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如何填補數字鴻溝,讓“老有所樂”提質升級

發布時間:2023-02-20 15:21:00來源: 文匯報

  ■本報記者 王 彥

  電影市場複蘇,影院重新擁抱人群。但在大多數觀眾(zhong) 已習(xi) 慣線上購票的當下,一則“82歲老伯想看電影但買(mai) 票買(mai) 到崩潰”的消息近日刷屏社交媒體(ti) 。

  消息裏的陸老伯身在上海,遭遇了線下觀影的三重難題:手持“老年機”的他對著影院的自助取票機一籌莫展;影院現場找不到排片信息;線下票價(jia) 比線上貴出近一倍。子女不在身邊,線下也找不到年輕人幫忙,陸老伯的遭遇看似少數甚至是個(ge) 例,但一經披露即引發熱議,足見麵向老年人的文化消費市場始終牽係著人民關(guan) 切。

  在上海師範大學休閑與(yu) 旅遊研究中心主任樓嘉軍(jun) 教授看來,隨著我國養(yang) 老保障製度逐步健全,物質生活層麵得到充分保障的老年人,在精神文化方麵有了更為(wei) 旺盛的需求。“尤其是在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500萬(wan) 人的上海,在老有所為(wei) 、老有所學、老有所樂(le) 蔚然成風的國際文化大都市,如何填補數字鴻溝,給老年人多個(ge) 選項,是上海文旅產(chan) 業(ye) 擁抱挖潛‘文化養(yang) 老’、讓‘老有所樂(le) ’市場進一步提質升級的努力方向之一,也是這座城市深化生活數字化轉型途中推進數字服務適老化改造的應有之義(yi) 。”

  以“靠前服務”打造更多“線下老年友好場景”

  “我們(men) 已關(guan) 注到此事,並將在3月召開的上海影院服務質量培訓活動中將服務老年觀眾(zhong) 作為(wei) 一項專(zhuan) 門議題。”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金輝表示,陸老伯的遭遇雖不普遍,行業(ye) 本身在經曆疫情重創後也的確陷入了人員流失的困境,但偶然背後代表著更廣泛的沒有發聲的老年受眾(zhong) 群體(ti) ,值得行業(ye) 關(guan) 注。

  公允地看,在服務老年觀眾(zhong) 方麵,上海其實有所布局。比如2014年起,上海便啟動了麵向老年群體(ti) 的“陽光場”優(you) 惠票價(jia) ,按影片發行價(jia) 讓利於(yu) 老年觀眾(zhong) ,政策施行九年來續航不斷。對於(yu) “搞不定”線上購票的老年群體(ti) ,行業(ye) 協會(hui) 也曾發布指導意見,提出滬上各影院須保留線下票房服務人員,打造麵向有著線下購票需求的“友好場景”。與(yu) 此同時,“過去三年,防疫措施要求的無接觸售票疊加影院服務人員減額近四分之三,許多影院人手不足是事實。”金輝說,行業(ye) 困境是客觀的,但作為(wei) 服務行業(ye) ,提升服務質量又是如同生命線一般重要的。

  基於(yu) 此,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ye) 協會(hui) 將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來臨(lin) 之際展開新一輪的服務練兵,爭(zheng) 取以“靠前服務”打造更多“線下老年友好場景”。這些服務包括並不限於(yu) 現場引導購票、取票,老年群體(ti) 優(you) 惠等。

  讓“文化反哺”成為(wei) 數字服務適老化改造的潤滑劑

  采訪中,樓嘉軍(jun) 注意到,82歲老伯買(mai) 電影票遭遇的困境,其實還能在各個(ge) 文化消費乃至生活場景中觀察到。熱門演出票“秒空”,老年人怎樣與(yu) 年輕人拚手速?電商直播間推出買(mai) 書(shu) 團購價(jia) ,不會(hui) 網購的老年人能否享受到優(you) 惠?凡此種種看似“常規操作”,但和電影票線下購買(mai) 難類似,在身輕如燕的數字生活時代,反而成了部分老年人享受更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堵點。

  對此學者提出,數字時代,等一等年邁的身影應該在全社會(hui) 形成共識。政策推行、技術開發、公共服務提供過程中,不僅(jin) 需要各相關(guan) 方麵為(wei) 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替代選擇,也需要年輕一代以更多耐心幫助老年群體(ti) 。“在信息化社會(hui) ,麵對老年人的數字困境,希望更多年輕人來幫助父母一輩和祖父母輩,進行‘文化反哺’。”比如,在上海推進數字服務適老化改造過程中,社區可以考慮開展一些“手機培訓”課程,請中青年誌願者教授社區老人如何玩轉智能手機裏的常用軟件,開掘數字生活的各種“隱藏玩法”,讓“文化反哺”成為(wei) 數字服務適老改造的潤滑劑。

  說到底,在一座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快慢之間、變與(yu) 不變,不是無法解決(jue) 的不等式,而是可以兼顧的多選題。給予老年人更到位的關(guan) 懷、更周全的考慮,老年人的數字生活不僅(jin) 是美好願景,也是構建更具包容性的智慧老齡社會(hui) 新形態的必然要求。

  《文匯報》2023年2月20日第4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