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戰區陸軍某陸航旅:機群升空 一線飛行員輪坐指揮席位
東(dong) 部戰區陸軍(jun) 某陸航旅
機群升空 一線飛行員輪坐指揮席位
解放軍(jun) 報訊 特約記者廖曉彬、通訊員石芝鵬報道:2月初,東(dong) 部戰區陸軍(jun) 某陸航旅多型號戰機相繼起飛,展開協同訓練。與(yu) 以往不同的是,坐鎮塔台指揮席位的,是來自飛行一線的見習(xi) 飛行指揮員、二級飛行員談本謙。這是該旅改進組訓模式,縮短指揮員培養(yang) 周期帶來的新氣象。
“讓一線飛行員輪坐指揮席位,既是縮短指揮員培養(yang) 周期的務實舉(ju) 措,也是旅隊指揮作戰模式轉變的現實需要。”該旅作訓科科長丁洲挺介紹,近年來,隨著演訓任務深入推進,陸航部隊小規模、多方向同時遂行演訓任務成為(wei) 常態,夯實飛行指揮人才能力根基迫在眉睫。
為(wei) 此,該旅選拔二級機長以上、飛行超過一定時長的飛行員為(wei) 預培飛行指揮員對象,按照“見習(xi) 飛行指揮員—副飛行指揮員—飛行指揮員”培養(yang) 機製梯次推進,逐步增強飛行指揮人才隊伍力量。
實踐中,他們(men) 結合日常飛行、戰備演練等大項演訓任務,讓預培飛行指揮員在實際崗位上練指揮,在實飛實訓中提高分析判斷、統籌全局、指揮作戰能力。平時利用模擬訓練資源,設置多種特情,充分鍛煉其指揮水平。
訓練現場,談本謙緊盯電腦屏幕實時掌握戰機飛行動態、參數,將一條條調整指令下達給空中飛行員。在他的指揮下,戰機編隊先後完成多種隊形課目訓練。飛行途中,戰機編隊遭到“敵機”襲擾特情,談本謙冷靜指揮武裝直升機隱蔽接“敵”、驅離來襲“敵機”,成功化解險情。
“指揮調配不夠及時”“指揮用語不夠規範”……飛行結束,該旅領導立即對談本謙的見習(xi) 指揮情況進行分析講評,指出存在的不足,並製訂改進措施。
“以往,我們(men) 主要強調飛行員的飛行本領,是一種單通道培養(yang) ;現在,我們(men) 讓一線飛行員坐鎮塔台指揮作戰,是一種多維度強能。”該旅領導介紹,預培飛行指揮員工作展開以來,該旅飛行員指揮素養(yang) 不斷提升。前不久,該旅多方向同時展開多項演訓任務,其中過半任務由取得飛行指揮員資質的骨幹帶隊參加,均圓滿完成任務。(解放軍(jun) 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