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降價55%,種植牙價格打下來了
平均降價(jia) 55%,全國近1.8萬(wan) 家醫療機構參與(yu) 集采……近期,被稱為(wei) “史上最難集采”的口腔種植體(ti) 係統集中帶量采購在四川成都開標。半月談記者多方了解到,此次集采降價(jia) 超過預期,將為(wei) 後麵擴大醫療器械品種範圍采購探索有效路徑。
平均降價(jia) 55% ,集采效果超預期
集采前,種一顆牙大約需要1萬(wan) 至3萬(wan) 元;集采後,普遍降到萬(wan) 元以內(nei)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在國家醫保局指導和協調下,四川省醫保局牽頭形成口腔種植體(ti) 係統省際采購聯盟。全國近1.8萬(wan) 家醫療機構參與(yu) 集采,采購需求量共287萬(wan) 套。
2023年1月11日上午,四川省政府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的一間開標室座無虛席,參與(yu) 投標的企業(ye) 代表、相關(guan) 專(zhuan) 家、多省醫保部門的代表等都翹首以盼,共同期待重要的開標時刻。
上午10點,現場開標工作正式啟動。工作人員現場開啟文件袋、大聲唱讀投標函、展示投標情況。聽著一個(ge) 個(ge) 標書(shu) 中的報價(jia)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口腔種植科主任滿毅原本緊皺的眉頭逐漸舒展了:“比預期還好。”
滿毅介紹,一直以來,種植牙被口腔醫學界公認為(wei) 缺牙的最佳修複方式,患者需求也比較大,僅(jin)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口腔種植科一年的種植牙數量就超過6000顆。但是,在高昂的價(jia) 格麵前,普通患者無力承擔。“現在,平均降價(jia) 超過一半,患者負擔小了很多。”滿毅說。
本次集采預計每年可節約患者費用40億(yi) 元左右,共有55家企業(ye) 參與(yu) ,其中39家擬中選,中選率71%。半月談記者梳理發現,在此次開標現場,多款產(chan) 品“踩線”或是接近“踩線”報價(jia) ,企業(ye) 參與(yu) 度較高。“雖然集采價(jia) 格降了,但是量很大。以前,我們(men) 這樣的四川本土企業(ye) 由於(yu) 市場知名度不高,很難跟進口產(chan) 品競爭(zheng) ,現在加入集采,就有機會(hui) 擴大市場份額。”四川鴻政博恩口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石雅成說。
“以前種植牙收費價(jia) 格不太規範,經常出現一顆牙打包一口價(jia) 收費的情況,但是其中各個(ge) 部分具體(ti) 收多少錢,患者並不了解。現在,價(jia) 格更加公開透明了。”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院長助理蔣昌鬆說。
通過多項措施協同發力,預計2023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種植牙費用綜合治理結果落地實施,患者將全麵享受到降價(jia) 後的種植牙服務。
“史上最難集采”克服三重挑戰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不同於(yu) 以往耗材集采,此次集采耗時近1年時間,克服了三重困難。
一是民營醫療機構占比大,協調難。種植牙市場化程度很高,民營醫療機構約占80%的市場份額。與(yu) 以往集采不同,本次集采付出了大量精力動員民營醫療機構參加集采。經過努力,約1.4萬(wan) 家民營醫療機構參與(yu) 集采報量,占本次集采醫療機構總數的80%。
“可以說是最難的一次集采。”四川省藥械招標采購服務中心主任趙應成說,因為(wei) 種植牙沒有進入醫保目錄,醫院可以根據具體(ti) 運行成本自行定價(jia) ,需要老百姓自掏腰包。一直以來,價(jia) 格都不算規範。同時,涉及大量民營醫療機構,很多時候,需要一家家去協調,非常困難。
二是種植體(ti) 品牌集中度高,包括多個(ge) 部件,集采規則流程設計困難。趙應成介紹,此次集采既要擠出價(jia) 格水分,也要讓更多頭部品牌能夠中選,更好保障臨(lin) 床使用的穩定性和延續性。最終,引入了工程領域集采的設計規則,同時,還根據醫療機構采購需求、企業(ye) 供應能力和意願適當開展分組競爭(zheng) ,將醫療機構需求量大、且能全國供應的企業(ye) 分在A組,其他企業(ye) 分在B組。
“種植體(ti) 係統由多個(ge) 部件組成,包括種植體(ti) 、修複基台、配件包,在臨(lin) 床上一般由同一企業(ye) 的產(chan) 品成套使用。為(wei) 防範部分部件因未中標而短缺或因未納入集采而漲價(jia) ,我們(men) 通過多次調研,實行了多部件組合成套采購。”趙應成說。
三是種植牙費用構成複雜,除種植體(ti) 、牙冠等耗材外,醫療服務費用占比較高。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介紹,在單顆牙常規種植費用中,種植體(ti) 耗材費用約占1/3,醫療費用占了40%以上,還有牙冠的費用。因此,僅(jin) 靠種植牙集采難以讓群眾(zhong) 感受到明顯減負效果,需要開展綜合治理。
社會(hui) 反映“三大擔心”
相關(guan) 人士反映,雖然此次集采效果超過預期,但大家也有一定的擔心,期盼能加強監督與(yu) 執行,讓集采效果落地不打折扣。
——擔心民營醫療機構“變相漲價(jia) ”,呼籲加強監督與(yu) 日常價(jia) 格預警。半月談記者了解到,此次集采後,公立醫院將“零差率”執行,但民營醫療機構的口腔種植價(jia) 格實行市場調節,也有部分群眾(zhong) 擔心民營醫療機構“變相漲價(jia) ”。
“去年,我去民營醫院種一顆牙花了2萬(wan) 多元,想趁著集采落地後再去種另一顆牙,但害怕民營醫院暗中加價(jia) ,比如增加服務費、後續康複治療費等。”成都市民李先生說。
——擔心國產(chan) 種植牙“無人問津”,呼籲加強引導。多數種植牙從(cong) 業(ye) 者表示,患者更願意選擇進口種植體(ti) ,認為(wei) 進口優(you) 於(yu) 國產(chan) ,這樣的消費觀念短期難以改變。“此次種植牙集采不包量,這就意味著每個(ge) 中選產(chan) 品還需要去自己開拓醫院等渠道,這對國產(chan) 廠家是一大挑戰,進口品牌深耕市場多年,國產(chan) 產(chan) 品要想真正進入一些醫院,困難重重。”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坦言。
——擔心群眾(zhong) “隨意種牙”,呼籲增強口腔健康觀念。“種植牙是牙齒缺失治療的最後一步,而不是有牙缺失,就立即想種牙。我們(men) 更希望患者先及時補牙。因為(wei) 即使是目前最先進的種植牙手術,也不能保障百分之百成功。”滿毅說,當前還需要增加群眾(zhong) 的口腔健康知識,尤其是定期對牙齒進行體(ti) 檢的意識。
半月談網 半月談記者:董小紅
原標題:《種植牙價(jia) 格打下來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