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漢服“出圈”,創業者曹縣“趕潮”

發布時間:2023-01-11 11:20:00來源: 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2021年5月,山東(dong) 曹縣因為(wei) 偶然的機緣爆紅網絡。“走紅,是給有準備的城市”,對於(yu) 創業(ye) 者而言,又何嚐不是這樣呢。

  2014年10月,我跟老公回老家時接觸到了曹縣電商業(ye) ,便躍躍欲試,不久後,開起了自己的淘寶店。開張當晚,我們(men) 就接到了第一筆訂單——500件學士服。為(wei) 此,我們(men) 常要守在服裝加工廠門口搶貨,辛苦歸辛苦,心裏卻充滿了幹番事業(ye) 的熱情。後來,我抱著一歲多的兒(er) 子回到曹縣,在電商大潮裏摸爬滾打,一點點地摸索、學習(xi) 。

  2017年,“漢服熱”開始興(xing) 起。對市場的敏感讓我感到,一定要抓住這股潮流。於(yu) 是,第二年,我們(men) 迅速轉向漢服“戰場”,借助曹縣服裝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模仿摸索到獨立設計,在各大電商平台甚至跨境電商平台開了數家漢服店,漸漸打開了市場。

  以前回曹縣,我看到最多的是留守老人、婦女和兒(er) 童。後來幾年,隨著當地服裝產(chan) 業(ye) 的發展,一些大學生、創業(ye) 青年陸續返鄉(xiang) ,我的老公胡春青就是其中一名返鄉(xiang) 博士。我本科是學美術的,服裝設計能用上我所學的專(zhuan) 業(ye) 知識,還能發展自己的興(xing) 趣,感到很快樂(le) 。

  從(cong) 多年前做演出服開始,曹縣百姓的生活就有了很大改觀。在這裏,大部分家庭是婦女把電商事業(ye) 做起來了,在外打拚的丈夫就回來幫忙,漸漸地,有了越來越多的淘寶村、特色小鎮。

  產(chan) 業(ye) 發展了,腰包鼓起來了,生活也越來越美了。我們(men) 在曹縣買(mai) 了車和房,還生了二胎,小日子越過越紅火。2017年,我們(men) 租用村裏的扶貧車間,開起了自己的加工廠,帶動周邊20個(ge) 村民和3個(ge) 貧困戶就業(ye) 。這幾年,我們(men) 新開了直播,又開始培養(yang) 帶貨主播,公司的隊伍更壯大了。

  2021年上海進博會(hui) ,我們(men) 帶著自主設計的曹縣漢服亮相會(hui) 場。當看到大品牌的宣傳(chuan) 手冊(ce) 、周邊產(chan) 品、文創產(chan) 品時,我意識到了差距。雖然我們(men) 的漢服已有一定影響力,但產(chan) 品體(ti) 係、商業(ye) 模式都還需要打磨。我下定決(jue) 心,不僅(jin) 要做漢服,還要做更多國潮服裝,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詮釋當代潮流,打開國潮服裝的大市場。

  除了設計新的潮流產(chan) 品,創業(ye) 者要花更多時間修煉“內(nei) 功”。我老公現在是曹縣漢服協會(hui) 會(hui) 長。近期,我們(men) 正在籌建“曹縣漢服原創產(chan) 業(ye) 中心”,得到了當地政府在貸款、場地等方麵的創業(ye) 政策支持,中心的倉(cang) 儲(chu) 和研發由我和老公兩(liang) 個(ge) 人全盤負責。打造“宇宙中心”的漢服中心,我們(men) 不怕忙,隻怕自己做不起來。曹縣畢竟是個(ge) 小縣城,很難留住或吸引專(zhuan) 業(ye) 人才在此工作。如果我們(men) 的漢服原創產(chan) 業(ye) 中心成功了,一定會(hui) 有更多合作夥(huo) 伴加入我們(men) ,壯大曹縣漢服產(chan) 業(ye) 。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王美瑩、高建進、陳芃樸、趙秋麗(li) 、馮(feng) 帆、王斯敏 本報通訊員 高源)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