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經濟觀察:網絡詐騙不斷翻新,平台治理如何跟上?

發布時間:2023-03-02 10:10:00來源: 工人日報

  近年來,伴隨著短視頻平台信息不斷豐(feng) 富,用戶之間交流日益密切,各類詐騙行為(wei) 也開始在平台上出現,且不斷翻新。詐騙成為(wei) 短視頻平台上表現最明顯、危害最大、“裹挾”用戶最多也最受公眾(zhong) 關(guan) 注的一類違法違規行為(wei) 。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10月,累計有260種新詐騙手法出現,且呈現周期長、環節多、跨平台等特點。

  近日,抖音風控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不法分子多將用戶從(cong) 短視頻平台引流至第三方社交平台,再實施詐騙。在與(yu) 抖音相關(guan) 的詐騙案件中,這一數字超過了90%。此外,還有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在評論區、粉絲(si) 群發布賭博鏈接等方式進行導流詐騙。

  一些短視頻運營者通過特定視頻吸引潛在的被害人,要求其添加微信或其他社交軟件,由詐騙行為(wei) 人與(yu) 其進行交流。通過聊天、朋友圈交流等逐漸取得被害人信任,其後利用網戀關(guan) 係、朋友關(guan) 係騙取錢財。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吳沈括表示,相較於(yu) 其他犯罪,互聯網詐騙更難治理。不僅(jin) 僅(jin) 是因其利用的是新型電信網絡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基於(yu) 此而演變出的詐騙手段創新、詐騙對象精準、運作方式鏈條化等突出特征。

  打擊網絡詐騙,平台義(yi) 不容辭。短視頻平台在開展經營活動的同時,理應為(wei) 用戶打造更加安全舒適的網絡環境。去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對互聯網平台、運營商與(yu) 金融機構等主體(ti) 有了更為(wei) 明確的要求。

  那麽(me) ,針對網絡詐騙越發活躍且手段不斷翻新,平台治理如何跟上?

  一般來講,治理詐騙的途徑一般有二。一是平台通過自身能力,不斷進行技術升級,主動治理,盡力阻斷用戶與(yu) 詐騙分子之間的聯係。例如,YY直播構建了直播防詐反詐專(zhuan) 屬係統“風盾”,通過建立IP賬號風險等級庫,可精準識別風險用戶並作相應分級處置。同時,根據用戶風險等級進行警告、攔截、限製交易、封禁等,減少涉詐風險交易發生率。二是平台對用戶進行反詐提示,強化風險識別,在風險到來前不斷提醒、警醒用戶,提升用戶自身的防詐意識和反詐能力。

  然而,傳(chuan) 統的提示工具,存在針對性不強、不夠快速及時、人力數量有限等問題。為(wei) 此,抖音近日上線了智能交互反詐產(chan) 品抖音小安。其可以精準地針對不同用戶,通過圖文、視頻、客服電話等形式,在財經、情感、賭博等詐騙情形下,給出有針對性的風險提示。同時,其還會(hui) 將各地警方的反詐提醒,更有針對性地傳(chuan) 播給各地用戶。

  不過,專(zhuan) 家提醒,短視頻平台詐騙行為(wei) 多發生在私聊和群聊等場景,不法分子試圖將用戶誘導至第三方平台實施詐騙行為(wei) 。而這些私聊等屬於(yu) 私密場景,平台一方麵需要治理詐騙,另一方麵也需要保護用戶的隱私。

  值得注意的是,在短視頻平台上,詐騙行為(wei) 前期多表現為(wei) 正常、合法的內(nei) 容,脫離平台管控後,違法特征才愈發明顯。因此,單個(ge) 平台對其難以甄別,且打擊手段有限。對詐騙鏈條的完整打擊需要其他環節提供幫助,由多個(ge) 平台一起配合,攜手共同治理違法行為(wei) 。(工人日報記者 楊召奎)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