管部門追問的企業(ye) 不在少數。“持股計劃的出發點是調動員工積極性,如果業(ye) 績考核等規則設計不當、實施環節不夠科學嚴(yan) 謹,就會(hui) 導致激勵舉(ju) 措變味,成為(wei) 少數人實施利益輸送的工具,損害上市公司利益,這與(yu) 監管部門鼓勵開展員工持股計劃的初衷相悖。”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

  完善長效激勵機製

  作為(wei) 激勵員工、完善公司治理的一項有力舉(ju) 措,員工持股計劃有其自身優(you) 點。“員工持股計劃覆蓋麵更廣、福利性強,鎖定期相對較短,持股形式更加多樣,這是被越來越多上市公司青睞的原因。”田利輝表示。

  為(wei) 更好發揮員工持股計劃激勵作用,早在2016年,證監會(hui) 就發布《關(guan) 於(yu) 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引導、規範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2022年4月,證監會(hui) 、國資委、全國工商聯聯合發布通知,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用於(yu) 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

  “員工持股計劃是把員工和股東(dong) 的身份合二為(wei) 一,既能夠吸引和留住優(you) 秀人才,又能夠提升員工的工作熱情,所以要兼顧員工福利和股東(dong) 權益。”董登新表示,對上市公司來說,不能把員工持股計劃做成“一錘子買(mai) 賣”,要盡可能發揮好激勵作用,完善相關(guan) 規章製度,強化長期考核約束,讓員工持股製度化、常規化。

  田利輝認為(wei) ,要防止員工持股計劃變形走樣,上市公司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科學合理設計持股成本、業(ye) 績考核指標等,既要與(yu) 公司經營目標相匹配,也要綜合考慮員工股東(dong) 權利,還要合規高效進行管理,倘若使用法人或信托管理員工持股計劃,則需保持透明和規範,防止有關(guan) 機構違規違法通過質押等方式處置代管股票等。

  董忠雲(yun) 建議,監管部門應對員工持股計劃的連續性、合理性進行把關(guan) ,壓實各方責任,防止利益輸送。在激勵期限上,要以3年以上的長期激勵為(wei) 主,確保核心人才的穩定性。在激勵機製上,對授予價(jia) 格、激勵對象、激勵規模遵循激勵和約束對等原則,通過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激勵機製,充分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從(cong) 而增強企業(ye) 競爭(zheng) 力。

  深交所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健全激勵約束機製,切實提高一線監管質效,支持引導上市公司合規高效實施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充分發揮中長期激勵作用,推動上市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ti) 經濟。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