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如何防止青年成為電信詐騙“遞刀人”

發布時間:2023-03-15 10:4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嵐山法警在社交平台發布了一條短視頻,一名20歲出頭、剛踏出校園的女青年,因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以下簡稱“幫信罪”)被送入牢門。視頻下有近11萬(wan) 條評論問及“什麽(me) 是幫信罪”。

  ——————————

  雖然很多人對幫信罪感到陌生,事實上,在電信詐騙犯罪的鏈條中,幫助行為(wei) 已逐漸成為(wei) 重要一環。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指出,5年間,起訴非法買(mai) 賣電話卡和銀行卡、幫助提款轉賬等犯罪從(cong) 2018年的137人增至2022年的13萬(wan) 人。

  2015年的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幫信罪這一罪名,具體(ti) 規定為(wei)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wei) 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chu) 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yan) 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022年最高檢的一份數據顯示,幫信罪的犯罪嫌疑人以低學曆、低收入群體(ti) 占多,初中以下學曆占66.3%、無固定職業(ye) 的占52.4%。幫信罪已成為(wei) 起訴人數排名第三的罪名,僅(jin) 次於(yu) 危險駕駛罪、盜竊罪,也是發案率最高的信息網絡犯罪。

  “電信網絡詐騙作為(wei) 非接觸性、侵財犯罪日益呈現出鏈條化、組織化、跨境化、技術化等特點。”最高人民檢察院黨(dang) 組成員、副檢察長孫謙說。

  隨著幫信罪的犯罪形式越來越高科技化,大學本科以上學曆、民營企業(ye) 員工尤其是科技公司收入較高者涉罪人數持續增加,開發軟件、提供技術支持也成為(wei) 值得注意的犯罪行為(wei) 。

  “一些科技公司從(cong) 業(ye) 人員抱著‘賺快錢’‘炫耀’的想法,以‘技術中立’為(wei) 擋箭牌,實則淪為(wei) 犯罪的‘技術助攻’。”孫謙說,如今,網絡黑灰產(chan) 滋生蔓延,犯罪分子在網上網下、境內(nei) 境外相互配合,助推了電信網絡詐騙迭代升級。“一些犯罪人員通過非法出售、出租專(zhuan) 業(ye) 設備或工具,幫助上遊實施犯罪。一些犯罪分子甚至會(hui) 利用非法獲取的公民個(ge) 人信息對被害人進行精準‘畫像’,設計個(ge) 性化的詐騙話術。”

  孫謙提到,在辦案過程中他們(men) 發現,招聘、實習(xi) 、兼職領域涉此類案件問題較為(wei) 突出。

  最高檢工作報告提及一個(ge) 案例:8所院校57名學生跨省實習(xi) ,誤入詐騙團夥(huo) ,檢察機關(guan) 依法不起訴或督促撤案,涉案學生均回歸正常學習(xi) 生活。

  “有的招聘市場特別是網絡招聘平台對招聘企業(ye) 資質、發布招工信息等缺乏嚴(yan) 格審查和管理,導致一些人因為(wei) 這些違法招聘廣告,進入詐騙犯罪集團,危害十分嚴(yan) 重。”孫謙說。

  如何防止青年成為(wei) 為(wei) 電信詐騙的“遞刀人”?

  最高檢工作報告中稱,針對一些在校學生涉案,會(hui) 同教育部發布典型案例,開展校園反詐教育,既防學生受害,也防其受騙參與(yu) 害人。對情節較輕或受騙、脅從(cong) 參與(yu)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的,從(cong) 寬處理,以教育為(wei) 主。向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發出第六號檢察建議,促進源頭整治網絡黑灰產(chan) 業(ye) 鏈。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芭蕾舞團副團長朱妍在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提交了《關(guan) 於(yu) 避免IT青年成為(wei) 涉詐App“製刀者”的提案》。

  “一些涉案人員明知他人可能利用App實施違法犯罪行為(wei) ,仍接下業(ye) 務參與(yu) 研發涉詐App,以及進行後期運維等。此外,除團夥(huo) 作案之外,也有技術開發人員私下‘接單’,參與(yu) 關(guan) 鍵環節,逐漸發展成從(cong) 接單、開發到封裝、分發、售後的‘一條龍’灰色產(chan) 業(ye) 鏈。還有的技術人員被派往東(dong) 南亞(ya) 窩點管理運維服務器。”朱妍認為(wei) ,要加強計算機IT類專(zhuan) 業(ye) 學生的法治教育、思政教育;從(cong) 製度層麵構建安全可信的信息通信網絡環境;加強對App的監管力度。這樣才能將涉詐App“製刀者”變為(wei) 反詐戰士。

  “法治意識淡薄是多數人觸犯幫信罪的重要原因。”北京市東(dong) 城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孫菲指出,許多涉案青年法治觀念不強,對此類行為(wei) 可能觸犯刑法的認識不到位,對他人利用其銀行卡收取電信網絡犯罪錢款等行為(wei) 采取默認、放任態度,認為(wei) 這種行為(wei) 來錢快,自己也可以這樣做。

  “檢察機關(guan) 聚焦案件高發群體(ti) 、重點行業(ye) 和問題突出區域,通過法治宣講、公開聽證、公開宣告送達等方式,加強以案釋法,強化警示教育。會(hui) 同教育部門,持續深入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提升在校學生法治意識。會(hui) 同主管部門、行業(ye) 協會(hui) ,用好典型案例,加大電信、金融、互聯網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法治教育力度,提升職業(ye) 素養(yang) 和法治意識。”孫謙認為(wei) ,相較於(yu) 後端對於(yu) 電信網絡詐騙的打擊,前端的治理更為(wei) 重要,“堅持預防為(wei) 先,加強以案釋法,防止普通群眾(zhong) 淪為(wei) 犯罪‘工具人’”。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劉胤衡 記者 韓颺 先藕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