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不止芯片操作係統,基礎軟件的追趕也迫在眉睫

發布時間:2023-02-24 10:35:00來源: 國是直通車

  文/劉育英

  近日,媒體(ti) 報道美國聯手荷蘭(lan) 、日本達成合作,對中國禁售部分DUV設備協議,妄圖封死中國芯片製造業(ye) 。隨著美國一輪輪無端製裁,“缺芯少魂”一次次引發巨大關(guan) 注。

  但其實,“魂”,並不僅(jin) 是操作係統,也包括數據庫、操作係統、工具軟件、開發軟件等基礎軟件,在這些未受到足夠關(guan) 注的IT供應鏈關(guan) 鍵環節,中國企業(ye) 的長征才剛剛開始。

  國產(chan) 軟件的“軟肋”

  近幾年的貿易摩擦和全球產(chan) 業(ye) 鏈重組,進一步凸顯了基礎軟件在實體(ti) 經濟和數字經濟中的戰略性地位,也關(guan) 係著產(chan) 業(ye) 安全和經濟安全。

  2022年8月13日,美國商務部發布最終規定,對設計GAAFET(全柵場效應晶體(ti) 管)結構集成電路所必須的EDA軟件以及其他技術的出口管製。

  EDA作為(wei) 芯片設計軟件,可以進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的功能設計、物理設計、驗證等。EDA本身極其複雜,對於(yu) 實現芯片自主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yi) 。實現了EDA工具自主化,就能夠基本達成半導體(ti) 自主化的先決(jue) 條件。

  目前全球的EDA軟件主要由Cadence、Synopsys、Mentor等三家美國企業(ye) 壟斷。它們(men) 的產(chan) 品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高達85%。EDA軟件的市場規模不大,但對半導體(ti) 市場的作用極其明顯,斷供EDA軟件非常不利於(yu) 中國芯片事業(ye) 的發展。

  另一起“斷供”事件發生在2020年。美國商務部將中國數十家公司和13所高校列入了製裁“實體(ti) 清單”。不久後,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北航等中國高校的師生發現,在使用“工科神器” Matlab時,顯示授權許可無效。Matlab是美國MathWorks在1984年推出的商用數學軟件,隻要是與(yu) 數學有關(guan) 的領域,全部需要使用到這個(ge) 軟件。

  風險有時來自企業(ye) 本身。2020年12月,紅帽公司宣布2021年底停止維護CentOS8,2024年6月30日停止維護CentOS7,後續將無法獲得官方升級和補丁。CentOS作為(wei) 服務器操作係統,在電信、金融、互聯網、政務等行業(ye) 得到了廣泛運用。

  CentOS的停服意味著大量使用CentOS的用戶急需尋找替代方案,但這也使得國產(chan) 操作係統廠商站出來承接CentOS生態延續與(yu) 技術兜底的需求。

  此外,目前開源已經成為(wei) 軟件業(ye) 發展的主要方式,中國軟件積極參與(yu) 國際知名開源社區。“源代碼”雖然沒有國界,但軟件作為(wei) 一種“產(chan) 品”,受到美國出口管控條例的管製。此前微軟旗下開源社區Github曾封禁了包括伊朗在內(nei) 的一些國家的開發者。這也引發中國開發者的的擔心:隨著大國關(guan) 係的變化,自己的賬號是否也會(hui) 遭到封禁。

  中國基礎軟件幾乎被國外企業(ye) 所壟斷。操作係統領域有微軟的Windows、穀歌的androids、蘋果的ioses;數據庫領域有甲骨文的Oracle、微軟的SQL Server、IBM的DB2。

  中國軟件協會(hui) 的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在全球操作係統、基礎軟件(含桌麵、數據庫、雲(yun) 操作係統、工具軟件等)領域,美國業(ye) 務收入約0.81萬(wan) 億(yi) 美元,占全球比例為(wei) 五分之四。我國基礎軟件份額較少,國產(chan) 軟件的國內(nei) 市場份額僅(jin) 為(wei) 5%,國產(chan) 操作係統的國內(nei) 市場占有率僅(jin) 4%。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1月末發布的《技術領域的中美戰略競爭(zheng) :分析與(yu) 展望》認為(wei) ,在各類操作係統上,美國都具有明顯優(you) 勢,並掌握內(nei) 核等核心技術。相比之下,中國國內(nei) 的自主操作係統雖占有一定市場份額,但整體(ti) 缺乏核心競爭(zheng) 力。美國企業(ye) 在多數工業(ye) 軟件分類中也保持領先地位。中國企業(ye) 在經濟管理等具有數據敏感性的軟件上占據一定的國內(nei) 市場份額,但在全球高端市場上始終難以突破。而在對信息技術發展較為(wei) 關(guan) 鍵的研發設計和通用工具類軟件(如EDA軟件)方麵,中國與(yu) 美國尚有較大差距。

  有業(ye) 界人士分析指出,從(cong) 底層芯片到操作係統、根技術、開發工具和各類應用軟件服務,美國的數字化生態體(ti) 係已經“枝繁葉茂”,而中國的軟件產(chan) 業(ye) 經過多年發展和追趕,已基本構建了相對完整的結構脈絡,但總體(ti) 仍十分孱弱。從(cong) 整個(ge) 軟件生態來看,中國軟件產(chan) 業(ye) 在各個(ge) 環節與(yu) 美國比,仍有很大差距。

  基礎軟件為(wei) 什麽(me) 重要:以開發軟件為(wei) 例

  軟件開發工具是基礎軟件中的一種。國外的行業(ye) 分析顯示,2022年,全球軟件開發工具市場規模約為(wei) 51億(yi) 美元,預計到2028年將增長至約115億(yi) 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wei) 14.5%。從(cong) 全球市場占比看,北美地區占有市場份額超過50%;其次是歐洲地區,占有的市場份額超過20%。

  軟件開發工具的作用,類似於(yu) 芯片製造的光刻機。光刻機用於(yu) 芯片生產(chan) 的光刻工藝,而光刻工藝又是芯片生產(chan) 流程中最關(guan) 鍵的一步,所以光刻機作為(wei) 光刻技術的載體(ti) ,是芯片製造不可或缺的關(guan) 鍵生產(chan) 工具之一。一台先進的光刻機,甚至可能影響一個(ge) 國家的芯片產(chan) 業(ye) 發展進程。

  在軟件開發的過程中,開發者基於(yu) 創意和需求,通過端到端的軟件開工具,把創意一步步開發成為(wei) 廣大企業(ye) 和消費者可感知、可利用、高體(ti) 驗的應用軟件。而軟件、硬件、芯片等組合在一起,即是各行各業(ye) 所廣泛應用的電子產(chan) 品。

  這同樣需要許多類似光刻機的關(guan) 鍵開發工具,它們(men) 是軟件開發的前沿技術載體(ti) ,是軟件產(chan) 品生產(chan) 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軟件開發工具的類別主要有:項目管理、代碼托管、代碼檢查、編譯構建、部署、測試、發布。如果缺少軟件開發工具,整個(ge) 軟件產(chan) 業(ye) 的生存基礎就會(hui) 受到直接挑戰。

  以其中的測試軟件舉(ju) 例,2019年12月,某國航空公司新一代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就在運載火箭工作結束後,飛船卻出現了故障,最終導致無法與(yu) 國際空間站對接,不得不提前返回地麵。

  經調查,因為(wei) 測試載人飛船軟件係統的程序存在嚴(yan) 重缺陷,在測試階段隻是將整個(ge) 飛行過程分成了幾個(ge) 小單元分別進行測試,而沒有對飛船進行從(cong) 發射到國際空間站對接再到著陸的全流程集成測試,才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目前全球範圍內(nei) 軟件開發工具的核心廠商主要包括Microsoft、Jetbrains、Perforce、Atlassian、Adobe等,共占有市場份額約45%,此外還有Oracle、Synopsys和Axure Software、Sparx Systems、 Trident Inforsol等一批主要廠商。

  大量中國軟件企業(ye) 直接購買(mai) 美國商用工具,國產(chan) 軟件工具鏈大量依靠開源技術包裝而成。從(cong) 2019年至今,已有超過1000家中國企業(ye) 、機構等被列入美國“實體(ti) 清單”。相關(guan) 商品和技術的製裁管控,可能直接導致相關(guan) 方生產(chan) 停滯,威脅企業(ye) 和機構的生存安全。從(cong) 發展角度看,隻有研發工具自主可控的核心工具(如軟件開發工具),才能保障企業(ye) 核心業(ye) 務安全。

  中國公司進入突圍窗口期

  中國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從(cong) 2000年至2020年,中國軟件市場整體(ti) 規模實現了135倍增長,美國為(wei) 3.2倍;2020年,中國軟件產(chan) 業(ye) 規模占全球軟件產(chan) 業(ye) 的24%,占GDP比重約7.9%。中國軟件產(chan) 業(ye) 正在飛速增長。

  在“十三五”期間,中國的操作係統、數據庫、中間件、辦公軟件等基礎軟件實現突破,取得一係列標誌性成果。

  例如,在EDA軟件方麵,中國現在大約有50多家EDA企業(ye) ,包括華大九天、國微集團、芯願景等,近幾年已將EDA的市場份額從(cong) 6%提升至11%。在操作係統方麵,中國湧現了麒麟銀河、統信、歐拉、鴻蒙等係統,並打造了自己的開源社區,吸引全球開發者加入,同時大力加快生態建設。

  為(wei) 破解軟件開發工具“卡脖子”風險,華為(wei) 於(yu) 2019年開始進行去美國化自研,範圍涉及硬件(X86->ARM)、操作係統(Linux/Windows->歐拉)、數據庫(Oracle->RDS)、中間件、應用軟件改造5個(ge) 大類的全棧自研替換,涉及幾百個(ge) 組件的替換,千萬(wan) 行代碼的測試驗證。

  隨著軟件規模的不斷擴大,生成軟件的源代碼規模也在急劇上升,單個(ge) 軟件係統規模已達數億(yi) 行、開發人員達數千人。

  2月20日,華為(wei) 雲(yun) 代碼托管服務CodeArts Repo正式上線,這是一款全棧自研、基於(yu) Git的雲(yun) 端代碼托管服務,目前管理並保護著華為(wei) 1100億(yi) 行代碼,支撐15萬(wan) 人開發作業(ye) ,日均1億(yi) 次下載量、1PB傳(chuan) 輸流量、3億(yi) 次API調用,一套係統支撐了華為(wei) 嵌入式、雲(yun) 、終端、車等各類型產(chan) 品代碼管理和協同開發。

  現在,中國國產(chan) 軟件發展迎來新一輪關(guan) 鍵窗口期。

  一是由於(yu) 全球軟件業(ye) 進入“軟件定義(yi) 一切”時代,將引入新的軟件平台、新的架構,軟件定義(yi) 不再局限於(yu) 計算、存儲(chu) 、網絡等硬件資源,也開始走向雲(yun) 計算、工業(ye) 互聯網等;二是萬(wan) 物互聯時代,新的應用場景不斷出現,帶來了新的需求。

  如歐拉就是定位於(yu) 萬(wan) 物互聯下的數字經濟底座,為(wei) 不同設備提供統一的“語言”的操作係統。經過近兩(liang) 年的發展,歐拉社區已吸引6000多名開發者、超過100家企業(ye) 加入,國內(nei) 操作係統領軍(jun) 企業(ye) 紛紛發布基於(yu) 歐拉的商用發行版,在政府、運營商、金融、交通等領域規模部署。

  目前,中國正在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基礎軟件將得到支持。《“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發展規劃》把攻堅基礎軟件放在重要位置。其措施包括完善桌麵、服務器、移動終端、車載等操作係統產(chan) 品及配套工具集,推動操作係統與(yu) 數據庫、中間件、辦公套件、安全軟件及各類應用的集成、適配、優(you) 化;推進軟件集成開發環境相關(guan) 產(chan) 品和關(guan) 鍵測試工具的研發與(yu) 應用推廣等。

  從(cong) 短期看,美國製裁和技術脫鉤下,中國軟件企業(ye) 會(hui) 受到打擊,但同時時代機遇也給中國軟件業(ye) 帶來新的可能。這需要業(ye) 界從(cong) 技術、應用、生態、人才等方麵去加以突破。正如中央所強調的: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一體(ti) 設計,實現有效貫通;堅持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人才鏈一體(ti) 部署,推動深度融合。從(cong) 長遠看,中國的基礎軟件會(hui) 迎來較大發展。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