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人社會部部長王曉萍:多措並舉穩住就業基本盤

發布時間:2023-01-10 15:48: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多措並舉(ju) 穩住就業(ye) 基本盤——專(zhuan) 訪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部長王曉萍

  就業(ye) 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暢通經濟循環的重要支撐和關(guan) 鍵環節。2022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1206萬(wan) 人,提前超額完成1100萬(wan) 人的全年目標任務。在國內(nei) 外環境複雜嚴(yan) 峻的情況下,2023年的就業(ye) 形勢如何?將采取哪些舉(ju) 措來穩就業(ye) ?又會(hui) 怎樣幫助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對此,總台央視記者專(zhuan) 訪了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部長王曉萍。

  王曉萍告訴記者,去年以來,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深入實施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保持就業(ye) 局勢總體(ti) 穩定。就業(ye) 主要指標運行平穩,其中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基本穩定,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水平總體(ti) 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高於(yu) 上年。

  麵對經濟增速放緩、疫情多發散發、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等多重因素衝(chong) 擊,就業(ye) 局勢保持總體(ti) 穩定,主要的積極因素有:

  經濟恢複的基礎效應。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效持續顯現,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落地見效,經濟保持恢複態勢,產(chan) 業(ye) 持續升級發展,為(wei) 就業(ye) 增長提供堅實支撐。

  穩就業(ye) 政策的對衝(chong) 效應。減負穩崗政策力度加大,實施部分特困行業(ye) 和困難企業(ye) 階段性緩繳養(yang) 老、失業(ye) 、工傷(shang) 三項社會(hui) 保險費政策,提高中小微企業(ye) 失業(ye) 保險穩崗返還比例,推出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政策,推廣企業(ye) 吸納就業(ye) 社會(hui) 保險補貼政策“直補快辦”模式,全力支持市場主體(ti) 穩定崗位。截至2022年11月底,共緩繳養(yang) 老、工傷(shang) 、失業(ye) 三項社會(hui) 保險費1162億(yi) 元,發放失業(ye) 保險穩崗返還和留工培訓補助資金743億(yi) 元,支出就業(ye) 補助資金903億(yi) 元。

  創新創業(ye) 的帶動效應。創業(ye) 環境不斷優(you) 化,創業(ye) 扶持政策持續完善,2022年三季度末創業(ye) 擔保貸款餘(yu) 額2694億(yi) 元,同比增長14.8%。加強零工市場建設意見出台,新就業(ye) 形態就業(ye) 人員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啟動,為(wei) 靈活就業(ye) 健康發展增添助力。

  重點群體(ti) 就業(ye) 的促進效應。將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作為(wei) 重中之重,拓寬市場化就業(ye) 渠道,實施未就業(ye) 畢業(ye) 生服務攻堅行動,畢業(ye) 生就業(ye) 水平總體(ti) 穩定。出台促進農(nong) 民工就業(ye) 創業(ye) 文件,就業(ye) 服務、職業(ye) 培訓、權益保障支持體(ti) 係進一步完善,農(nong) 民工特別是脫貧人口務工規模保持穩定。對失業(ye) 人員和困難人員持續開展就業(ye) 援助“暖心活動”,推動零就業(ye) 家庭至少一人實現就業(ye) 。

  服務培訓的助力效應。推出“10+N”公共就業(ye) 服務品牌,實現月月有招聘、服務不斷線,重點群體(ti) 專(zhuan) 項培訓深入推進,累計為(wei) 各類市場主體(ti) 和勞動者提供就業(ye) 服務1億(yi) 多人次,開展補貼性職業(ye) 技能培訓超1600萬(wan) 人次。

  2023年就業(ye) 形勢如何?

  在王曉萍看來,隨著疫情防控優(you) 化政策和穩經濟各項舉(ju) 措進一步落實,我國經濟繼續恢複,就業(ye) 局勢將繼續保持總體(ti) 穩定。但也要看到,就業(ye) 總量壓力依然存在,結構性就業(ye) 矛盾更加凸顯,穩就業(ye) 仍麵臨(lin) 不少挑戰。她表示,下一步,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將以實施就業(ye) 優(you) 先戰略為(wei) 引領,以高質量充分就業(ye) 為(wei) 目標,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兜底線,全力確保就業(ye) 局勢總體(ti) 穩定。

  著力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穩住就業(ye) 基本盤。繼續實施就業(ye) 優(you) 先導向的宏觀調控,推動財政、貨幣政策支持穩就業(ye) ,實現就業(ye) 增長與(yu) 經濟運行同步恢複。調整優(you) 化即將到期的階段性減負穩崗擴就業(ye) 政策,突出對就業(ye) 容量大的服務業(ye) 、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穩崗擴崗支持。健全促進就業(ye) 長效機製,研究建立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政策體(ti) 係,持續推進“十四五”就業(ye) 促進規劃中的重大項目落實。

  著力激發創新創業(ye) 活力,培育就業(ye) 增長點。深入實施重點群體(ti) 創業(ye) 推進行動,加力創業(ye) 培訓、創業(ye) 服務和政策支持,創建一批全國創業(ye) 孵化示範基地,組織開展各類創業(ye) 推進活動,營造良好創新創業(ye) 環境。支持靈活就業(ye) 健康發展,支持零工市場建設,及時發布零工信息,落實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政策,繼續推進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

  著力抓好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穩定就業(ye) 水平。今年高校畢業(ye) 生規模再創新高,我們(men) 將加大力度推動服務向前延伸、政策加快落地。通過政策支持拓寬市場化就業(ye) 渠道,通過調度督促穩定公共崗位規模,通過專(zhuan) 項活動保持市場招聘熱度,特別是對未就業(ye) 畢業(ye) 生實施服務攻堅,對困難畢業(ye) 生開展結對幫扶,幫助他們(men) 盡快實現就業(ye) 。同時,完善青年就業(ye) 支持體(ti) 係,深化百萬(wan) 見習(xi) 崗位募集計劃,促進失業(ye) 青年盡快融入市場。

  著力促進農(nong) 民工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兜牢民生底線。健全統籌城鄉(xiang) 的就業(ye) 政策體(ti) 係,堅持外出轉移就業(ye) 和就地就近就業(ye) 並重,健全勞務協作機製,打造一批勞務品牌,鞏固脫貧人口就業(ye) 幫扶成果。加強困難人員就業(ye) 援助,健全優(you) 先服務、分類幫扶、動態管理援助機製,實現零就業(ye) 家庭至少一人就業(ye) 。強化失業(ye) 人員生活保障,及時兌(dui) 現各項失業(ye) 保險待遇,加強生活救助與(yu) 就業(ye) 促進協同。

  著力優(you) 化就業(ye) 服務培訓,促進供需對接。進一步提升就業(ye) 公共服務質量,實施能力提升示範項目,總結推廣就業(ye) 驛站經驗,開展“春風行動”等專(zhuan) 項服務活動,提供勞動者身邊的優(you) 質服務。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辦好第二屆人力資源服務業(ye) 發展大會(hui) 。落實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意見,全麵推進“技能中國行動”,大規模開展重點群體(ti) 、重點行業(ye) 培訓,努力緩解結構性就業(ye) 矛盾。

  著力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提升就業(ye) 質量。引導用人單位合理設置人員招用條件,推動消除影響平等就業(ye) 的不合理限製和就業(ye) 歧視。持續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嚴(yan) 厲打擊“黑職介”、虛假招聘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堅決(jue) 糾正針對性別等就業(ye) 歧視。推進勞動關(guan) 係“和諧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健全根治欠薪長效機製,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高校畢業(ye) 生將達到1158萬(wan) 人的曆史新高,如何幫助支持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

  王曉萍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複的基礎尚不牢固,市場需求有所減弱,促進就業(ye) 任務更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關(guan) 係個(ge) 人價(jia) 值實現和眾(zhong) 多家庭福祉,也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為(wei) 此,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將把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作為(wei) 重中之重,落實落細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以離校前公共就業(ye) 服務進校園、離校後就業(ye) 服務攻堅為(wei) 牽引,不斷加大政策支持、服務保障、平台支撐,多渠道促進就業(ye) 創業(ye) 。

  全力拓寬就業(ye) 渠道。開展政策服務專(zhuan) 項落實行動,提供社保補貼、培訓補貼等支持,開辟中小微企業(ye) 職稱評定綠色通道,調動企業(ye) 吸納就業(ye) 積極性。實施重點群體(ti) 創業(ye) 推進行動,提供培訓、場地支持,落實擔保貸款、創業(ye) 補貼等政策,支持自主創業(ye) 、靈活就業(ye) 。推動公共部門穩定招錄規模,合理安排進度,穩定畢業(ye) 生預期。

  全力強化招聘服務。發揮好公共就業(ye) 服務機構作用,招聘網站設立畢業(ye) 生專(zhuan) 區,服務機構免費向高校和用人單位開放,定期舉(ju) 辦招聘活動。推出“職引未來”係列活動,突出畢業(ye) 生需求特色,提供不間斷就業(ye) 服務。穩妥做好就業(ye) 報到證取消後的工作銜接,更加便利檔案、落戶等手續辦理。

  全力提升就業(ye) 能力。推出就業(ye) 指導公開課,組織職業(ye) 指導師進校園,提供職業(ye) 規劃等指導服務。實施青年專(zhuan) 項技能培訓計劃,開展適合畢業(ye) 生的短期技能培訓,增強職業(ye) 發展能力。繼續實施百萬(wan) 就業(ye) 見習(xi) 崗位募集計劃,開發更多適應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的見習(xi) 崗位,幫助提升實踐經驗。

  全力強化困難幫扶。離校前向困難畢業(ye) 生發放求職創業(ye) 補貼,離校後對未就業(ye) 畢業(ye) 生開展結對幫扶,實施“一人一策”,優(you) 先提供就業(ye) 服務。同時對接就業(ye) 壓力大的院校,發動人社廳局長和就業(ye) 局長定點聯係,定向送崗位、送資源、送服務。

  全力維護就業(ye) 權益。一方麵,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清理整頓行動,堅決(jue) 打擊就業(ye) 歧視、虛假招聘、“黑職介”等違法行為(wei) ,維護良好市場秩序。另一方麵,開展勞動保障法律法規進校園、進企業(ye) 活動,向畢業(ye) 生集中推送典型案例,增強他們(men) 的法律意識、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與(yu) 此同時,王曉萍還強調,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將把青年就業(ye) 與(yu)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統籌推進,延伸政策服務體(ti) 係,實施就業(ye) 啟航計劃,對失業(ye) 青年開展實踐引導和分類指導,促進盡快就業(ye) ,全力確保就業(ye) 局勢總體(ti) 穩定。

  (總台央視記者 張勤 王琰 朱江 宋菀 楊曉波 鍾敏 張昊 劉世軍(jun) 李子國 邵晨 唐誌堅 費文濤)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