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旅觀察:千年西湖摩崖題刻該如何保護?
中新網杭州3月13日電 題:浙江文旅觀察:千年西湖摩崖題刻該如何保護?
記者 王題題
“這是古人在西湖邊發的朋友圈。”魏祝挺說。
魏祝挺是浙江省博物館吳越國曆史文化研究中心(籌)副主任、浙江省石窟寺調查專(zhuan) 家組成員,“湖山鐫永——杭州西湖曆代摩崖題刻拓本展”的策展人。
最近不少人來到浙江西湖美術館,以期從(cong) 200多件西湖摩崖題刻的拓本中,看看古人在西湖邊發的朋友圈。
西湖摩崖題刻具有1300年的形成史,800年的資料記載史,現存摩崖題刻的拓本也有數百年捶拓和遞藏史。
其中的錢鏐慈雲(yun) 嶺開路記、吳越文穆王錢元瓘神道碑、蘇軾智果院題名、韓世忠翠微亭題名、孫隆煙霞洞詩刻、董其昌永明塔碑、乾隆帝柳浪聞鶯詩等後世不存的摩崖和碑刻,其拓本有幸得以傳(chuan) 世,並在此次展覽中展出。
魏祝挺告訴記者,西湖摩崖題刻的內(nei) 容絕大部分為(wei) 題名和榜書(shu) ,是曆代文人宦遊生涯的記錄,也是一千多年西湖景觀發展史的實物見證。
北宋熙寧六年(1073)二月下旬,杭州通判蘇軾與(yu) 同僚相約出遊,在石屋洞留下到此一遊:陳襄、蘇頌、孫奕、黃顥、曾孝章、蘇軾同遊,熙寧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但宋末元祐黨(dang) 禁,蘇軾上了黑名單,“蘇軾”兩(liang) 個(ge) 字被磨去,直到明代重刻。
2019年3月,魏祝挺和杭州文史愛好者奚峋強在西湖邊的南屏山發現乾隆禦製詩《遊小有天園登絕頂》題刻。“最愛西湖小有天”,乾隆皇帝最喜歡的西湖秘密花園—小有天園重回當代人的視線。
“千年後的遊人,站在這些題名之下,撫景觀石,想見當日的勝遊場景,與(yu) 古人共情。這也是摩崖題刻有別於(yu) 史料文獻的特殊價(jia) 值。”魏祝挺坦言,希望借由這些曆史的千帆側(ce) 影,展示西湖摩崖題刻的曆史和現狀,分析西湖景觀的生成和變遷,提高民眾(zhong) 對西湖摩崖題刻的保護意識,同時豐(feng) 富當代杭州文化旅遊的新視角和新路線。
那麽(me) ,西湖摩崖題刻的現狀如何了?
杭州西湖景區靈隱管理處副書(shu) 記、文博研究館員邵群告訴記者,得益於(yu) 文物部門和社會(hui) 一些訪石愛好者的不斷發現,目前掌握的西湖摩崖題刻數量從(cong) 原先的五六百處,已發展到如今的一千多處。
常言道“金石永壽”,而事實上西湖摩崖題刻也在不斷老去。
據其介紹,目前一千多處西湖摩崖題刻中,保存非常完好的不超過兩(liang) 三成,大多數摩崖題刻都是個(ge) 別字看不見,或多個(ge) 字看不見。
西湖群山是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地質。這種地質多洞壑,容易有裂隙。一旦裂隙處進水嚴(yan) 重,加之陽光直射就會(hui) 風化、開裂,然後漫漶不清。
除自然風化外,也有人為(wei) 破壞。比如飛來峰諸洞穴及沿溪間的峭壁上,早年間一些雕刻精美的石刻造像慘遭“黑手”,有的手部被人摸得黑亮亮,顯得十分刺目,有的臉部被摸成“大花臉”,十分不協調。
邵群說,很多摩崖題刻沒有納入文保單位的保護管理範疇內(nei) ,甚至不在民眾(zhong) 的視野內(nei) 。
“如今西湖摩崖題刻受關(guan) 注更多的是石窟造像,造像的保護等級相對比較高。而單獨的那些遊覽題名、題刻,一般沒有將它作為(wei) 單獨的文物項目來看待。”魏祝挺也這樣說。
魏祝挺表示,目前他們(men) 對於(yu) 西湖摩崖題刻保護,主要通過展覽、講座等形式及時將發現的摩崖題刻公之於(yu) 眾(zhong) ,從(cong) 而促使文物部門提高對其的保護等級。
同時,他也呼籲,市民遊客在發現新的摩崖題刻時要及早公布,讓新發現的摩崖題刻能及時得到更好的保護。
邵群透露,此前舉(ju) 辦的“不畏浮雲(yun) ——飛來峰石刻文化展”,吸引浙江大學、浙大城市學院等高等院校合作,為(wei) 摩崖題刻保護提供了技術支持,如通過3D打印,讓飛來峰的布袋彌勒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此外,她還建議,組建一支對摩崖題刻保護有研究、有深厚文史研究能力、對曆史人物有深度了解、對印章和書(shu) 法比較深厚基礎等綜合性能力的專(zhuan) 業(ye) 誌願隊伍,做好西湖摩崖題刻的巡查、監測、清洗、記錄等工作,同時加深對西湖摩崖題刻的研究,通過文化傳(chuan) 播形式的創新,如短視頻傳(chuan) 播、旅遊線路設計等,講好西湖摩崖題刻的文化故事,加強摩崖題刻的保護宣傳(chuan) 力度,提升民眾(zhong) 對摩崖題刻的保護意識,豐(feng) 富西湖的文化內(nei) 涵。(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