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完成越冬水鳥與濕地調查 雁形目種類最多
近日,蘭(lan) 州大學生態學院野生動物多樣性監測與(yu) 保護團隊聯合甘肅省區域內(nei) 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hui) 及鳥類愛好者等90餘(yu) 人組建29個(ge) 同步調查隊,由甘肅省林業(ye) 和草原局提供技術支持,完成了2022至2023年甘肅區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任務。本次調查共記錄到甘肅越冬水鳥7目11科54種,總數量60128隻,水鳥種類和數量均創紀錄。
蘭(lan) 州大學生態學院野生動物多樣性監測與(yu) 保護團隊負責人張立勳介紹,甘肅越冬水鳥的種類和棲息地分布存在明顯的流域差異,主要表現為(wei) 河西內(nei) 陸河流域越冬水鳥種類占總種數的63%,種群數量占總數量的88.63%。其中,黑河流域是越冬水鳥的最大種群棲息地,數量高達26495隻。甘肅越冬水鳥以雁形目種類最多,赤麻鴨為(wei) 優(you) 勢物種,占總水鳥數量的63.57%,石羊河流域是赤麻鴨最大種群越冬區。
本次調查還記錄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朱鹮、黑鸛、紅嘴白鷺3種,其中朱鹮越冬種群數量為(wei) 6隻,首次確認朱鹮在甘肅省境內(nei) 越冬記錄。黑鸛(繁殖鳥)在甘肅的越冬種群總數量高達29隻,主要分布在涇河與(yu) 芮河流域。
據悉,甘肅位於(yu) 中亞(ya) -印度和東(dong) 亞(ya) -澳大利亞(ya) 兩(liang) 條國際鳥類遷徙線路上,是國際重要的水鳥越冬、繁殖棲息地和遷徙停歇營養(yang) 補給地。張立勳表示,大天鵝在甘肅越冬種群數量為(wei) 1009隻,較2022年越冬種群的815隻多了近200隻。尤其是黃河蘭(lan) 州段大天鵝越冬種群數量達到26隻,為(wei) 5年來種群數量最多。(新華社 記者白麗(li) 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