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春節檔漲價戲碼再度上演
謝若琳
春節的腳步漸行漸近,春節檔的宣發工作也提上日程。
截至目前,已有七部電影定檔大年初一,總體(ti) 來看各有特色。其中,郭帆執導、吳京主演的《流浪地球2》,程耳執導、梁朝偉(wei) 主演的《無名》,以及張藝謀執導、沈騰主演的《滿江紅》位列淘票票“想看”排名前三位,合計“想看”觀眾(zhong) 數超百萬(wan) 。
這樣的陣容也讓春節檔被看作2023年電影產(chan) 業(ye) 複蘇的希望。多份研報表示,今年春節檔供給充足,有望助力影視板塊回暖。
熱鬧背後暗藏隱憂。春節檔固然看點十足,類型也豐(feng) 富多彩。但不能盲目樂(le) 觀,需要清醒地認識到,觀眾(zhong) 的選擇意識不斷提高,決(jue) 定一部電影票房高低的因素,不再是單一的宣發、口碑、明星或知名導演,觀眾(zhong) 選擇電影需要更多的理由。
就在眼下,豆瓣評分8.0的《阿凡達:水之道》正在上映,內(nei) 地總票房預期從(cong) 映前的30億(yi) 元一路下滑,至今該片上映近一個(ge) 月,票房收入甚至不足14億(yi) 元。
《阿凡達:水之道》票房不及預期的原因林林總總,其中高票價(jia) 是重要因素之一。燈塔數據顯示,該片全國平均票價(jia) 45.9元,一線城市平均票價(jia) 71元。電影本身是大眾(zhong) 消費品,票價(jia) 每提高5元,就會(hui) 攔住一部分觀眾(zhong) 。社交媒體(ti) 中,“票價(jia) 太貴”的輿情不斷發酵,導致逐漸升溫的觀影消費訴求一定程度上被壓製。
過去幾年,電影行業(ye) 經曆了曲折發展,產(chan) 業(ye) 鏈下遊影院承壓。因此,重點電影、重點檔期突擊提價(jia) 的情況並不鮮見。但單純依賴高票價(jia) 無異於(yu) 竭澤而漁,去年春節檔的高開低走已經敲響警鍾。
2022年2月1日(大年初一),全國平均票價(jia) 為(wei) 56.1元,同比增長12.5%。盡管此後十幾天中,三部電影緊急宣布降價(jia) ,票價(jia) 下調至與(yu) 2021年同期持平。但市場對“票價(jia) 貴”的抱怨一直持續到2022年元宵節,在此期間,約5500萬(wan) 觀眾(zhong) 流失。國泰君安研報指出,2022年春節檔雖然播放場次創近五年新高,但觀影人次卻創近五年新低。
今年春節檔預售即將開啟,行業(ye) 要吸取2022年的經驗教訓,及時撲滅熱門檔期高票價(jia) 的苗頭,更要警惕臨(lin) 時提價(jia) “割一波”的短視心理。
更深層次來看,要杜絕個(ge) 別影片、影院“靠提價(jia) 割韭菜”的現象,一味封堵不如合理疏導,從(cong) 根源助力中小影院紓困。一方麵,加強內(nei) 容供給,鼓勵多種類型影片創作,為(wei) 電影市場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另一方麵,在政策、金融工具上給予影院更多扶持,同時,對於(yu) 市場集中度較高的院線、影投公司點對點座談,明確達成行業(ye) 發展前景和價(jia) 格共識。
對於(yu) 觀眾(zhong) 而言,春節檔觀影是全家歡的娛樂(le) 項目;對於(yu) 電影產(chan) 業(ye) 而言,這是一年之中內(nei) 容輸出的最強檔期。因此,銀幕內(nei) 外更應合力奮進,共同堅守長期主義(yi) ,讓平價(jia) 電影“新年俗”得以延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