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實施高品質生活創造行動
新春佳節的津城,一片喜悅祥和。濃濃的煙火氣中,透著的是津城百姓年味兒(er) 十足的幸福感。這幸福源自這座城市的百年底蘊,更源自把發展的成果體(ti) 現在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生活品質的為(wei) 民初心。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促進人的全麵發展,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著眼今後5年,天津組織實施“十項行動”,啟動實施高品質生活創造行動,擘畫人民美好生活新畫卷。
穩就業(ye) 從(cong) 重點幫扶到多措並舉(ju)
“紅彤彤的柿子,象征著紅紅火火的日子,希望大家‘柿柿如意’,兔年大吉!”臨(lin) 近春節,在武清區青創孵化基地的公益直播間裏,年輕的付聖偉(wei) 帶領自己的線上銷售團隊每天賣出近100個(ge) 年宵花“福桶”。
武清區曹子裏鎮是享譽全國的絹花之鄉(xiang) ,有著300多年的曆史。付聖偉(wei) 的父親(qin) 在這裏經營著一間絹花廠,小時候的他經常跟在師傅們(men) 的身後,用自己的小手製作出一朵朵美麗(li) 的絹花。
2017年,大學畢業(ye) 的付聖偉(wei) 開啟自己的創業(ye) 之路,首選“賽道”就是絹花銷售。此時,互聯網銷售正在從(cong) 傳(chuan) 統電商轉向直播帶貨,他希望能夠帶著曹子裏絹花搭上這趟銷售“快車”。
“剛開始,沒錢、沒地方、招不到專(zhuan) 業(ye) 的人才。”緊隨困難而來的,是武清區青創孵化基地的出手援助。提供場地、無息貸款、租金補貼、社保補貼,創業(ye) “導師團”全程“陪跑”……一係列的扶持,為(wei) 創業(ye) 初期的付聖偉(wei) 免除了後顧之憂,也為(wei) 這個(ge) 年輕的團隊帶來了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動力。
經過4年努力,付聖偉(wei) 已簽約成為(wei) 近百家絹花廠的線上銷售代理,銷售額占到了這些廠家總銷售額的六成,並且一半產(chan) 品銷往海外。
隨著銷售額的節節攀升,曹子裏絹花廠也在不斷進行著生產(chan) 設備的升級換代。百年絹花產(chan) 業(ye) 迸發出新的活力,越來越多有技術、懂營銷的年輕人回到村裏就業(ye) 。
210萬(wan) ──這是過去5年中,天津實施穩就業(ye) 扶持政策,累計城鎮新增的就業(ye) 人數。付聖偉(wei) 和這些回村的年輕人,就在其中。他們(men) 成功就業(ye) 的背後,是210萬(wan) 個(ge) 家庭美好生活的開始。
有就業(ye) 才有收入;有收入,生活才更有奔頭。
就業(ye) 穩,百姓的錢袋子才能鼓。5年裏,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5.7%。
2022年,麵對更加複雜嚴(yan) 峻的就業(ye) 形勢,天津聚焦穩定就業(ye) 崗位,幫扶重點群體(ti) ,提升職業(ye) 技能,增強服務質效,多措並舉(ju) ,全力穩住就業(ye) “基本盤”,全市就業(ye) 形勢保持基本穩定。
“就業(ye) 是最基本的民生。我們(men) 將加速釋放穩崗政策效能,著力激發創新創業(ye) 活力,持續抓好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幫扶,不斷提高公共就業(ye) 服務質量,促進居民收入增長,提高物質生活品質。”麵對天津繪就的高品質生活藍圖,市人社局副局長李惠廷信心滿滿。
除夕的團圓飯,付聖偉(wei) 一家把酒言歡。隨後,他端起酒杯,敬一路陪伴的家人,敬一代代絹花手藝人,敬自己的小夥(huo) 伴團隊。
重養(yang) 老 從(cong) “老有所養(yang) ”到“老有頤養(yang) ”
大年初七剛吃過早飯,家住河西區惠州裏的黃萍便約上自己的好姐妹,一起前往家門口的越秀路街道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
72歲的黃萍是這裏的常客。2021年5月,做完膝關(guan) 節置換手術出院後,她選擇在家門口的這家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住上一段時間。
“當時不能下床,就想著在這裏一日三餐、生活起居有人照顧,還有專(zhuan) 業(ye) 的理療師幫助做康複訓練,而且離家近,很方便。”
在隨後的近2個(ge) 月中,住在這裏的黃萍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除了助餐、助醫服務外,這裏還能提供助浴、助潔、助急等服務,並開展了剪紙、書(shu) 法、編織等文化娛樂(le) 活動。在全中心的精心準備下,她還在這裏度過了自己70歲的生日。
康複回家後的黃萍幾乎每天都要回中心轉轉,做做專(zhuan) 業(ye) 的理療,與(yu) 姐妹們(men) 話話家常,臨(lin) 走時再買(mai) 上一份可口的飯菜。家門口的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已經成為(wei) 黃萍的第二個(ge) 家。
不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就能享受專(zhuan) 業(ye) 的養(yang) 老服務──這是黃萍等許多老年人心目中理想的養(yang) 老模式,也是河西區創辦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的初衷。
像這樣的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河西區已經布局了45個(ge) ,形成了覆蓋全區老年人的居家養(yang) 老“15分鍾服務圈”。以此為(wei) 圓心,一張更大、更密的河西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網,正在鋪設開來。
線上,推動管理服務平台迭代升級,進一步完善數據分析、運營使用、場景展現、審核監管等功能;研發養(yang) 老服務機器人,通過人機交互、語音識別等技術,提升老年人的服務體(ti) 驗感。
線下,在街區增設慢行步道和休息、健身等設施,在樓內(nei) 推動“福一把”樓梯扶手和“樓道愛心休息座椅”全覆蓋,在家中實施適老化改造,打造整體(ti) 適老場景。
沉甸甸的“養(yang) 老賬本”,彰顯的是民生的溫度和為(wei) 民的情懷。
“我們(men) 將持續推進‘三床聯動’機製,讓醫療機構醫養(yang) 護一體(ti) 病房床位、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短期托養(yang) 床位、居民家庭養(yang) 老床位有效銜接、雙向流轉,逐步形成全鏈條、全過程的醫養(yang) 康養(yang) 服務體(ti) 係,切實打造‘沒有圍牆的養(yang) 老院’。”河西區民政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李欣表示。
推進養(yang) 老服務從(cong) “有”到“優(you) ”;從(cong) 基礎性的“老有所養(yang) ”到高品質的“老有頤養(yang) ”;從(cong) 首善河西到天津全市,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yang) 老服務需求不斷被滿足。
這座城市,正在托起老年人穩穩的幸福。
興(xing) 文化 從(cong) “調味品”到“必需品”
對於(yu) 城市而言,要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必然離不開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春節假期,津城劇場可謂好戲連台。一係列叫好又叫座的演出,讓這個(ge) 傳(chuan) 統佳節在熱鬧非凡中充滿了文藝氣息。
天津人藝劇場中,津味兒(er) 話劇《油漆未幹》場場爆滿;天津大劇院裏,天津人藝版《雷雨》讓眾(zhong) 多觀眾(zhong) 現場品味經典;天津交響樂(le) 團帶來多場專(zhuan) 場音樂(le) 會(hui) ;眾(zhong) 多戲曲名家輪番上陣……從(cong) 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涵蓋話劇、親(qin) 子劇、傳(chuan) 統戲曲、音樂(le) 歌舞、曲藝雜技等諸多藝術形式的400多場精彩演出,亮相天津各大劇場。
走進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館、李叔同故居紀念館等文博場所,數十場不同主題的特色展覽,讓眾(zhong) 多天津市民盡享文博“大餐”。
一邊是充滿文化自信的精品力作,一邊是實實在在的惠民舉(ju) 措。整個(ge) 春節期間的400多場演出,市民都可使用天津文惠卡購票,除了政府觀劇補貼外,還可享受相應的折扣。
小小文惠卡,惠民更潤心。
麵對新冠疫情的考驗,天津不斷創新思路,把劇場搬到線上。物質生活不影響,精神食糧有保障。
與(yu) 此同時,“VR天博”正式上線。該作品可線上360°實景展現天津博物館館藏文物,並結合線上音視頻講解、文物細節放大、主題展覽融合、瀏覽環境搭建等綜合展示,市民可隨時隨地“雲(yun) ”觀文物。
現如今,在天津,一場場精神文化盛宴,從(cong) 大家生活中的“調味品”變成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文化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正在與(yu) 高品質生活同頻共振,津城百姓的文化生活變得更加有滋有味。
“2023年,天津市名家經典惠民演出季將帶來演出200餘(yu) 場,吸引更多市民走進劇場,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樣化、品質化、個(ge) 性化的文化需求。”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李茁表示,“我們(men) 將不斷加大文化領域供給側(ce) 改革,為(wei) 市民提供更多高品質的文化產(chan) 品,讓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共享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成果。”
天地之大,黎元為(wei) 先。提高物質生活品質、提高公共服務品質、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品質、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以人民為(wei) 中心,天津正帶領1300萬(wan) 海河兒(er) 女向著高品質生活闊步前行。
擇一城終老,這裏值得!(記者 張雯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