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元宵佳節共歡騰 特色民俗齊鬧春
央視網消息:福建省莆田市的新春民俗活動從(cong) 農(nong) 曆正月初三一直持續到二月初二,正月十五這一天是最隆重最歡騰的日子,當地元宵的重頭戲紛紛精彩亮相。今天(2月5日)上午,莆田市的興(xing) 化府曆史文化街區進行了一場元宵民俗展示活動,為(wei) 眾(zhong) 多遊客呈現了一場民俗非遺文化盛宴。
記者:在我身後的這條小巷中正在展演的是莆田地區流傳(chuan) 千年的“舞龍弄九鯉”,畫麵中可以看到一支龍隊和一支鯉魚隊正進行遊街,走在最前麵的是龍頭和龍珠。在中國人心中,龍一直是祥瑞之物,人們(men) 以舞龍的方式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feng) 登,而“弄九鯉”就表達著人們(men) 對鯉魚躍龍門的美好期盼。此時在我身後的古戲台上正在表演執羽舞,在古戲台的旁邊展示了一係列富有莆田特色的元宵習(xi) 俗。菜頭燈是用白蘿卜雕刻成各種豐(feng) 富的造型,然後泡在水裏保持新鮮,等到元宵節前一兩(liang) 天再組裝成這樣的大花盤用於(yu) 元宵當晚的遊燈。在當地甚至還有著“沒有菜頭燈,不成元宵節”的說法。
這個(ge) 油紙燈籠和菜頭燈都是莆田市級非遺,在莆仙方言中,“燈”與(yu) “丁”諧音、“竹”與(yu) “德”諧音,油紙做的竹燈籠代表“財丁興(xing) 旺”“德澤綿長”。
在莆田,每年元宵節都會(hui) 上演一批曆史悠久的傳(chuan) 統民俗活動。比如我身後擺棕轎的迎福鬧春活動,幾個(ge) 青壯年扛著棕轎圍著篝火不停地轉圈、跳躍,甚至奔跑。人們(men) 希望用這種柴火旺燒帶來的旺氣期盼來年人丁事業(ye) 興(xing) 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