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自主品牌車企進軍新勢力“領地” 新能源車高端市場競爭白熱化

發布時間:2023-02-24 15:19:00來源: 證券日報

  記者 李昱丞

  2月23日,比亞(ya) 迪高端品牌騰勢開啟D9 EV全球交付。同日,吉利汽車舉(ju) 辦新能源戰略發布會(hui) ,公司旗下中高端新能源係列品牌“吉利銀河”正式麵世,首款電混SUV銀河L7同步亮相。

  除了比亞(ya) 迪和吉利汽車,近來廣汽埃安、長安汽車等車企相繼籌劃推出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借助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車企試圖以高端化實現突破。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ye) 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處於(yu) 發展高峰期,合資品牌在新能源轉型上相對較慢,傳(chuan) 統自主品牌則希望複製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在高端市場的成功,實現彎道超車。”

  多家車企進軍(jun) 高端市場

  除了新發布的吉利銀河,此前,吉利汽車旗下首款純電高端品牌極氪公布了第三款車型,據悉,這一車型有望於(yu) 今年第三季度上市。

  不僅(jin) 僅(jin) 是吉利汽車,近期自主品牌車企相繼發力中高端新能源汽車。例如,去年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的比亞(ya) 迪1月份推出全新高端汽車品牌仰望,定價(jia) 躋身百萬(wan) 元級別。廣汽埃安旗下高端品牌昊鉑則在去年12月30日發布了第二款產(chan) 品Hyper GT。

  長安汽車旗下深藍品牌也有新動作。有報道稱長安深藍首款SUV S7將在今年3月初亮相,預計在6月份正式上市。此外,長安汽車、華為(wei) 、寧德時代三方合作品牌阿維塔計劃在年內(nei) 發布阿維塔11單電機版和全新中大型轎車E12。

  長城汽車同樣嚐試布局高端智能電動車,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沙龍首款量產(chan) 車去年11月份在廣州車展亮相,目前在組織管理上與(yu) 歐拉品牌進行整合。

  “我國自主品牌車企在新能源方麵的積累更深厚,從(cong) 原料到整車製造以及銷售等都掌握在自己手裏,所以自主品牌車企有能力、有底氣推出中高端新能源汽車。”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雒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wei) 。

  而合資品牌在新能源轉型方麵力度普遍偏弱。乘聯會(hui) 報告顯示,1月份,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了43.8%;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為(wei) 21.4%;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jin) 有2.7%,較2022年12月份下降2.3個(ge) 百分點。

  與(yu) 此同時,這些自主品牌車企推出的中高端產(chan) 品承載著不同的使命。例如吉利銀河有望填充幾何與(yu) 極氪兩(liang) 大品牌的空白,深藍SUV L7重在補充深藍品牌的產(chan) 品序列,而比亞(ya) 迪仰望的推出或更著重於(yu) 對品牌調性的提升。

  中高端市場成主戰場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中低端市場漸趨飽和,中高端市場儼(yan) 然成為(wei) 了車企博弈的勝負手。

  乘聯會(hui) 數據顯示,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中,C級別(高端)汽車累計零售668787輛,同比增速達到145.6%。尤其是C級純電汽車,去年零售銷量同比增長201.3%,領跑各級別純電汽車。B級別汽車去年累計銷售1347419輛,同比增速達到88.4%,增速也較快。

  從(cong) 價(jia) 格帶上看,去年中國30萬(wan) 元及以上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807819輛,同比增速達到71.4%。其中,純電車型零售銷量達到577587量,同比增長74.4%。

  自主品牌車企今年普遍提出了不低的銷售增速目標。例如長安汽車擬衝(chong) 擊全年280萬(wan) 輛目標;吉利汽車提出了165萬(wan) 輛的年度銷量目標,同比增長15%;長城汽車目標銷量為(wei) 160萬(wan) 輛,同比增長50%以上。看似樂(le) 觀的成長目標背後,實則需要中高端市場的鼎力支持。

  雒佑認為(wei) ,經過前期的發展,國內(nei) 新能源汽車低端市場已被瓜分完畢,爭(zheng) 奪中高端市場成為(wei) 今後國內(nei) 車企的主戰場,也更能完善產(chan) 品布局。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低端車型利潤微薄,“國補”退潮後生存艱難;中高端車型利潤空間高,潛在市場大,廠家適時推出中高端車型可以滿足市場需求,也能夠擴大生存空間。

  自主品牌車企憑借完善的產(chan) 業(ye) 布局和銷售渠道向新能源汽車中高端市場發起衝(chong) 擊,勢必擠壓合資燃油車以及造車新勢力的生存空間,未來競爭(zheng) 或日趨白熱化。

  原本在中高端市場深耕的造車新勢力已經感受到了壓力。“高端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容量也是有限的,此前理想、蔚來等成功對奧德賽、謳歌、英菲尼迪等傳(chuan) 統高端品牌造成衝(chong) 擊,而隨著新競爭(zheng) 者的進入,技術落後的產(chan) 品也麵臨(lin) 被淘汰的風險。”張翔表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