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時代,字要怎麽寫?“字正人正 書法創新就像登珠峰”
字正人正 書(shu) 法創新就像登珠峰
【《中國新聞》報記者李騰飛 實習(xi) 生 王曦澤】中國書(shu) 法藝術傳(chuan) 承綿延千年,寄托了中國人對精神世界的極致追求。如何能讓書(shu) 法藝術持續保持旺盛生命力,展現中華文化真正魅力?近日,北京弘華藝術社與(yu) 《中國新聞》報聯合舉(ju) 辦“書(shu) 法藝術守正創新”座談會(hui) ,邀請北京民建會(hui) 員書(shu) 法家,共同探討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書(shu) 法藝術發展之路。
在懸空的紙上寫(xie) 書(shu) 法,用大蔥蘸墨寫(xie) 書(shu) 法,一個(ge) “和”字裏套著“為(wei) 貴”,將“靜”的最後一筆拽出十丈遠、寫(xie) 得極度誇張,甚至有人號稱“每天夜裏在夢中跟王羲之學寫(xie) 字”……短視頻平台上的“書(shu) 法江湖”可謂無奇不有、各顯神通。
在弘華藝術社副秘書(shu) 長、民建中央畫院書(shu) 法家劉德生看來,一些打著“現代創新”旗號的書(shu) 法家,更像是為(wei) 博人眼球而耍把戲。
“書(shu) 法需要技巧,不是肆意宣泄即可。‘今’要站在‘古’上發揚,”劉德生說,“就像一個(ge) 長跑選手,他要先學走、再學跑,然後經過大量的訓練,最後才能成為(wei) 運動員。”
先入古、再出今,創新之前需先“守正”。北京語言大學客座教授、民建中央畫院書(shu) 法家溥石旅學日歐十餘(yu) 年,越發感到是“傳(chuan) 統”的底蘊支撐著對美學的極致追求。
1988年,出身藝術世家的溥石前往日本學習(xi) 現代書(shu) 道。彼時,日本的現代書(shu) 道引領著當代書(shu) 法藝術的新潮,嶄新的西洋文化充滿吸引力,但在四年研習(xi) 後,這份“新鮮”卻壓不過“傳(chuan) 統”的味道。溥石說:“我從(cong) 1993年回歸傳(chuan) 統,如今快三十年,興(xing) 趣越來越濃、越寫(xie) 越有意思。”
“標新立異是立不住的,”溥石說,“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積澱,決(jue) 定了‘書(shu) 法’的創新不是隨便拿出一個(ge) 東(dong) 西就可以。而是像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順著前人的路,一點一點往上爬。”
將西方“抽象派”藝術搬到書(shu) 法創作之上,肆意拆解、組合線條的“創新”之所以行不通,是因為(wei) 書(shu) 法的本體(ti) 在於(yu) 文字。
劉德生說:“書(shu) 法是靠筆墨形式表現文字。文字是文化的根,文化靠文字記載、傳(chuan) 承,把文字寫(xie) 得支離破碎,是在糟蹋我們(men) 的文化。”沒有筆法結構,隻有線條布局的“書(shu) 法”,更像是現代藝術品,而非漢字這一中華文化的基石。
“書(shu) 法和文字密不可分,”溥石說。既是書(shu) 法家、又是畫家的溥石,從(cong) 美術的角度並不反對別出心裁的創作,但短視頻平台上常見的將文字肢解、拋棄筆法的作品和書(shu) 法藝術始終相差甚遠。
“守正”不隻要字正,還要人正。
“字是人內(nei) 心世界的展示,通過字,可以看到一個(ge) 人的性格,所以書(shu) 法家要有學問和修養(yang) ,才能去傳(chuan) 承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劉德生說。
在短視頻平台爆火的書(shu) 法視頻下,往往有許多用戶留言求購墨寶,批量書(shu) 寫(xie) 幾個(ge) 祝願吉祥如意的成語,便可賣出不菲的價(jia) 錢。書(shu) 法市場一時間炒得火熱,劉德生笑言道:“大家一起向‘錢’看,都為(wei) 了錢而創作。”
在劉德生的回憶裏,上世紀八十年代時,他帶著幾張紙拜訪老師,老師非常開心,回家時“紙”變成了寫(xie) 好的“作品”。劉德生說:“隻有從(cong) 根上、從(cong) 內(nei) 心世界上做到了正,寫(xie) 字的時候才穩、才踏實,這是幾十年的修行和熱愛。書(shu) 法家不能總想著這張作品能賣多少錢。”
“我每天紮在碑帖堆裏頭,就覺得裏邊真是其樂(le) 無窮,”溥石說,“書(shu) 法體(ti) 現的是人格,守正實際上就是守住做人的道路。思想得正,做人也得正。”
過去,溥石會(hui) 在舊報紙上用兌(dui) 了水的墨練字,寫(xie) 完曬幹,一遍遍重複,直到紙張變得又脆又黑;如今,劉德生可以在完成作品後,通過APP製作成米字格,發送給全國各地的學生供以學習(xi) 。書(shu) 法的載體(ti) 不斷變化、傳(chuan) 播方式也不斷變化,但隻有做到字正人正,才能走出既傳(chuan) 承文化、又有時代特色的書(shu) 法之路。(《中國新聞》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