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水利建設闊步向前,足音鏗鏘!

發布時間:2023-02-24 15:20:00來源: 光明日報

  【強信心 看優(you) 勢】

  作為(wei) 最忠實的記錄者,時間記下的不隻是進度,更是隻爭(zheng) 朝夕的決(jue) 心、噴薄而出的幹勁。

  2月20日,福建晉江,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工程開工。在泉州向金門供水工程正式通水4年多後啟動的這一重大水利工程,建成後將為(wei) 金門供水提供更可靠、更穩定、更安全的水源保障。

  同一天,河南周口,淮河流域重點平原窪地治理工程開工動員會(hui) 舉(ju) 行。這項涉及周口、信陽、駐馬店等7個(ge) 省轄市和25個(ge) 縣區的重大水利工程,實施後將全麵提高治理區的防洪排澇能力。

  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首個(ge) 開工項目引江補漢工程進入主體(ti) 隧洞施工階段,湖北省碾盤山水利水電樞紐工程通過下閘蓄水階段驗收,安徽省鳳凰山水庫工程開工……這個(ge) 2月,重大水利工程接二連三地呈現重大節點,著實叫人應接不暇!

  看熠熠神州,每個(ge) 水利工程施工現場,一台台轟鳴的機械、一個(ge) 個(ge) 忙碌的身影,繪出活力迸發、激情四溢的火熱畫卷!

  水利投資完成創曆史新高

  2月21日,位於(yu) 湖北丹江口市的引江補漢出口段工程工地現場一片繁忙,安樂(le) 河工區和桐木溝工區兩(liang) 大工區各個(ge) 工作麵全線鋪開,施工車輛往來穿梭,鑽孔開挖器械轟鳴不斷。“根據施工進度計劃安排,桐木溝檢修交通洞和輸水隧洞主洞的施工是出口段本年度最主要的施工項目,同時,檢修排水泵站、安樂(le) 河橋及安樂(le) 河河道整治工程同步組織施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江漢水網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丹江口建管部工程處施工技術負責人米迪說。

  作為(wei) 全麵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的重要標誌性工程,南水北調引江補漢工程於(yu) 去年開工。除了這一工程,淮河流域防洪工程體(ti) 係標誌性、戰略性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提升區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的環北部灣廣東(dong) 水資源配置等一批具有戰略意義(yi) 的重大工程相繼開工建設。

  “2022年開工重大水利工程47項、投資規模4577億(yi) 元,其中總投資超過100億(yi) 元的項目有13個(ge) ,開工數量和投資規模均為(wei) 曆史最多。”水利部副部長王道席介紹。

  令人振奮的還有另一個(ge) 曆史性突破——2022年,我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達10893億(yi) 元,比2021年增長44%,首次突破1萬(wan) 億(yi) 元關(guan) 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水利建設投資完成額最多的一年。“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充分發揮了吸納投資大、產(chan) 業(ye) 鏈條長、創造就業(ye) 多、帶動能力強的作用,直接吸納就業(ye) 人數251萬(wan) 人,其中農(nong) 村勞動力205萬(wan) 人,為(wei) 穩投資、促就業(ye) 發揮了重要作用。”王道席說。

  一批水利工程發揮顯著效益

  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右岸廠房安裝間內(nei) ,橋機穿行、機械轟鳴、焊花飛舞。“今年是大藤峽工程建設的收官之年,開年以來,我們(men) 近2000名建設者開足馬力。”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建設部工程師張鬆濤說。

  雖然還未全麵完工,但這座橫亙(gen) 在西江上的“璀璨明珠”已開始綻放光芒——2022年,大藤峽工程發揮流域關(guan) 鍵控製性工程防洪“王牌”作用,有效減輕西江中下遊乃至珠江三角洲防洪壓力;築牢珠澳供水保障第二道防線,全年累計應急調水4.4億(yi) 立方米;全年發電量33.1億(yi) 度,運行至今帶動超百億(yi) 元產(chan) 業(ye) 發展……

  民生為(wei) 上、治水為(wei) 要。水利建設,歸根到底是要發揮效益,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022年,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發揮了顯著效益。”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設司司長王勝萬(wan) 表示,除了大藤峽水利樞紐,去年河北雄安新區新安北堤防洪治理工程(一期)等堤防工程、山東(dong) 南四湖湖東(dong) 滯洪區建設等蓄滯洪區工程為(wei) 區域防洪安全保障作出重要貢獻。保障供水安全方麵,引江濟淮工程去年年底實現試通水試通航,供水範圍涉及皖豫兩(liang) 省55個(ge) 縣(市、區),受益人口5100多萬(wan) 人;廣東(dong) 韓江高陂水利樞紐、湖北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等建成後充分發揮了水資源配置優(you) 勢,緩解了區域水資源緊缺問題。

  “湖南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灌區等10項灌區工程去年完工發揮效益,對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yi) 。保障生態安全方麵,黃蓋湖治理工程完成竣工驗收,黃蓋湖水質顯著提高;江蘇省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環湖大堤達標建設(江蘇段)將有效改善太湖和湖西地區水環境。”王勝萬(wan) 說。

  還有更多工程潤澤了民心——去年,我國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3500多座,開展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1605條、治理河長1.4萬(wan) 公裏;完工農(nong) 村供水工程18169處,全國農(nong) 村自來水普及率提高到87%。

  灌區建設改造提升糧食產(chan) 能

  “以前渠道淤積嚴(yan) 重、雜草叢(cong) 生,有些渠道還被村民填平了,根本通不了水。要是遇到大旱,連水井都會(hui) 幹涸,村民的收成都成了問題。”說起灌區改造前的情景,湖南省衡南縣相市鄉(xiang) 許田村村幹部劉小林告訴記者。

  如今,淤堵近30年、歐陽海灌區末端的衡南縣境內(nei) 約16公裏渠道已全部打通。據了解,歐陽海灌區春灌前將全麵完成1.5億(yi) 元中央投資的續建配套與(yu) 現代化改造項目和有關(guan) 渠道清淤疏浚工作。而整個(ge) 湖南省,去年以來共完成60餘(yu) 處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yu) 改造項目,開展14處渠道“中梗阻”暢通行動,新增、恢複灌溉麵積41.78萬(wan) 畝(mu) ,改善灌溉麵積116.40萬(wan) 畝(mu) 。

  水利,是農(nong) 業(ye) 的命脈。日前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大中型灌區建設和現代化改造。這個(ge) 春天,在江西寧都,梅江灌區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在海南萬(wan) 寧,牛路嶺灌區建設熱火朝天地展開……

  “2022年,江西大坳、梅江,廣西大藤峽、龍雲(yun) ,海南牛路嶺,安徽懷洪新河等8處新建大型灌區開工建設,建成後將新增恢複改善灌溉麵積730多萬(wan) 畝(mu) 。”水利部農(nong) 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透露,去年實施的529處大中型灌區建設和改造項目超額完成年度計劃,新建改造渠(溝)道達1萬(wan) 多公裏、渠係建築物3萬(wan) 多處、量測水設施1萬(wan) 多處,全年新增恢複灌溉麵積366萬(wan) 畝(mu) ,改善灌溉麵積2951萬(wan) 畝(mu) 。

  今年,我國將啟動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聚焦這一行動,陳明忠介紹,水利部將謀劃新建一批大中型灌區,提升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加快推進大中型灌區現代化建設和改造,提升灌區質量;加強灌區、灌排泵站標準化管理,推動數字孿生灌區先行先試,提升灌區運行管護水平。

  聽,那幹勁十足的施工現場機聲隆隆,那縱橫交錯的溝渠裏水聲汩汩,正是這些動人的節奏,匯成了水利建設闊步向前的鏗鏘足音!

  (本報記者 陳 晨)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