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在中國】“我們是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征程的見證者、參與者、受益者”
“強生進入中國近4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偉(wei) 大征程的見證者、參與(yu) 者、受益者。”強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為(wei) 群說。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跨國企業(ye) 進入中國市場,與(yu) 中國經濟共同成長。近日,記者跟隨“新時代新機遇——跨國企業(ye) 在中國”網上主題宣傳(chuan) 活動報道組,走進多家將創新中心和總部設在上海的跨國企業(ye) ,傾(qing) 聽他們(men) 參與(yu) 中國創新發展的感受。
1985年,強生進入中國,成為(wei) 改革開放以來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ye) 。如今,強生在華設有10餘(yu) 家法律實體(ti) ,供應鏈基地分布於(yu) 北京、上海、廣州、蘇州、西安等城市,員工數超過1萬(wan) 人。2019年6月,強生將全球最大、亞(ya) 太首家創新孵化器JLABS安家在上海張江,2021年,強生中國成為(wei) 首家獲得上海市政府認定的開放式創新平台。
“中國政府為(wei) 我們(men) 打造了非常好的營商環境,我們(men) 也感受到政府對創新產(chan) 品的重視。”在位於(yu) 上海市徐匯區的強生中國區總部,剛從(cong) 博鼇回來的宋為(wei) 群接受了記者采訪。他表示,“我們(men) 有多款眼科產(chan) 品以及未來的手術機器人等都將通過‘新國九條’政策和當地的真實世界數據研究快速上市。去年,批準55個(ge) 創新醫療器械產(chan) 品上市,同比增加57.1%。其中強生醫療科技創新止血產(chan) 品(速即紗)聚積顆粒位列其中。在製藥領域,強生在中國的31個(ge) 創新藥品已有30個(ge) 列入國家醫保目錄。”
與(yu) 強生有著相同感受的,還有與(yu) 中國同齡的跨國企業(ye) ——美敦力。正是基於(yu) 對中國創新研發的重視,醫療科技行業(ye) 的領導者——美敦力在中國設立了兩(liang) 家創新中心,分別位於(yu) 上海和成都,平均每年培訓醫療專(zhuan) 業(ye) 人士約15000人次。
成立於(yu) 2005年的美敦力創新中心(上海)位於(yu) 上海漕河涇開發區,擁有世界前沿的臨(lin) 床培訓設施,包括2間DSA聯合手術室、占地400平方米、可同時進行11台手術實驗手術的外科臨(lin) 床實驗層,以及重症監護及麻醉模擬培訓室等,為(wei) 中國乃至亞(ya) 洲的醫護人員提供先進的臨(lin) 床培訓與(yu) 交流平台。美敦力上海創新中心負責人介紹,“這裏不僅(jin) 是培訓中心,更是共創中心,一線醫護人員會(hui) 把實操心得和意見建議告訴我們(men) 的研發人員,通過不斷磨合,讓產(chan) 品研發獲得最優(you) 解。”
“全球最小的心髒起搏器第一次成功亮相就是在進博會(hui) 。”作為(wei) 五屆進博會(hui) 的“全勤生”,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介紹,參加的五屆進博會(hui) 中,每一屆都引進60-70款全球領先的創新產(chan) 品,去年還在進博局幫助下,首次把三大手術機器人平台帶到中國市場,並大放異彩。“在醫療健康領域,中國市場一定會(hui) 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市場。我們(men) 當下在中國的工廠生產(chan) 、創新中心培訓,都是為(wei) 本土化戰略服務。以後這裏不僅(jin) 僅(jin) 是生產(chan) 基地,還是創新來源”,顧宇韶說。(光明網記者 魏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