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廚房小家電上市公司去年業績分化 行業追求差異化、品牌化 服務消費升級

發布時間:2023-02-24 15:11:00來源: 證券日報

  記者 鄔霽霞

  2月23日,蘇泊爾披露2022年業(ye) 績快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ye) 收入201.71億(yi) 元,同比下降6.55%;歸母淨利20.68億(yi) 元,同比增長6.36%。

  事實上,過去一年裏,廚房小家電企業(ye) 的日子都不好過。奧維雲(yun) 網傳(chuan) 統渠道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廚房小家電共計13個(ge) 品類實現零售額520.3億(yi) 元,同比下降6.7%;零售量22049萬(wan) 台,同比下降12.7%。同時,行業(ye) 內(nei) 幾家主流廚房小家電上市公司業(ye) 績也出現分化。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綠色健康化、智能化以及功能多樣化將是廚房小家電行業(ye) 扭轉頹勢的重要突破口。

  小家電公司業(ye) 績分化

  對於(yu) 廚房小家電行業(ye) 來說,2022年本來應該是“回調年”,但最終市場走勢不盡人意。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於(yu) 消費者消費意願不強,去年廚房小家電市場繼續遇冷;不僅(jin) 如此,廚房小家電產(chan) 能過剩、市場飽和,也是影響發展的重要因素。”

  具體(ti) 來看,行業(ye) 內(nei) 幾家主流廚房小家電企業(ye) 業(ye) 績表現也冷暖不一。例如,相較於(yu) 蘇泊爾的營收下降、淨利微漲,北鼎股份則麵臨(lin) 營收、淨利雙降:公司去年實現營業(ye) 收入8.05億(yi) 元,同比下降4.98%;歸母淨利4753.14萬(wan) 元,同比下降56.19%。

  而愛仕達、ST德豪則繼續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根據業(ye) 績預告,愛仕達去年預計虧(kui) 損4867.90萬(wan) 元至6903.57萬(wan) 元,ST德豪則預計虧(kui) 損3.8億(yi) 元至4.8億(yi) 元。

  與(yu) 上述企業(ye) 相比,小熊股份、比依股份卻在去年取得了不錯的業(ye) 績。小熊股份2022年實現營業(ye) 收入41.15億(yi) 元,同比增長14.12%,歸母淨利潤3.72億(yi) 元,同比增長31.21%。而比依股份預計去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7億(yi) 元至2.0億(yi) 元,同比增長41.82%到66.85%。

  丁少將認為(wei) ,“廚房小家電市場仍有增長空間,目前隻是階段性遇到了壓力。由此說明那些仍能實現中高速增長的企業(ye) 正處於(yu) 良性發展軌道。”

  行業(ye) 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

  奧維雲(yun) 網小家電事業(ye) 部總經理李婷認為(wei) ,從(cong) 需求端來看,消費者為(wei) 更高品質的商品支付合理溢價(jia) 的意願在悄然提升。從(cong) 供給端來看,更新迭代成為(wei) 確定的方向。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zhuan) 家、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廚房小家電市場的產(chan) 品品質不斷提高,從(cong) 最初的低價(jia) 位、低質量產(chan) 品轉變為(wei) 品牌化、高端化、智能化。”

  “目前廚房小家電市場消費升級、產(chan) 品結構升級表現明顯,行業(ye) 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未來廚房小家電將繼續朝著智能化、個(ge) 性化、健康化等方向發展。相關(guan) 企業(ye) 也都希望在高端市場上有所突破,因為(wei) 這意味著更高的毛利率和更高的產(chan) 品附加值。”洪勇補充道。

  為(wei) 了迎合消費者的新需求,廚房小家電行業(ye) 也越來越“卷”。比如蘇泊爾針對小家庭推出小容量遠紅外IH本釜電飯煲,升級空氣炸鍋可拆洗技術,推出行業(ye) 內(nei) 首款可攪拌養(yang) 生壺。此外,蘇泊爾緊跟科技發展,推出全新形態“IOT料理快鍋”,將科技和烹飪相結合,快速實現人機交互。比依股份則在去年推出全行業(ye) 首款帶稱重功能的智能空氣炸鍋,能根據不同食物的重量精準烹飪,目前已在國內(nei) 外市場接到大批量訂單。公司新研發的係列可視空氣炸鍋也已投放市場並取得了不錯的銷量。

  武漢大學客座研究員唐大傑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廚房小家電應著重於(yu) 挖掘消費者需求,不斷創新,滿足消費者個(ge) 性化需求。相關(guan) 企業(ye) 要加強基於(yu) 真實生活場景的差異化創新,同時可以賦予品牌文化內(nei) 涵,打造和引領新型生活方式。”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