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經濟新方位·今年工作怎麽幹)

發布時間:2023-02-20 11:26:00來源: 人民日報

  齊魯大地,山東(dong) 聊城陽穀縣,陽光國賓府項目建設現場一片繁忙。“參加以工代賑,家門口就能就業(ye) ,點讚!”建築工人孔慶山難掩激動。

  贛鄱大地,江西贛州贛縣區,校園招聘雙選會(hui) 上人頭攢動。“雙選會(hui) 上機會(hui) 多,還有簡曆導師,求職更便捷。”應屆畢業(ye) 生謝婷婷信心十足。

  就業(ye) 是民生之本,也是暢通經濟循環的重要支撐和關(guan) 鍵環節。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時強調:“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落實落細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

  今年就業(ye) 形勢如何?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如何落實落細?記者近日采訪了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和多位專(zhuan) 家學者。

  有利條件較多,就業(ye) 形勢將逐步改善

  2023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穩就業(ye) 工作意義(yi) 重大。

  中國勞動和社會(hui) 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表示,就業(ye) 狀況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穩住就業(ye) 能夠為(wei) 改革發展提供充足的回旋空間。與(yu) 此同時,就業(ye) 還是勞動者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基本條件。落實落細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不斷擴大就業(ye) 容量,有利於(yu) 創造和增加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2022年,麵對經濟增速放緩、疫情多發散發、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等多重因素衝(chong) 擊,就業(ye) 局勢能夠保持總體(ti) 穩定,展現出強大的韌性。”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湘泉認為(wei) ,2023年我國就業(ye) 形勢將逐步改善,保持總體(ti) 穩定仍具有較多有利條件。

  國民經濟繼續恢複,為(wei) 穩就業(ye) 奠定堅實基礎。

  “勞動力需求主要受經濟增長、資本及技術稟賦以及產(chan) 業(ye) 結構等因素影響,穩就業(ye) 首先要穩增長。”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ju) 辦的中國經濟改革與(yu) 發展年度論壇(2022)上表示,預計2023年經濟將呈現前低、中高、後穩的走勢,為(wei) 穩就業(ye) 奠定堅實的基礎。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you) 化和穩經濟各項舉(ju) 措進一步落實,我國經濟逐步恢複,將帶動就業(ye) 需求擴大,增加就業(ye) 崗位。”曾湘泉說,特別是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ye) 恢複改善,有利於(yu) 吸納勞動力就業(ye) 。

  就業(ye) 政策有力有效,護航就業(ye) 大局保持穩定。

  近年來,我國實施就業(ye) 優(you) 先戰略,落實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就業(ye) 政策“工具箱”日益豐(feng) 富。曾湘泉表示,新一年,通過調整優(you) 化即將到期的階段性減負穩崗擴就業(ye) 政策,有望持續釋放政策紅利,延續對就業(ye) 容量大的服務業(ye) 、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的穩崗擴崗支持。

  新職業(ye) 持續湧現,擴展就業(ye) 空間。

  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新產(chan) 業(ye) 新動能繼續增長,新崗位新職業(ye) 不斷湧現。以修訂後的2022年版國家職業(ye) 分類大典為(wei) 例,淨增158個(ge) 新職業(ye) ,首次標注97個(ge) 數字職業(ye) 。“新職業(ye) 新工種的出現創造了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為(wei) 勞動者提供了更廣闊的職業(ye) 發展空間。”首都經貿大學中國新就業(ye) 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說。

  服務向前延伸、政策加快落地,促進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2023年,高校畢業(ye) 生將達到1158萬(wan) 人的曆史新高,做好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尤為(wei) 重要。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王曉萍介紹,人社部已籌備一套政策“組合拳”,通過加大政策支持、服務保障、平台支撐,多渠道促進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

  “我們(men) 將加大力度推動服務向前延伸、政策加快落地。通過政策支持拓寬市場化就業(ye) 渠道,通過調度督促穩定公共崗位規模,通過專(zhuan) 項活動保持市場招聘熱度,特別是對未就業(ye) 畢業(ye) 生實施服務攻堅,對困難畢業(ye) 生開展結對幫扶,幫助他們(men) 盡快實現就業(ye) 。”王曉萍說,同時,完善青年就業(ye) 支持體(ti) 係,深化百萬(wan) 就業(ye) 見習(xi) 崗位募集計劃,促進失業(ye) 青年盡快融入市場。

  受訪專(zhuan) 家表示,隨著宏觀經濟企穩向好,將釋放更多麵向高校畢業(ye) 生的崗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形勢將有所好轉。

  “智聯招聘平台大數據顯示,春節後招聘市場將出現比較明顯的複蘇,特別是新經濟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類企業(ye) ,用工需求複蘇較快,將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帶來利好。”智聯招聘董事長兼CEO郭盛說。

  張成剛表示,做好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要注重發揮新就業(ye) 形態的作用。近年來,新就業(ye) 形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ye) 生加入,特別是在線教師、電商創業(ye) 者等領域,高學曆占比越來越高。因此,要加強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規範和支持新就業(ye) 形態健康發展,讓其更好地吸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

  曾湘泉認為(wei) ,從(cong) 長期看,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難,還難在供給與(yu) 需求不匹配。建議各大高校順應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專(zhuan) 業(ye) 設置,提高教育質量,提升高校畢業(ye) 生的就業(ye) 能力。

  穩崗舉(ju) 措陸續實施,促就業(ye) 公共服務安排到位

  眼下,全國各地、各行各業(ye) 已積極行動起來,全力穩就業(ye) 保民生,助力一季度實現“開門紅”。

  春風行動如火如荼,招聘市場供需兩(liang) 旺。

  熱熱鬧鬧的線下招聘會(hui) 回來了。2月10日,陽穀縣2023年春風行動大型綜合招聘會(hui) 熱鬧開場。

  “我們(men) 已經連續參加了6場‘下鄉(xiang) 趕大集’招聘會(hui) ,明顯感覺招工企業(ye) 多了,求職者也多了。”山東(dong) 陽穀華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王士果說,今年公司計劃新上4個(ge) 項目,用工需求大幅增加。

  據介紹,本場招聘會(hui) 共吸引112家企業(ye) 參加,近6000名求職者到場,現場達成就業(ye) 意向1590人。

  人社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5日,全國已累計舉(ju) 辦各類招聘活動2萬(wan) 場,發布崗位約1300萬(wan) 個(ge) ,組織專(zhuan) 車、專(zhuan) 列、包機9000多輛(列、架),輸送勞動者近50萬(wan) 人。

  勞務品牌再出發,農(nong) 民工就業(ye) 有抓手。

  河南藍翎環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的培訓基地,學員們(men) 熱情高漲,比樣、裁剪、點火、烘烤,每個(ge) 動作都一絲(si) 不苟。“聽說政府免費培訓,還給介紹工作,我立馬報了名。”學員丁海紅利用返鄉(xiang) 休息的時間學到新手藝,找到新工作。

  抓住“平輿防水”勞務品牌這個(ge) 牛鼻子,河南駐馬店平輿縣積極開展技能培訓,提升就業(ye) 能力。僅(jin) 2022年就新增技能人才1.8萬(wan) 餘(yu) 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000餘(yu) 人。

  新一年,以打造高質量勞務品牌為(wei) 抓手,各地區各部門努力促進農(nong) 民工實現更高質量就業(ye) 。

  展望全年,2023年各項促進就業(ye) 公共服務也已安排到位:1至3月,組織春風行動暨就業(ye) 援助月,集中為(wei) 農(nong) 村勞動力、困難人員提供就業(ye) 幫扶;4月,組織民營企業(ye) 招聘月,支持民營企業(ye) 吸納重點群體(ti) 就業(ye) ;5至8月,開展百日千萬(wan) 網絡招聘專(zhuan) 項行動,助力穩就業(ye) 保就業(ye) ;7至12月,實施離校未就業(ye) 高校畢業(ye) 生服務攻堅行動;10至11月,開展金秋招聘月,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招工穩崗難題,促進人崗對接……

  王曉萍表示:“就業(ye) 是最基本的民生。我們(men) 將堅決(jue) 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要求,把穩就業(ye) 作為(wei) 重大政治責任,以實施就業(ye) 優(you) 先戰略為(wei) 引領,以高質量充分就業(ye) 為(wei) 目標,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兜底線,全力確保就業(ye) 局勢總體(ti) 穩定。”

  版式設計:蔡華偉(wei)

  《人民日報》2023年2月20日第03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