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青少年馬術發展進入快車道

發布時間:2023-03-15 10:43:00來源: 工人日報

  近日,為(wei) 期三天的2023超級馬術俱樂(le) 部聯賽(第2站)暨北京市青少年馬術巡回賽,在北京天星調良馬術俱樂(le) 部落幕。

  《工人日報》記者在比賽現場看到,本次比賽進行的是場地障礙項目,參賽選手操控馬匹跨越障礙,騎手瀟灑的動作和馬匹張揚的爆發力,讓整場比賽緊張激烈,現場觀眾(zhong) 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13歲的寧木蘭(lan) 在比賽中表現搶眼,獲得了0.80米級別的冠軍(jun) 和 0.90米級別的亞(ya) 軍(jun) ,可謂是全場矚目的焦點選手之一。但很少有人會(hui) 想到,她學習(xi) 馬術的時間隻有短短兩(liang) 年。

  2021年,在同學的影響下,寧木蘭(lan) 開始接觸馬術訓練。此次比賽進步如此之大,連她自己都有點不敢相信。“發揮得好在於(yu) (和賽馬)已經配合了一年時間,互相有默契。”賽後寧木蘭(lan) 表示。

  在寧木蘭(lan) 的媽媽看來,此番女兒(er) 取得好成績是諸多因素的綜合。“首先孩子很喜歡馬術,我們(men) 也很支持他,同時比較幸運碰到了心儀(yi) 且合適的馬匹,教練也非常認真負責。”

  與(yu) 寧木蘭(lan) 相比,今年11歲的郭子晨學習(xi) 馬術已有7年,是本次比賽中不折不扣的一名“老將”。在0.80米級別的比賽中,郭子晨由於(yu) 賽馬踢倒了兩(liang) 根橫木,最終成績不太理想。“莫妮卡(賽馬的名字)今天的狀態不夠好,我自己表現得也不太好。”郭子晨表示,這次比賽既檢驗了練習(xi) 成果,也發現了問題所在,“我回去後會(hui) 更多練習(xi) ,為(wei) 打好以後的比賽做準備。”

  據了解,本站共有400對人馬組合進行了596人馬輪次的比賽,參賽人馬對數比去年增長了近15%。比賽累計直播時長27個(ge) 小時,共吸引兩(liang) 萬(wan) 多人次線上觀賽。

  在北京市馬術協會(hui) 賽事聯係人李依然看來,北京市青少年馬術巡回賽的競賽水平可謂逐年提高。“興(xing) 趣是最好的老師。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孩子把馬術作為(wei) 興(xing) 趣愛好,馬術運動也逐漸成為(wei) 熱門的體(ti) 育培訓項目之一。這次不少孩子的臨(lin) 場應變能力和心理素質都非常過硬,值得欣慰。”

  一些傳(chuan) 統觀念認為(wei) ,馬術是一項“貴族”項目,距離普通人較遠。但近年來,隨著休閑體(ti) 育產(chan) 業(ye) 的興(xing) 起,馬術項目逐漸走熱,也吸引了越來越多普通人的參與(yu) 。

  作為(wei) 北京地區最具規模和專(zhuan) 業(ye) 性的青少年馬術培訓機構之一的青奧馬術,近年來一直在馬術運動的普及推廣上默默耕耘。其創始人趙春明認為(wei) ,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成功舉(ju) 辦後,馬術項目在中國得到快速發展,北京更是成為(wei) 全國馬術運動發展的一麵旗幟。

  趙春明告訴記者:“現在北京能夠開展青少年馬術活動的俱樂(le) 部不少於(yu) 20家,學習(xi) 馬術的青少年也逐年快速增長,馬術項目正在‘飛入尋常百姓家’。”正是得益於(yu) 在北京開展得日漸廣泛,在去年北京市第十六屆運動會(hui) 上,馬術項目首次成為(wei) 市運會(hui) 正式競技項目。

  馬術教練王鵬皓從(cong) 事馬術教學已有8年。他認為(wei) ,馬術運動需要建立人與(yu) 馬心靈溝通的能力,考驗人們(men) 的愛心、耐心與(yu) 智慧,正是這些獨有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參與(yu) 。“不是光坐在上麵騎就行,它需要你去理解、思考和配合。當馬匹麵對障礙準備起跳時,它躍過障礙的動力和信心來自騎手。如果騎手稍有猶疑畏懼,馬兒(er) 立刻就能感覺到。”

  雖然馬術運動近年來在國內(nei) 得到長足發展,但與(yu) 歐美馬術強國或者馬術傳(chuan) 統國家相比,中國馬術運動無論是在專(zhuan) 業(ye) 競技水平還是基礎普及方麵,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馬術場地資源趕不上需求,加之專(zhuan) 業(ye) 人才較少,都製約了這個(ge) 項目的進一步發展。“不光是教練員,飼養(yang) 員、調教師、獸(shou) 醫以及場地工程師都處於(yu) 短缺的狀態。”

  對此,趙春明建言,政府對馬場建設落地方麵應加大支持力度,緩解場地設施不足的痛點。“人才上還是需要‘走出去、引進來’。要讓更多的中國馬術人走出國門學習(xi) 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並引進國外的優(you) 秀人才,我們(men) 才能可持續發展。”

  王鵬皓認為(wei) ,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yu) 馬術運動,提高運動人口基數,是促進我國馬術競技成績提高的重要抓手。“要創造更多機會(hui) ,讓馬術運動走進校園和社區,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yu) 體(ti) 驗。”

  此外,馬術項目的文化交流屬性很強,增加國際文化交流勢在必行。對此,趙春明表示:“我希望中國能夠多承辦一些國際性或者地區性賽事活動,促進交流和學習(xi) 。今年的亞(ya) 運會(hui) 在杭州舉(ju) 辦,或能成為(wei) 中國馬術運動快速發展的又一個(ge) 契機。”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