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人才爭奪戰潮湧 公募基金招兵買馬

發布時間:2023-02-20 14:51:00來源: 中國證券報

  “最近,基金公司對投研崗的招聘需求比去年明顯要高,市場宣傳(chuan) 的崗位也有不少。”一位金融獵頭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隨著市場漸暖,最近公募基金人才流動隨之快了起來。

  近日,公募基金經理變動頻繁,不少基金經理宣布離職,一些明星基金經理的離職傳(chuan) 聞更是愈演愈烈。與(yu) 此同時,基金公司春招、社招雙管齊下,爭(zheng) 搶ESG、REITs等熱門新興(xing) 業(ye) 務人才。對於(yu) 市場、渠道等崗位,基金公司的需求也出現轉向。

  基金經理變更頻現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月18日,僅(jin) 一周時間,就有超過60隻產(chan) 品(按基金主代碼口徑計算)發布基金經理變更公告。

  2月18日,諾安基金蔡宇濱、融通基金林清源雙雙宣告離職。蔡宇濱此前管理的諾安低碳經濟股票由韓冬燕接管,諾安策略精選股票基金經理變更為(wei) 李迪;林清源管理的融通轉型三動力靈活配置混合交由張鵬管理,融通藍籌成長混合基金經理變更為(wei) 關(guan) 山。

  從(cong) 過往業(ye) 績來看,蔡宇濱、林清源管理的產(chan) 品近期業(ye) 績表現較為(wei) 突出,在同類產(chan) 品中排名靠前。其中,蔡宇濱管理的兩(liang) 隻基金淨值創曆史新高,管理規模自2021年三季度以來持續增加。

  此外,中融基金楊鑫桐、中加基金李坤元也從(cong) 老東(dong) 家離職,2月以來,已有超過10名基金經理離職。

  部分基金經理離職的同時,一批新的基金經理逐漸亮相,多位明星基金經理所管產(chan) 品紛紛增聘新人。2月18日,蔡嵩鬆管理的諾安成長混合增聘基金經理劉慧影,諾安和鑫混合增聘基金經理鄧心怡。謝治宇管理的興(xing) 全合宜混合、興(xing) 全合潤混合也於(yu) 1月新增基金經理。資料顯示,這幾位新增基金經理的管理基金時間均不足2年。其中,謝治宇管理的興(xing) 全合宜混合增聘基金經理程劍更是首度參與(yu) 管理基金產(chan) 品,該基金規模超過190億(yi) 元。

  有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認為(wei) ,明星基金經理所管產(chan) 品增聘基金經理或是出於(yu) “以老帶新”的培養(yang) 需求,不過也不排除明星基金經理想要就此減負或逐步退出後離職的可能。此前,就不乏明星基金經理在增聘新人後陸續卸任產(chan) 品的情況。例如,信達澳亞(ya) 基金馮(feng) 明遠在其所管產(chan) 品增聘新基金經理後一段時間,陸續卸任了多隻產(chan) 品的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的頻繁變動引發市場對基金經理離職潮的擔憂。不少公募人士表示,年初向來是基金經理變更的高峰期,在結束一年的考核期後,有意向跳槽的基金經理會(hui) 在此時物色機會(hui) ,加上“金三銀四”的招聘推動,使得基金公司年初發生較大的人員變動。不過,有公募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由於(yu) 基金公司年終獎發放時點的限製,正式的離職潮大概要到三、四月份才會(hui) 大範圍顯現。屆時可以算得上是新老東(dong) 家對基金經理爭(zheng) 奪最激烈的時刻。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采訪調研中還發現,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看好今年市場行情,將加大對基金經理的招聘力度。一方麵是招聘更多行業(ye) 背景出身的基金經理,補齊公司產(chan) 品線;另一方麵則是引入一些績優(you) 基金經理,提高公司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和規模業(ye) 績。更有一些公司通過提高薪資、發放股權等方式挖掘部分績優(you) 基金經理。

  招聘進行時

  內(nei) 部人才湧動的同時,基金公司麵向2024屆畢業(ye) 生的春招人才戰已經打響。值得注意的是,人才擴充的方向或往往預示著公司發展方向,從(cong) 招聘崗位中,可一窺基金公司對未來業(ye) 務的布局思路。

  最近發布了春招信息的南方基金,在投研、市場、運營各條線向應屆生合計開放了26個(ge) 崗位。其中,投研部門的招聘範圍十分廣泛,不僅(jin) 包括行業(ye) 研究員、可轉債(zhai) 研究員、港股研究員,還包括ESG研究員、海外債(zhai) 券研究員、量化交易員、QDII交易員等。

  其中,ESG研究員的名字格外引人注意。隨著近兩(liang) 年ESG投資的快速興(xing) 起,相關(guan) 人才變成了機構眼中的搶手貨。在招聘網站輸入“ESG”這一關(guan) 鍵詞,彈出的崗位月薪幾乎全部“過萬(wan) ”。對於(yu) 從(cong) 業(ye) 時間在10年以上的ESG資深人才,有上市公司則把月薪開到了10萬(wan) 元以上。

  基金公司在ESG方麵更是動作頻頻。在南方基金官網的公司介紹頁麵上,ESG這一條目被單獨列出,十分醒目。據了解,在最近兩(liang) 年的校園招聘中,南方基金都有ESG研究員這一崗位向應屆生開放。

  和ESG類似,基金投顧業(ye) 務也是近幾年在國內(nei) 興(xing) 起的新業(ye) 務類型。比起傳(chuan) 統的賣方代銷的銷售模式,基金投顧嚐試建立以客戶為(wei) 中心的買(mai) 方財富管理模式。在華夏基金旗下的投顧機構華夏財富的春招信息中,就有“私人投資顧問”的崗位,工作地點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八座城市。該工作的崗位職責中寫(xie) 道:“需以客戶為(wei) 中心,為(wei) 高淨值個(ge) 人、家族以及企業(ye) 客戶提供專(zhuan) 業(ye) 的理財規劃及資產(chan) 配置建議。”從(cong) 職位描述來看,私人投資顧問已成為(wei) 基金投顧真正觸及客戶,為(wei) 投資者提供服務的觸角。

  此外,不少基金公司近期也放出了一波社會(hui) 招聘崗位。易方達基金的社會(hui) 招聘崗位,包括指數研究員、主動權益投研的中台支持專(zhuan) 員、量化開發以及交易運作人員等。華夏基金則放出了醫療器械、地產(chan) 、新能源等近期熱門行業(ye) 的研究員崗位。

  而一家規模僅(jin) 50億(yi) 元的小型基金公司京管泰富基金日前發布了招聘公募REITs基金經理的信息,包括投資、運營、運營財務三個(ge) 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每一隻公募REITs都需要三個(ge) 基金經理,分別負責投資和運營,京管泰富基金的這三個(ge) 崗位設置恰恰是管理一隻公募REITs需要的基金經理結構。

  崗位更迭有乾坤

  如果說觀察投研崗位的招聘,能夠大致勾勒出基金公司的投資地圖,基金公司的市場、銷售等崗位的招聘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基金公司的宣傳(chuan) 取向。

  “最近有一個(ge) 原來不太常見的崗位在招,叫銀行培訓師。”據一位金融獵頭介紹,這個(ge) 職位是負責給銀行渠道培訓基金產(chan) 品,協助渠道經理的基金銷售。“要求碩士以上學曆,需要懂基金產(chan) 品,且需要5到10年工作經驗。”這位獵頭說。

  一般而言,這一職能由基金公司的渠道銷售承擔,在產(chan) 品發行之初,渠道銷售往往都會(hui) 向銀行財富顧問宣講產(chan) 品特點,以便銀行向客戶推薦。

  業(ye) 內(nei) 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解讀稱,這個(ge) 崗位單獨設立,或許是產(chan) 品大量發行後出現的職位細化。不過也有人認為(wei) ,可能是基金公司為(wei) 了更好地服務銀行等銷售渠道。

  “渠道不占優(you) 勢,隻能賣人情。我們(men) 對機構端的營銷主要是靠銷售人員親(qin) 力親(qin) 為(wei) ,到每家機構路演溝通。”一位中小基金公司員工表示,由於(yu) 公司管理規模過小,往往很難獲得渠道的青睞,在與(yu) 渠道溝通時的話語權也較低,為(wei) 更好地獲得投資者和資金,有基金公司專(zhuan) 門安排大量人員維護與(yu) 渠道對接,充當著“乙方”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股票市場逐漸轉暖,基金公司的宣傳(chuan) 崗位需求也開始多了起來。“最近我這邊招品牌宣傳(chuan) 的需求也挺多,七個(ge) 崗位裏有四個(ge) 都是找市場推廣的。”另一位金融獵頭透露,一個(ge) 有趣的趨勢是,與(yu) 前兩(liang) 年大量招聘電商直播主播不同,近期不少基金公司希望尋找的是有視頻或文字等內(nei) 容創作經驗的人選。

  一位基金公司電商部員工也佐證了這一點。他說:“去年上半年之前電商直播是風口,大家都在卷主播。既懂金融又能出鏡自然進行直播的人才很少,需要的知識和能力比較多元化,不但需要具備基金方麵專(zhuan) 業(ye) 性,同時也需要傳(chuan) 播上的專(zhuan) 業(ye) 性。一般一個(ge) 團隊會(hui) 集合金融、經濟、傳(chuan) 媒、計算機不同專(zhuan) 業(ye) 背景的人才。”

  “不過,最近各家比較缺的是做內(nei) 容輸出的。基金公司需要做亮點,這方麵的人才也很稀缺。”某基金人士表示,去年市場冷清,基金直播對投資者的吸引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整體(ti) 直播吸引力有所下降。“現在我們(men) 公司的傳(chuan) 播主要陣地是短視頻,市場部的各個(ge) 分部門都配有專(zhuan) 門出鏡的人。”

  正因人才稀缺,同行在公司之間跳槽、公司搶人的橋段時有發生。一位獵頭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華東(dong) 某家基金公司的指數產(chan) 品營銷做得十分亮眼,因此原本隸屬這家公司的相關(guan) 員工,在市場上十分吃香。“其實還是因為(wei) 金融領域較為(wei) 垂直,隻找會(hui) 營銷的人才是不夠的。尤其是頭部公司對於(yu) 人才學曆背景要求嚴(yan) 格,大部分需要名校背景畢業(ye) ,要求一疊加,就把人才庫圈得很小。”

  這位獵頭說:“還有另外一個(ge) 原因,金融行業(ye) 的平均收入還是比較有優(you) 勢的,所以選擇往行業(ye) 外跳的人並不多。”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