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卡消費咋維權 “看3D要買3D眼鏡”咋破
1、未經監護人同意為(wei) 少年文身
2、公交車扣費規則不合理
3、預付卡消費維權難
4、“缺斤少兩(liang) ”引發投訴
5、看3D必須購買(mai) 3D眼鏡
6、“老中醫”當托兒(er)
7、為(wei) 美衝(chong) 動聽信口頭承諾
8、中獎噱頭吸引盲盒消費
9、商家關(guan) 門拒退費
10、低價(jia) 遊暗藏陷阱
3月15日下午,四川省消委、四川高院、四川省商務廳聯合召開“保護消費權益 提振消費信心”新聞通報會(hui)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cong) 會(hui) 上獲悉,現場發布了四川省2022年度消費糾紛調處十大典型案例,涉及預付卡消費維權、零食店“缺斤少兩(liang) ”引發群體(ti) 投訴、“看3D必須購買(mai) 3D眼鏡”屬強製消費、中獎噱頭吸引盲盒消費、低價(jia) 遊暗藏陷阱等典型案例。
消/委/觀/點
●預付式消費以其方便實惠的優(you) 點成為(wei) 商家引流的重要經營模式,而不良商家常以低價(jia) 吸引消費者充值,以各種理由不履行合同義(yi) 務,關(guan) 門歇業(ye) 後換個(ge) 馬甲又重出江湖,違法成本低,嚴(yan) 重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按照3D電影的票價(jia) 購買(mai) 了觀影服務,影院經營者就應當依約向消費者提供滿足觀影要求的全部服務。影院將自身應當承擔的服務義(yi) 務分解,轉嫁給消費者,屬於(yu) 典型的不公平格式條款。
●不法經營者往往抓住了消費者渴望健康的心理,采取誇大產(chan) 品功效、雇“專(zhuan) 家”現身說法等宣傳(chuan) 方式欺騙、誘導消費者為(wei) 健康“買(mai) 單”。消費者在麵對此類誘人宣傳(chuan) 時,切忌“衝(chong) 動”。要通過了解科普知識、查詢權威網站等方式,弄清產(chan) 品真實功效與(yu) 作用後,再做出消費選擇。
●對於(yu) 盲盒銷售,應進一步明確經營者承擔相應退換貨、信息公示、質量擔保等相關(guan) 責任,同時,要加強消費教育,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理性的消費觀,避免掉入盲盒中獎陷阱。
案例 1
未經監護人同意為(wei) 少年文身 退款擔責
2022年上半年,15周歲的李某某在自貢市貢井區某文身店持續接受了多次文身服務,其母親(qin) 馬女士發現後找經營者理論,認為(wei) 文身會(hui) 影響孩子今後學習(xi) 和就業(ye) ,要求文身店免費清洗文身,並退還全部費用被拒,遂向自貢市貢井區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hui) (以下簡稱貢井區消委)投訴。
經調查核實,文身店未按照《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辦法》第五條的規定,盡到核查李某某的真實年齡的義(yi) 務,且未經監護人同意,擅自為(wei) 未成年人文身,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條的規定,存在過錯。經調解,文身店免費為(wei) 李某某清洗文身,退還全部費用。
案例 2
公交車扣費規則不合理 整改!
2022年5月,消費者陳先生在搭乘攀枝花市的分段計價(jia) 公交車時,因在上下車時未使用同一手機掃碼,被公交車扣費係統按2次全程票價(jia) 扣費共10元,多扣了6元。市公交公司認為(wei) 已通過公交車身廣告、車內(nei) 廣播、張貼提示等方式告知分段計價(jia) 信息,且該作法為(wei) 行業(ye) 的通用方式,拒絕退款。陳先生遂投訴到攀枝花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hui) 。
經市消委調解,市公交公司退還陳先生乘車費6元,並對“下車未刷卡或掃碼將計扣全程票價(jia) ”的收費方式調整為(wei) “消費者上車掃碼定位,如下車未刷卡或掃碼,按照消費者上車站點至該車終點區間為(wei) 收費區域計價(jia) 收費”。
案例 3
預付卡消費維權難
2022年8月,德陽綿竹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hui) (以下簡稱綿竹市消委)陸續接到多名消費者投訴稱,向綿竹市某健身俱樂(le) 部(以下簡稱俱樂(le) 部)要求退還預存的費用被拒。經調查,俱樂(le) 部因更換老師、高溫閉店幾天,引發消費者擔憂。經消委分批次組織消費者調解,除個(ge) 別消費者退回剩餘(yu) 款項外,其餘(yu) 消費者同意繼續在店消費。
案例 4
“缺斤少兩(liang) ”引發投訴 依法退款
2022年6月12日晚上21時,廣安市前鋒區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hui) 接到消費者投訴,稱某零食店銷售商品缺斤少兩(liang) 。接到投訴後,前鋒區消委趕赴現場,發現人群將零食店圍得水泄不通,此時抖音等平台上出現了事件視頻,點擊率超萬(wan) 人。前鋒區消委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成立聯合調查組,按照《廣渝消費維權合作協議書(shu) 》約定,將相關(guan) 情況通報零食店總部所在地的重慶市渝北區消委會(hui) 協同處理。
經調查,查明原因是收銀員過失造成的台秤誤差。6月15日,前鋒區消委召開了情況通報會(hui) ,零食店現場向消費者道歉、退款,給予同等金額的代金券作為(wei) 補償(chang) 。消委在抖音等平台發布了調查通報、賠償(chang) 方案,迅速化解了消費輿情。
案例 5
看3D必須購買(mai) 3D眼鏡 強製消費何去何從(cong)
2022年8月17日,消費者王女士和家人在遂寧河東(dong) 新區某影院觀看3D電影,取票後卻被告知3D眼鏡需要自費購買(mai) 或租賃,王女士隻好花費15元購買(mai) 了框架眼鏡和夾片眼鏡各一個(ge) ,觀影後向遂寧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hui) 投訴。
經遂寧市消委調查發現,影院經營場所內(nei) 和其APP購票界麵均標注了“3D眼鏡收費”。市消委認為(wei)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影院將自身應該承擔的服務義(yi) 務,分解、轉嫁給消費者,侵犯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市消委聯合市場監管局約談影院,影院退還消費者購買(mai) 3D眼鏡費用15元。遂寧市市場監管局對影院強製交易行為(wei) 作出行政處罰。
案例 6
“老中醫”當托兒(er) 消費者被“斛”弄
2022年6月13日,雅安市滎經縣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hui) 接到消費者梁女士電話投訴,稱她在高速服務區的某特產(chan) 店閑逛時,看到有一名自稱“老中醫”的消費者在買(mai) 石斛,並向她推薦說:“你和家人吃了都有很多的好處。”銷售人員也順勢宣稱該石斛對降“三脂”有很好效果。在看到“老中醫”付款後,梁女士便花5000元購買(mai) 了600克石斛。回家查詢石斛相關(guan) 信息後,感覺被騙了,請求滎經縣消委幫助維權。
經現場調查,特產(chan) 店負責人承認梁女士在該店購買(mai) 5000元石斛的事實,但辯稱沒有誇大宣傳(chuan) 言語,消費者是自願購買(mai) 。經查實,所謂的“老中醫”,其實是個(ge) “托”,以冒充消費者的方式購買(mai) 石斛,並借機引誘消費者購買(mai) 。特產(chan) 店的虛假宣傳(chuan) 行為(wei) ,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經滎經縣消委調解,特產(chan) 店主動聯係梁女士全額退款。事後,滎經縣消委對該特產(chan) 店進行了暗訪,發現“老中醫”依然存在,遂將案件線索移交滎經縣市場監管局立案查處。2022年8月,滎經縣市場監管局對該店做出責令停業(ye) 整頓的行政處罰,並聯合滎經縣消委約談該服務區負責人。服務區於(yu) 2022年9月中旬終止了特產(chan) 店的攤位租賃合同。
案例 7
為(wei) 美衝(chong) 動聽信口頭承諾 美容院退賠相關(guan) 費用
2022年11月5日,樂(le) 山市井研縣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hui) 接到消費者陳女士投訴,稱某美容院宣傳(chuan) 398元可做超聲炮,於(yu) 是於(yu) 2022年10月16日到該美容院消費。美容院稱其合作的某科技公司美容醫生給明星動過手術,有價(jia) 值百萬(wan) 的高科技儀(yi) 器,不開刀、不手術、不疼痛,陳女士被引誘消費超聲炮15800元。之後陳女士臉頰一直疼痛難忍,在網上查詢該科技公司無醫美項目經營資質,於(yu) 是到井研縣消委投訴。
經過多次調解,美容院同意退賠相關(guan) 費用21092元。井研縣市場監管局針對該美容院涉嫌商品及服務未明碼標價(jia) 問題進行了立案調查。井研縣消委將科技公司涉嫌違法線索函告其所在地監管部門,並聯合市場監管局召開了全縣美容行業(ye) 行政指導暨約談會(hui) 議。
案例 8
中獎噱頭吸引盲盒消費 盲了規則布下陷阱
2022年7月30日,眉山市天府新區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hui) 接到消費者曲先生的投訴稱:他在網上瀏覽時,頁麵出現彈窗廣告上顯示“參與(yu) 四川xx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某APP的抽獎活動,開箱可抽取手機等產(chan) 品,中獎率高達90%”。曲先生掃描廣告上的二維碼後,被指引到盲盒APP上花費39元參與(yu) 抽獎活動,顯示未中獎後,曲先生認為(wei) 該公司以高中獎率誘騙消費,請求消委調解退款。經消委核實,截至2022年12月已涉及相同類型的投訴16件,涉及兩(liang) 家公司。經調解,該公司對曲先生和其他9件小額投訴進行了退款。眉山市市場監管局對公司涉嫌違法行為(wei) 立案調查。
案例 9
商家關(guan) 門拒退費 支持集體(ti) 訴訟破解維權難題
2022年3月,多名消費者向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hui) 、成都市高新區消協投訴成都某餐飲公司突然閉店停業(ye) ,消費者預存的費用無法退還,且有的消費者預存費用高達5萬(wan) 餘(yu) 元。經營者以股東(dong) 爭(zheng) 議已關(guan) 門為(wei) 由相互推卸責任。高新區消協采取支持消費者集體(ti) 訴訟的方式幫助消費者維權。迫於(yu) 訴訟壓力,經營者主動退還了22名消費者的預存費用。
案例 10
低價(jia) 遊暗藏陷阱 升值“藏酒”有貓膩
2022年7月22日,徐女士向資陽市安嶽縣消委投訴,稱其父親(qin) 於(yu) 2019年至2022年間,常常參加該縣城某公司組織的低價(jia) 兩(liang) 日遊,行程中參觀了收藏酒。公司向他們(men) 宣傳(chuan) 一款價(jia) 值6000元(25公斤/壇)的藏酒,在未來價(jia) 格至少可以上升到12000元/壇。徐大爺先後從(cong) 該公司購買(mai) 了6壇酒,共計花費35994元,並獲得贈送的24瓶“高檔”酒。徐女士認為(wei) 父親(qin) 是被騙了,請求消委幫助維權。
經調查,徐女士反映的情況屬實,商家銷售方式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經安嶽縣消委調解,因贈送酒徐大爺已飲用了4瓶,該公司同意按照每瓶200元的價(jia) 格予以扣除後,其餘(yu) 酒全部退貨退款。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張博 常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