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Z世代家中打造“精神遊牧區” 利用一平米空間緩解焦慮

發布時間:2023-02-07 10:30: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Z世代家中打造“精神遊牧區”

  利用家中一平米空間打造花園、排練廳緩解焦慮感受生活

  青春派潮流

  區別於(yu) 傳(chuan) 統的家居功能分區,如今的Z世代(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更願意在家中布置一個(ge) “務虛”角落,一平米空間打造出的桃花源,或是冥想角、咖啡角,或是迷你排練廳、窗外菜園……緊張的工作之餘(yu) ,這些小角落能在彰顯個(ge) 性的同時,讓人放鬆身心、重拾快樂(le) 。

  “一平米精神遊牧”家人閑坐燈火可親(qin)

  筆墨紙硯、茶台茶盤,在自己創造的“一平米精神遊牧”空間裏,@三壹小嶼(網名)可以進入書(shu) 畫的心流世界。

  三壹小嶼是90後。2022年初,經曆了一場小手術後,三壹小嶼決(jue) 定瀟灑生活,她為(wei) 自己確定了業(ye) 餘(yu) 愛好的方向——成為(wei) 一名書(shu) 畫生活博主。

  她用8天的時間,將家裏的餐桌區改造成新中式風格的書(shu) 畫角落,並將其命名為(wei) “一平米精神遊牧”空間。

  讀書(shu) 小憩、約朋友閑聊,別具一格的中式設計裏,也包含著自己的青春與(yu) 個(ge) 性色彩。談及設計靈感,三壹小嶼坦言自己是經濟學專(zhuan) 業(ye) ,並非設計科班出身,但因為(wei) 愛好,她不斷積累、收藏好看的設計,“我從(cong) 小就喜歡國風,也一直深受書(shu) 畫熏陶。電視劇裏經常出現很好看的書(shu) 房和陳列擺設,如果有比較吸引我的點,我就會(hui) 記下來。”

  茶具九宮格是三壹小嶼“一平米”空間裏最喜歡的部分,“這裏既可以使用,又有展示的功能。這個(ge) 地方可以是茶桌、書(shu) 桌,也可以是飯桌。我想在這裏打造家人閑坐燈火可親(qin) 的感覺。”三壹小嶼說,雖然僅(jin) 僅(jin) 是一平米,但這裏給她的生活帶來了精神增量:“別看它小,但收納好會(hui) 有很大的空間,讀書(shu) 、寫(xie) 字、喝茶都很方便;家裏朋友來往也多了,現在朋友和家人都願意來我家小聚,很快活。”

  這一平米的空間也不斷延展著三壹小嶼生活上的新樂(le) 趣:“我會(hui) 在社交網絡上‘輸出’我的書(shu) 房,這也成為(wei) 我的一份小副業(ye) ,收到一些姐妹的私信說家裏要設計一些心靈空間,會(hui) 請我幫忙出主意。”三壹小嶼說,看到陌生的網友用自己提供的靈感設計家,她真的很有成就感,很高興(xing) 自己審美觀念也影響、幫助著其他人。

  “一平米陽台花園”鬧市區裏的世外桃源

  住在上海的@克拉克Clark(網名),本職工作是科技公司的設計總監,而他另一個(ge) 身份是家居博主。2019年,朋友把一間始建於(yu) 1940年的老洋房租給克拉克。洋房外,海派風格的社區環境被很好地保留下來。結合外部環境,克拉克在這間房子裏搭建了別具特色的工作台,並打造了一平米的陽台花園,雖然是個(ge) 超迷你的空間設計,但這兩(liang) 個(ge) 有效提升心靈舒適度的設計,讓他在社交平台上收獲了眾(zhong) 多粉絲(si) 。

  “當時我就是想把陽台利用起來,養(yang) 一些植物。”克拉克說,起初他養(yang) 了迷迭香、檸檬草、薄荷驅蚊三劍客,後來添置波士頓蕨、狼尾、藍雪花、天堂鳥、琴葉榕……“隨著添加種類越來越多,慢慢地打造成了有一定舒適度的小花園。”

  與(yu) 植物為(wei) 伴,讓克拉克體(ti) 會(hui) 到特別的快樂(le) 。原本是“植物殺手”的他,也慢慢變成了園藝愛好者。除了植物,克拉克還在陽台添置了露營椅、城市stooping(本義(yi) 為(wei) “彎腰”,引申為(wei) 撿拾還有使用價(jia) 值的廢棄物品)來的小家具,為(wei) 這個(ge) 小小的空間增添了活力滿滿的室外體(ti) 驗。

  陽台花園雖然不大,但克拉克的收獲卻不少:“平時照顧修剪這些植物,很能鍛煉專(zhuan) 注力,讓人進入到心流的狀態,收獲平靜的心情。”讓他感念的是,“一平米陽台花園”不僅(jin) 增添了幸福感,也讓他在疫情期間收獲了珍貴的居家體(ti) 驗,“過去三年,在家的時間多了很多,這個(ge) 戶外陽台讓我感到和外界多了鏈接,緩解了很多當時的焦慮。”

  對克拉克來說,這“一平米陽台花園”就是他的世外桃源。尤其在有陽光的日子裏,克拉克會(hui) 在陽台上待很長一段時間,除了看書(shu) 、喝茶、喝咖啡,克拉克還會(hui) 在一平米的陽台花園裏寫(xie) 生,“在陽台物色寫(xie) 生的對象,雖然是有限的街景,但觀察的視角卻可以延伸到很遠的地方:從(cong) 我的陽台望出去,是一棵很大的梧桐樹,小陽台成了與(yu) 天空連接的橋梁,可以在這裏聽到鳥叫、看到鬆鼠,這些都是悉心修建了陽台花園之後才有的體(ti) 驗,那種感覺很治愈。”

  “一平米咖啡角”宿舍也能成為(wei) 心靈充電站

  自從(cong) 大潘在家裏添置了“一平米咖啡角”,他明顯感到了舒適和放鬆。摸著喜歡的器具,整齊擺放好杯具,稱豆、磨豆、燙濾紙……衝(chong) 煮過程中,看著手衝(chong) 壺注入的水柱不斷繞圈圈,粉床和泡沫也跟著起起伏伏,這讓他感到無比舒適,非常解壓。

  90後的大潘為(wei) 了能在單位宿舍裏喝上一杯手衝(chong) 咖啡,萌生了置辦咖啡角的念頭。“日複一日的平靜布置,這個(ge) 角落開始帶給我慰藉。”大潘秉持著簡單而不失實用性的原則,在宿舍原有的折疊椅和早先購置的小桌子基礎上,不斷添置和升級自己的咖啡器具,濾杯、手衝(chong) 壺、溫度計……網上淘來的置物架、掛畫、小台曆和裝咖啡豆的瓶瓶罐罐,都成為(wei) 這個(ge) 咖啡角的成員。

  這個(ge) 咖啡角開始成為(wei) 大潘心靈的充電站,結束上午忙碌的工作,坐在這裏,喝一杯咖啡,慢慢洗淨器具,再小憩一會(hui) 兒(er) ,便能原地“滿血複活”,再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

  有時候,大潘會(hui) 邀請自己的室友來共享咖啡角的休閑時間。他的室友是位音響發燒友,在宿舍也有自己的音響角,收藏了很多碟子。在大潘喝咖啡的時候,他有時會(hui) 放一些交響樂(le) ,音樂(le) “配”咖啡,宿舍就是他們(men) 的心靈休憩小站。

  “小空間,大乾坤。”大潘在聊到他的布置經驗時著重強調了易收納和多功能性、美觀等原則,尤其是方便收納這一點,可以幫他省去很多整理空間的時間和精力。最近單位改造宿舍,他的一平米咖啡角已被打包進16寸的小箱子裏,變成了一個(ge) “心靈箱”。

  “一平米排練廳”從(cong) 書(shu) 桌到把杆任意切換

  因為(wei) 天生骨架大、條件差,芭蕾隻能作為(wei) 阿董的愛好。“但我希望用我的努力證明胖女孩兒(er) 也可以熱愛舞蹈。”從(cong) 四五歲開始學習(xi) 芭蕾舞,作為(wei) 班裏極刻苦的一名學生,她的軟開度和技術技巧數一數二。

  對芭蕾的熱愛一直堅持至今,阿董習(xi) 慣每天拿出一小時進行軟開度訓練。因疫情原因,很長一段時間她無法去機構上課,而芭蕾又非常依賴場地和空間,於(yu) 是阿董選擇在家自己打造一個(ge) 迷你排練廳。

  “完全是自己布置的。”一有了這個(ge) 念頭,阿董立馬行動。一些跳繩和瑜伽磚的器材是現成的,而像鏡子、把杆、地膠等大件則是新買(mai) 的。“大件是按照設計定製的尺寸,挑選好看、實用的款式,但由於(yu) 經驗不足,一開始量的尺寸有些不大合適,但拚拚湊湊總算還是嚴(yan) 絲(si) 合縫了。”阿董說。

  阿董是一名博士生,平時學習(xi) 壓力較大,需要這樣一個(ge) 空間得到身體(ti) 的放鬆和心靈的慰藉。經常一讀文獻就是一整天,她的身體(ti) 和精神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而這個(ge) 角落就在她的書(shu) 房裏。學習(xi) 累時,阿董就在這個(ge) “排練廳”舒展舒展筋骨,做做簡單的拉伸。“一平米排練廳”幫她實現從(cong) 書(shu) 桌到把杆的任意切換,隨時讓心靈得到短暫放空。

  除了熱愛帶給她的意義(yi) ,阿董說,在這個(ge) 角落練習(xi) 芭蕾時的成就感,也能讓她不再焦慮,拋掉煩惱。她認為(wei) “一平米”空間裏的長期堅持,已經變成了她的習(xi) 慣。

  “一平米可食花園”找回小時候的味道

  卡拉的工作室外,布置著“一平米可食花園”:番茄、香草、甜椒……琳琅滿目。卡拉童年記憶中的番茄,有著沙綿的果肉、鮮甜的汁水和濃鬱的鮮甜口感。 卡拉想重新尋回兒(er) 時的番茄味:更脆、更水,咬一口滿手流汁的那種。於(yu) 是,她決(jue) 定開始親(qin) 手栽培“小時候的味道”。卡拉希望自己的種植過程可以一切從(cong) 簡。香蕉果皮做肥料,切塊浸泡後靜置數月,就成了有機酵素;香草開花結籽後,新的種子掉落在土壤裏,無需過多幹涉,便又冒出新的嫩芽……

  簡單的種植方式,不會(hui) 占據過多的精力,反而會(hui) 提升幸福感,減少精神內(nei) 耗。卡拉說,那種快樂(le) 和感動無與(yu) 倫(lun) 比。都市的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打工人”們(men) 手指尖忙碌的外表下,大多心靈空虛。“我工作很忙,但回家看到它們(men) ,是很治愈的。”卡拉看著這些番茄,感歎道。

  疲於(yu) 奔波的工作和商業(ye) 交易,時常讓卡拉陷入迷茫,質疑自己生活的意義(yi) ……而每當她回到這個(ge) 小花園,蹲下來照顧這些大自然饋贈的“小生命”時,心靈就能重歸平靜。

  “一平米讀書(shu) 角”合租也要享受生活

  “最近在讀《人間失格》,還沒有看完。”工作回家以後,陶子習(xi) 慣在自己布置的讀書(shu) 角安靜地待著,看一些喜歡的書(shu) 。非常疲憊的時候,在這個(ge) 角落看書(shu) 或者看電影,會(hui) 讓她在這個(ge) 麵積不大的出租房裏,找到家的感覺。

  陶子是一名新媒體(ti) 工作者,與(yu) 人合租。“下班後,自己常常就躺在床上玩手機。”起初,陶子設置這個(ge) 角落,是為(wei) 了能有一個(ge) 沙發,能讓自己在麵積不大的出租房裏有一個(ge) 放鬆的空間。沙發進場後,她又覺得略顯單調,於(yu) 是陸續添置了小茶幾,貼上貼紙,把自己的書(shu) 放在這裏,讀書(shu) 角逐漸成形。

  “房子是租來的,生活是自己的。”陶子十分享受自己布置的過程。布置完成後,她興(xing) 致勃勃地發了一條朋友圈,朋友們(men) 的誇讚讓她更有成就感,於(yu) 是她開始在其他社交平台分享自己“一平米讀書(shu) 角”的照片和布置經驗。

  陶子喜歡房間溫馨的感覺,雖然在外漂泊,離家很遠,但在這個(ge) 角讀書(shu) 時,她會(hui) 感到安心和放鬆。裏麵的單人沙發有兩(liang) 層,伸展開來可以容納兩(liang) 人,有時朋友來了,兩(liang) 人會(hui) 一起在這裏聊天喝茶,分享彼此的生活,也給她帶來了極大的慰藉。

  (文中受訪者除標注外均為(wei) 化名)

  本版文/本報記者 張知依 實習(xi) 生 田璐瑤 王伊朵

  統籌/林豔 張彬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